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嬸家所在地名柏樹村,柏樹村的地窯是在平整的地麵挖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深坑,深約6~7米,然後在坑的四壁鑿挖若乾孔窯洞,形成一個四合院。
坑院的大小和窯洞的多少,因經濟、人力和居住人口多少而定,一般6~10孔,最多的可達16孔。院和窯洞的方向依通風、采光、朝向等地勢條件不同各異。
這樣的窯洞民宅共同的特點是冬暖夏涼。
地坑窯洞的出路,一般在院內偏角的地方挖一個洞,往上挖成斜坡,漸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麵。
在地坑院的上部邊沿砌起高1米左右的牆,可防人畜失足落入院內,也可防雨水灌入,窯頂的平地經常用石滾碾軋,即可防止雨水下浸,又讓雨水排放通暢,通常還可作為碾打和涼曬糧食的場地。
院內在偏角挖一個容量大小不一的旱井,俗稱滲井,讓院內的雨水排入慢慢滲入地下。
在門洞窯旁挖一個側窯,向下打井取水,或建一個水窯,收集窯頂雨水,供人畜飲用。
窯洞在很長時間作為黃土高原上最普通、最普遍的居住方式,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人文曆史,尤其是地理方麵原因的。
黃土高原乾旱少雨,地貌多變,這是窯洞之所以誕生的氣候和地理方麵的原因。
因為這個地區林木稀少,沙石稀有,天然的建築材料——石頭,幾乎沒有,幾塊磨刀石或是醃菜用的石頭尚且難覓,更不要說像南方人河裡有大量的石塊、山上有茂密的林木,取之不儘,用之不竭。
再加上青磚產量少,異常昂貴,平頭百姓不敢問津。而厚實的黃土有很好的直立性,不易裂縫,是上天賜與黃土高原人的優良的建築材料,因而幾乎沒有什麼成本,不用什麼材料的窯洞就成了農民的至愛,隻要有兩隻手,就可以有自己的家。
隻要有力氣,不需要太高的手藝和繁難的工序,一把钁頭,一把鐵鍁,一輛獨輪車,平地裡就能辟出屬於自己的天地而免受風雨的侵襲。
經濟實惠的窯洞為黃土高原上一代又一代的農民提供了寬廣的棲息之所。
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裡操持家務、生兒育女。
田嬸家是個一大族人住在一起的,他們田家這一遛排著挖了足足有二三十孔窯洞,就跟賈二妹老家一樣,都是祖爺爺發家下來子輩孫輩們各自成家、分家、再修房子,再築院落,然後一個大家族便形成一個大院子,大院子裡再呈現數個小院子。
田家的窯洞也是這樣,幾孔窯洞形成一個院子,中間以一個黃土築的牆隔開,就算是隔開了一戶小家,院落裡有石碾子、糧食架子、磨盤和牲畜圈以及一兩顆棗樹。
田嬸家有六孔窯洞,院裡有顆老槐樹,非常有標誌性。
建築形態是這樣的:莊麵子高約九米,長約二十來米左右,用钁頭修刮成水波等花紋,正麵挖窯三孔,側麵根據地形又挖了三孔窯。
窯洞高四米,寬一丈,深三丈,正麵的主窯比其他窯洞略高,作正堂為長輩居住。窯口砌牆安門窗,一門三窯洞,靠窯頂的窗子稱天窗。
窯內靠山牆均盤有土炕,土炕一邊緊接山牆,一邊緊連窯壁,留有炕洞門,“燒柴點炕,滿窯生暖,主窯坐炕,其樂融融”,修窯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濕就乾,避低就高,避陰就陽。
看得出田嬸家還算村裡比較殷實的人家,賈二妹他們一眾人被迎接進來後,院裡早就擺了好幾桌桌椅了,田家的親朋好友幾乎都來齊了,還包括生產隊裡要好的隊員鄰居等,都齊齊站在院裡迎接他們了。
為了迎接賈二妹他們這夥從城市裡來的貴客,田家人殺雞宰羊,燒柴架火地大擺酒席呢!
不但如此,這裡的老鄉都非常好客,柏樹村的文藝份子也都來了,在院子裡吹著西北風調子的嗩呐,老人們還唱起了秦腔。
這真是令賈二妹有些沒想到,自己這不還帶著肉和菜來呢,就是害怕人家窮,請不起他們一大家子,誰知人家窮是窮鄉,但熱情慷慨,將家裡能有的吃的樂de全都擺上來了,感動,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