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住的這個房子就是當初母親生活過的地方,院子裡有很多熟識的人,小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說曾垚像她的母親,爺爺奶奶這個時候就會說。
“可能是他們住了他們家的房子,這是緣分!”
漸漸的,大家也就接受了這樣的說法,而她的親生父親一家,卻再也沒有出現在他們的生活裡。
曾尛用家裡現有的菜做了簡單的撈麵條,做飯的時候,曾垚在旁邊幫忙,順便嘮嗑。
從叔叔家,到自己家,她說了很多,讓曾尛越發感慨離家的日子,家裡還真是變幻大啊!
“姐,我們前幾天還在說你過年回不回來呢,我們還有一個月才放假,到時候一起回老家唄!”
曾尛也是這麼想的:“好,你薑擎哥哥這次來就是想去老家看看,他呀,以前也是咱們那一片的,後來搬走了,沒想到這次我們會成為同事,咱們家裡的孩子,除了你,基本上都認識他呢!”
曾尛講著講著,思緒就飄遠了,看著曾垚近在咫尺的漂亮蘋果臉,她忍不住笑道。
“真難想象,你已經十一歲了,想當年我們見到你的時候,你還是個早產兒,一轉眼,就變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曾垚的眉眼雖然和曾家的這幾個姐妹不太像,但是底子還不錯,圓圓的臉蛋帶著這個年代少見的嬰兒肥,皮膚白皙滑嫩,總算沒辜負她打小就喂她喝藥泉水,瞅瞅這明亮的眼睛,吹彈可破的皮膚,還有已經一米五的身高,將來肯定是個身材高挑的小美女。
曾尛從未告訴曾垚的身世,可是架不住村子裡那些八婆說三道四,時間長了,被追問的次數多了,紙包不住火了,也就不再隱瞞,在她上小學的時候,原原本本的將撿到她的事兒告訴了她。
但她沒有提她親生爹娘的事兒,就當不知道,曾垚也沒問,但明顯自這以後,心思更敏感,也更加努力了。
麵條做好後,曾尛和曾垚端著進了屋,爺奶年紀大了,晚上不能多吃,就沒吃,曾垚倒是跟著吃了點兒。
房子當初住進來的時候,曾尛可是花了好幾十塊錢重新裝修了一下,重新粉刷了牆,走了線,安裝了玻璃窗,碎花窗簾,新做的門,至於家具,則是到廢品收購站收的那種彆人眼裡的垃圾,她眼裡的古董家具。
院子裡還打了壓井,因為先前取水的地方太遠,所以她專門在自家的門口打了口壓井,大大的方便了他們。
當初的灶房隻是一個棚子,後來曾尛花錢將灶房改了改,變成帶門帶窗戶的小屋子,對麵則修了個衛生間,平時洗漱什麼的水流出來,直接排到了門前的一溜菜地裡,也算是物儘其用了。
將他們家的這一畝三分地,規劃的格外溫馨,東側為尊,爺爺奶奶住在裡麵,房間夠大,還放了一張高低床,兄弟倆回來就住在這兒。
西側是姐妹仨的房間,兩張高低床,來個客人也能住得下,其他位置則擺放著書桌和衣櫃,一個房間雖不見擁擠,但是也擺放的挺滿的。
中間的客廳則放著糧櫃、餐桌以及一些雜物,因為擺放的整齊,乾淨,也不見亂。
地麵就是普通的水泥地麵,這個年代能鋪個水泥地麵也十分不容易,當初為了弄這點水泥,可是找了不少的人托關係,但不管怎麼樣,這個平房三間,外加廚房衛生間總算是安置的像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