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為什麼姓雞?(1 / 2)

“你是從那個大部落學來的?”有小隊長問道。

“不,我是自己創造的。”喬羽厚著臉皮道。

那個大部落就算有字,肯定也是象形文字。喬羽卻打算直接教大家簡體字。

雖說文化需要循序漸進地發展,文字亦是如此;原始社會的語言跟現代社會有極大的不同,文字也一樣。

而且古代,尤其是紙墨沒有發明、即便發明出來後也極為昂貴的時代,人們每寫一個字都恨不得讓它包含許多意思,儘量節省紙墨,所以以單音節為主。現代文裡“就是這樣”,在文言文中一個“然”字就能概括,極為節省紙墨。

但這樣的語言文字,還是讓書麵語與口頭語的距離越來越遠。古代就是學會了一兩千個常用生字,也看不懂書上寫的東西,非得正兒八經地坐在學堂上讀上幾年書,才能粗淺地看得懂一些書籍,對於文化的普及完全是一種阻礙。

喬羽覺得,正是因為五四運動提倡白話文,所有的現代書籍都改成了白話文,中國掃盲工作才能得以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才能得以實施。

更何況,單就喬羽接觸的這些原始部落來看,他們平時所說的口頭語言跟現代也並沒有太大差彆。

不管曆史如何發展,也不管她腳下的這塊土地是什麼地方。她既然穿越到了這裡,那她就按自己的想法來做事。要是按那個北邊大部落發展的曆史進程看,這會兒這裡還是青銅器時代呢。可她來了,鐵器出現了,那是不是就違背了曆史呢?

所以真沒必要顧及這些。在這個部落裡,就按她的想法來行事即可。

喬羽不想承認,她不教文言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她是自己也沒把文言文學好。

見大家沒有異議,喬羽道:“我之所以要說識字的事兒,是因為接下來的人員和時間調整要跟著變動。輪到你們小隊學識字時,各小隊收工的時間要提前一些,太陽一偏西就往回趕,不要等到天快黑了才回到部落。回到部落後先到空地這裡來識字,天黑後再吃晚飯。”

各小隊都點頭。

“那麼多人,一次肯定教不了,所以我打算分批教。狩獵隊一二三隊為第一組;四五六隊為第二組;養殖隊、木工隊、石器打磨小隊,再加上巫幾人加在一起為第三組;采集小隊為第四組;女子狩獵小隊、製陶隊為第五組。每五天一輪。大家先學會寫自己的名字,然後學數數。”

一聽五天才學一次,而且隻占用傍晚前那一小段時間,原先還有些想法的人就沒有意見了。

現在狩獵小隊打的獵物,完全足夠大家吃的。隻要還繼續打獵,那就沒問題。

喬羽掃了大家一眼,嚴肅起來:“我為什麼要大家識字?除了文字能記載各種數據與知識,同時這也是提拔人才的一個渠道。誰聰明、誰不聰明,誰能乾、誰不能乾,誰做事認真、誰做事馬虎,全都從識字的過程中能看得出來。”

“以後我提拔人才,就會從識字表現最好的人裡選出。以後識字算數表現突出者,將會擔任部落裡各項重要工作。你們各位小隊長,如果上課表現不認真,識字算數成績不好,那我就會把他給撤下去。大家如果還想繼續擔任首領輔助官,長老,小隊長,就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好好學習。彆到時候被我撤了職,你臉上無光,求情也沒用。”

大家本來還對這個無所謂,更有人心裡不讚成,覺得喬羽在瞎折騰。能吃飽穿暖有地方遮風擋雨不就行了嗎?有必要搞這些不當吃不當穿的東西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