沈家的日子照舊這麼過,精細的食物吃著,女眷們心煩的是穿什麼戴什麼,沈太太還在替沈原尋摸婆家呢,耽誤了兩年,如今她也算大姑娘了。因著名聲好,打聽沈原的人家也很多,太太正在挑揀。
沈老爺很遺憾,那年準備把六娘嫁給縣尊,後來發生了那些事,六娘跟著程家走了,縣令也有了夫人,自家的五娘卻成了個老姑娘。
沈太太卻沒這樣看,沈原的年紀也不算很大,十七歲的年紀,正好嫁人生子,又有個好名聲,好人家自然能挑揀一下。
等到沈原得知太太替她定了親,她除了眨巴眼,也沒彆的反應,實在是有反應都沒用。
太太倒是把沈原找來,和她細細說佘家的事,“佘家和我們家一樣,也是世家高門,佘太太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如今給你說的就是那三公子,文采學識都好,如今不在家,跟著叔叔去了江南,等他回來就能辦你們的事……這是你的嫁妝單子,你現在也要學著理一理……”
沈原木然又呆滯,這真是外麵狼煙起,後宅歌舞升嗎?
要是老百姓,本也就這麼過日子。可沈家是個大族啊,老太太雖然隻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沈家還有不少族人,沈老爺的哥哥外出當官,沈家族長的位置就落在沈老爺頭上,你不得替族人多考慮一下嗎?
她這內宅小女子都看出時局不穩,為什麼這些男人卻能視而不見呢!
太太還在嘮叨“……比不得從前了,現在樣樣都貴,好在好些東西是以前備下的,倒不急,就是如今時新的絲帛錦緞貴的出奇,還不好找……你放心,肯定不會怠慢你,便是老太太添妝也不會少……”
沈原低頭呐呐的道謝,真的覺得心灰意冷。
好吧,反正在哪裡都是活著,沈家也好佘家也罷,走一步看一步吧。或許朝廷就一下子奮發圖強了呢?
沈原也跟著掩耳盜鈴起來,她現在定了親,要在自己屋裡繡嫁妝,可她沒耐心,就隻能裝模作樣。
倒是被她打聽到了家裡的糧倉在哪裡,主宅這裡自然是有一個,還有兩個聽說是在外麵莊子上,要是糧倉裡的糧食囤滿,沈家三五年都不用怕餓著。
沈原想法設法打聽到了外麵糧倉位置,看是看不到的,就隻是個知道。
就在沈原備嫁的時候,她那個隻聽見名兒,都沒見過麵的未婚夫哐當就死了。
聽說是路上遇著匪徒,佘三公子一行人被匪徒給包了個圓,原本佘三公子和他叔叔還能留下小命,誰知道世家公子,嬌生慣養大的,被匪徒搶了所有財物,然後兩人光著身子淋了雨,受了驚,一病雙雙沒了。
沈原看著手裡快繡完的紅蓋頭木然,得了,還得進小佛堂半年,這都是命啊!
就是沈家人也具都目瞪口呆了,這都是什麼事啊。
而沈老爺和他的兒子們這回總算腦子清明了一些,沈大公子猶豫道“外頭都這般亂了?那些匪徒都這麼肆無忌憚了?”
沈老爺也在躊躇,佘家沒了兩個男丁,哭的多厲害就不必說了,佘家太太心疼兒子,甚至想讓沈原替他小兒子守望門寡,沈老爺倒是願意,還想因此給家裡弄個貞節牌坊出來。
沈老太太差點把兒子罵死,“咱們家雖然同佘家剛剛說定,可佘家的聘禮還未進家門,怎麼就要把五丫頭的一輩子給毀了!我同你說,我老婆子指定不答應!”
沈老爺無法,隻能作罷,沈原卻對沈老爺徹底喪失了信心,這種不顧女兒死活的父親,真是不要也罷。
過了半個月,沈家大老爺來了信,說是各地匪患頻發,問老家怎麼樣,要是不穩當的話,讓弟弟帶著老娘去他任職的地方避一避,好歹臨清有官兵駐守。
當然,來的時候不要忘了帶糧草,而且大老爺說了,舉家出動,老家的糧草就不要留下,都帶走!
這是沈原趴在屋頂上聽到的,她的心更沉,亂世的征兆已經起了。
沈老爺去和母親商量,老太太卻不願走,她說她世世代代都住在這裡,這裡是家,是根,怎麼得都不會走!
不過老大既然說了糧的事,那就把他那份給他便是。
於是沈大少爺壓著糧食給大伯送去,家中照舊過日子。
兩個月後沈大少爺跌跌撞撞回來了,沈原說自己乏了要休息,不叫不許進,然後關了屋門又偷摸跳上了房梁。
沈大少言語驚惶,“爹啊,外頭大不好了,大伯說三王爺嗔著聖上不體恤民生疾苦,從自己藩地打出了反旗,河西李節度使又說要替陛下肅清反叛,也在用兵,那些大大小小的土匪賊人就不要說了,便是藍帶軍也有勢頭起來,說是占據了好幾座城池……大伯讓我們趕緊走呢,說要是小泉城這裡遭了兵,怕是我們護不住老太太呢。咱們家又沒多少部曲……便是來一股土匪,怕也擋不住。”
沈老爺目瞪口呆,“不至於啊……咱們好歹在城裡……”
沈大少急慌慌道“在城裡也無用啊,大伯說,不管是誰的兵都要吃糧,三王爺也好,李節度也罷,那都是打到哪裡,糧便征到哪裡,咱們家的糧供應自家自然綽綽有餘,可落到他們手裡便是再多也不會給我們留下的!到時候全家窩在家裡喝西北風嗎?”
“大伯還說,人家過來用征糧的名義搶糧,要是這兩路有人成了事,咱們家或許還能搭上酬軍的功,要是他們兩個最後灰飛煙滅成了反賊……咱們家就成了替反賊籌措軍糧,到時候滅族的禍事就在眼前!而且人家還要征兵,說是家裡有多少男丁就要征多少兵,健壯奴仆都保不住!”
沈老爺呆坐在紅酸枝官帽椅上,雙眼無神,嘴裡不知道嘮叨什麼,最後神經質的抽搐了一下,“去,去和老太太說去,走,趕緊走!”
沈原悄悄溜回去。
之後的日子,沈老爺就開始忙了,連太太都忙了起來,沈原知道他們都在收拾,要把糧草細軟都帶走。
太太甚至還在打發下人,有的人祖輩都在這裡,現在主家要走,不一定人人願意跟隨,太太也不願帶多少吃糧的嘴走,要知道這一走還不知道前路如何呢。
忙亂了半個月,沈家準備出發,除了粗苯家什不帶,其餘都帶上了,仆婦少了一半,沈原身邊連丫頭都沒了。
她也沒吭氣,早在知道的時候她就把自己的細軟卷裹好了塞進了那小院子,太太忙得很,也顧不得她這裡短缺了什麼。
沈原早就做好準備,要是在沈家安穩,那就待著,要是沈家也不安穩,那就看情況,好歹吃了人家這幾年的糧,讓她看著沈家遭殃什麼都不管,這也太涼薄了。
沈原知道沈老爺是把家底都帶上了,那一車車裝的都是糧食還有財物,也是沈家以後安身立命的根本。
這時候佘家又來找沈家,佘太太還是心疼小兒子未及成親就沒了,瘋魔一般要給小兒子弄個媳婦,佘家知道沈家要走,他們也在打聽情況,這些世家總有自己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