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後麵還有一個小院,是從廚房後門出去的,這個小院不大,由一道高高的灰色圍牆圍著,後院兩邊分彆對立著兩間房子,一個是雜物房,一個是庫房。
這座四合院房子的主人姓葉,舊社會時祖上是做絲綢生意的商人,前院住人,後院晾曬衣物等。
現在這座房子的主人要移民去國外,所以就要把房子賣掉,賈二妹可喜歡這座四合院房子了,就決定買下來。
她和房主談好了價格,房子連同裡麵的所有家具花草等賣價五萬元。
她先交了五千元首付款,和房主簽下了協議,十日之類付清全部房款,然後房主交付房契和房鑰匙。然後賈二妹就喜滋滋地回來籌錢來了。
她現在銀行裡有三萬存款,還差著一截錢呢,於是她又和朱大覺商量,將她的一件寶貝青花盤子拿去讓朱大覺幫忙賣了,還是賣給原來那家,賣了五萬塊錢。
賈二妹將葉宅買了下來,還剩了五千元,她拿出一千元來放著裝飾房子和置辦家什,剩餘的四千元存起來。
又搬家了,這次賈二妹帶著孩子們搬進了這新買的四合大院裡。可寬敞了,一大家人都住的下了。
房間的安排是這樣的——
作為這座房子的主人,賈二妹和向國強的房間自然是三間正房裡,左邊廂房那兩個房間分彆是陽陽和小尾巴住,右廂房頂頭那個帶小書房的房間給朱大覺夫婦住,右廂房的另外兩間分彆是暖暖和夏瓊英住。
小喬子還小,單獨住一間賈二妹不放心,就在正房的書房裡給他安了一間小床,這樣離自己近,自己也好照看一些。
反正現在又不缺房子住,等小喬子長大一些後再給他安排。
現在診所那邊房子就完全騰出來做營業用房了,診堂、藥房、會客廳、針灸室、接骨治療室、中藥庫房,都在這邊了。
以前診所裡隻有朱嫂子(朱大覺老婆),既要幫丈夫寫處方,又要輔助丈夫給病人治療,還要給病人撿中藥,很有些忙不過來,現在好了,賈二妹來了,多了一個幫手了。
賈二妹又帶來一個夏瓊英,雖然夏瓊英暫時還不熟悉診所這一套工作,但她可以幫忙接待一下病人、打掃衛生、做做飯那些,跟著朱大覺夫婦學點基礎的中醫知識就好。
“瓊英,你還年輕,從現在起你就跟著朱大哥和朱大嫂學習中藥材的炮製吧,朱大哥可是名醫後代呢,你跟著他們學習比到外麵去找工作強多了。”賈二妹對夏瓊英說,“珍惜這個機會吧,朱大哥可是從不收徒弟的。”
朱大覺以前也是收過一個徒弟的,但那個徒弟卻不願意跟著他顛沛流離,回老家去了,所以朱大覺對收徒弟這事就失望了,之後就一直是他夫婦倆相濡以沫闖蕩江湖了。
現在也就是遇到了賈二妹,他們夫婦倆這才安定了下來,有了個像模像樣的診所,有了一個裝模作樣的家,現在他們夫婦已經把賈二妹當成一家人了,把賈二妹的孩子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了。
朱大覺夫婦的意思就是想把自己的家學絕傳教給賈二妹,但賈二妹一看就不是一個單純隻想學醫的人,她更是一個會經營的人,所以讓賈二妹來跟著他們學醫有點不合適。
於是朱大覺夫婦又將心思投入到了這四個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四個孩子裡有誰能喜歡醫學,將來能繼承他們的衣缽。
但是他們的年紀也大了,這些孩子又小,令他們有些憂心啊,於是朱大覺每天一早一晚都會把自己的畢生醫術給口訴出來,讓老婆用筆記下來,包括他坐診治療的那些病例,都讓老婆記在本子上,都寫了好幾冊了。
他對老婆說:“等將來我們老了,動不了了,這些冊子就傳給孩子們吧。”
就目前的觀察來看,他們發覺暖暖和小尾巴有對醫學產生興趣的趨向,他們就等著把暖暖或是小尾巴當成繼承人吧。
把家安頓好,再把診所裡的事安排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