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這才是過的味道(1 / 2)

為什麼今年的人這麼歡騰啊?

因為責任田承包到戶到人們都有糧食吃了,心滿意足啊,於是街上的鞭炮攤也早早就擺出來了,家家戶戶都買了鞭炮準備放啊。

喜慶的氣氛掩都掩藏不住。

大年三十一早賈二妹就將孩子們都邀了起來,大年三十的習俗就是早起趕集,俗稱“趕火把場”。

“媽媽,啥叫趕火把場?”每年孩子們都要問一遍,今年換著小喬子問了。

暖暖馬上就代替賈二妹來解釋了:“火把場就是要起很早的意思,天不亮就要去趕場,趕得比彆人都早運氣就越好。並不是一定要點著火把去趕場,隻是說要起得早的意思。”

這是媽媽曾經給她解釋過的,現在就輪到她給弟弟們講解了。

向國強在廚房裡包湯圓,湯圓餡是賈二妹自製的,紅糖裡麵加花生、核桃仁、芝麻和香油,還有一種是從服務社裡買的湯圓餡,但孩子們更願意吃賈二妹自製的湯圓餡。

吃了湯圓,賈二妹和向國強帶著孩子們去趕街了,在街上買了新鮮蔬菜、豬肉、年華春聯等,在街上簡單吃過午飯後就回家來了,就要開始年夜飯的忙碌了。

賈二妹準備年夜飯,向國強領著孩子們撕下去年的對聯,開始貼新春聯了,先要貼上對聯和福字。

大門、房間門、灶屋門等這些地方都要貼上對應的字。大門貼七字對聯,房間門會貼五字對聯,灶屋門上也是五字聯,會比房間門上的要小點。

然後大門上貼上一張倒貼“福”字,就是故意這樣貼的,要讓人一看到就說“福倒(到)了”。

雞棚門上要貼上“六畜興旺”,儲物間貼上“五穀豐登”這樣的紅字,字字都是寄托人們對來年的美好寓意,家和萬事興,財源滾滾來,福壽與安康。

向國強帖春聯時,向山和暖暖幾個就刷漿的刷漿,貼的貼,開開心心,嘻嘻哈哈的。

到了傍晚,或遠或近就開始響起了放鞭炮的聲音,然後賈二妹就讓向國強端著一刀煮熟的肉去敬年菩薩和祖老先人,肉端來後放在堂屋桌上,擺上香爐,敬完香,這才準備放鞭炮。

年夜飯開吃之前都是要放一串鞭炮的,放鞭炮的時候才是孩子們最興奮最高興的時候。

往年過年因為物資匱乏,過年很少有人放鞭炮,隻有單位和集體放,但今年不同了,農村開始實施包產到戶了,老百姓有糧食吃了都高興啊,也有餘錢去買鞭炮了。

所以,今年比以往任何一年的過年都熱鬨,鞭炮聲從傍晚起就開始響了,上一家接下一家,就沒停歇過。

在震耳的“霹靂啪啦”聲後,一家人才開始吃這頓年夜飯。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這一晚上終於沒人來看電視了,畢竟是大年三十,這麼這也要在自己家裡團圓守歲吧!

“今天晚上要慢慢吃喲,要一直吃到十二點過喲,這就叫守歲。”賈二妹說。

“嗯,凡是能守到十二點過的就有壓歲錢拿喲,要是沒守住的話就沒壓歲錢可拿了。”向國強嚇唬他們說。

於是孩子們都忙忙地答應著,就等著盼著發壓歲錢的時候呢!

“我不會睡的,我喜歡看電視。”暖暖說。

其實電視節目最多十點就結束了,這年月還沒有春節聯歡晚會,也沒有更多的電視節目,連廣告都啥,放的電視劇也是國外進口的。

“我吃,我吃,我喜歡吃。”陽陽說,他發誓一定要吃到十二點過。

“小山哥哥,我們玩哈。”小喬子就拉著向山說,他最害怕自己會熬不住睡了,然後就沒有壓歲錢可拿了。

哈哈,兩歲的孩子也喜歡壓歲錢啊!錢真是個好東西。

“爸爸,待會我們玩軍棋哈。”小尾巴對向國強說。

反正各人都有各人的打算,就是鉚足了勁兒準備守歲拿到壓歲錢。

當然,吃飯是不可能吃一晚上的,基本吃飽就下桌子了,然後就收拾了桌麵,端上糖果瓜子等擺上,全家人吃著聊著看電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