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108.出版(2 / 2)

這有點兒接私活的感覺,像是作者自己讚助出版書籍。

薑可可都沒反應過來還可以這麼操作,不過也很擔心江寄餘會不會惹麻煩,江寄餘讓她放心,不會有事的,G市這邊其實挺多灰色地帶,江寄餘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方誌軍所說的夢境影響還是什麼,他竟然覺得越是在這樣的灰色地帶他越混的如魚得水。

不過想到了老莫夫婦和薑可可,江寄餘還是告誡自己要控製住,不能在邊緣遊走,免得有什麼麻煩。

非常克製的江寄餘在G省幾乎逗留了一個假期,快到廠子弄好他才回來。

不過在那之前,他把薑可可的書也盯著弄好,三萬五千冊。

或許是因為這個訂單數出版社那邊才會如此暢快同意江寄餘‘自負盈虧’?

江寄餘拿到書之前租了一間大倉庫,還找了本地的書店報刊談,不是說服他們進貨,而是說服他們‘借場地’,讓他把書擺在書店報刊亭裡,賣出一本給他們五分錢,相當於無本的買賣,這樣一來,十有八九的都同意了。

此外他還找到不少小攤販外包出去分成也差不多是這個數,不過一天達到多少數量就給提提價。

他還教小攤販們推銷詞,就說是學英語必備,適合各種情景對話。

當然,在此之前他還讓薑可可把全書的錄音磁帶給寄過來,找了人去翻錄,配套著書賣要貴。

因為《Hi!English!》欄目在華國本身就比較有名氣,書籍版的更是增添了單詞和語法講解以及一些習題,再加上G市這邊也在初高中普及了英語教學,還有不少外資來建廠,對學習英語會更加重視,所以賣的不錯。

有工作的人是配套磁帶買,家境比較不好的學生則是幾個人合買一本書。

等到開學那個月,所有的書更是走上銷售巔峰,江寄餘出版的兩萬五千冊基本都售空。

這還僅僅是一個G市。

英語讀物的市場和G市的購買力讓江寄餘心裡吃驚了一下,他敢一次性刊印那麼多,其實沒有全然的把握在這麼短時間內賣完,他隻是想看看這座被特批的城市消費能力如何,現如今算是看到了,方誌軍夢裡說的那種場景看來要很快實現。

而就在江寄餘賣完這些書籍的時候,華國在六零年代初期辦得《英語報刊》雜誌也複刊了,這個訊號表示國家是真的要大力推行英語,於是臨走前再次跟G市出版社合作出版。

G市出版社也關注到了薑可可英語讀物的大賣,心裡後悔死了簽了之前那約,現在江寄餘再找過來,當即表示願意給薑可可簽作者約,圖書不用江寄餘自己掏錢出,他們來付,就是要采取分成的形式。

江寄餘知道他們打的什麼主意,不過也沒有說拒絕,他提了一個要求,就是這次再版要做的跟第一版一樣,當作一開始就是出版社正規出版弄的,這樣也不會怕有麻煩,畢竟之前那樣子要是有人查也麻煩。

而且除了稿酬,書籍的分成也要比普通作者高。

出版社已經知道這本書的大賣,哪裡會不允許,也懂江寄餘的意思,而且這本身跟他們出版社也有關係,當即就同意了。

於是這個約便這樣簽訂下來。

等到江寄餘從G市回到B市的時候,出版社再版的新書已經運往了鄰省,而且還在加班加點刊印。

最後江寄餘帶回來的錢讓薑可可這個小富婆都驚訝了,因為就他弄的兩萬五千多本書籍,除去中途各種成本花銷,他最後竟然淨賺了二十幾萬,七九年的二十幾萬,短短幾個月內,薑可可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做到的。

和江寄餘比較,薑可可覺得自己浪費了穿越這一金手指。

不過這錢要不是後來英語雜誌複刊,國家開放了出版社這方麵,又跟G市重新擬定合約,要查還真是會有點問題,而現在是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他自己私下弄的那批書賬麵上顯示隻有一千冊,現在G市出版社也一直在刊印售賣這本書,也不會怕人去查。

這筆錢江寄餘不打算分給Aln太多,因為Aln還是在體製內工作,他又是用有些灰色的手段弄來的,不宜告訴太多人,就是老莫夫婦他也瞞著,就讓薑可可一人知道。

到時候Aln應得的就在書商那邊分成的時候給加上去就行。

然而當Aln看到那本書的時候,他隻要了一成的分成,因為這本書裡他付出的是真的非常少,可以看出都是薑可可的功勞,他無意搶奪。

不過薑可可還是堅持一開始的分成,都是說好的,而且江寄餘用彆的手段得來的錢也得補償他,這就當作補償了。

而等到薑可可的書不斷刊印,賣到B市來還斷貨的時候,B市的出版社見到了眼紅,心裡後悔當時拒絕了,讓G市出版社撿了漏。

其實他們也怪不得G市出版社,G市那邊的大環境造就了那邊的人也特彆大膽敢拚敢冒險,還偏偏幸運地冒對了險,光是這本書就讓他們出版社抵得過他們在文化運動時期賺的錢了,要知道那個時候發行書,是真的不賺錢。

薑可可的這本書火了,同時人也火了,B市出版社這邊給她發了約稿函,希望她再出一本類似的書籍。

不過薑可可沒同意,因為雖然B市出版社這邊給出的待遇要比新人好,但是還不是最好的,沒有G市出版社那邊大方,而且她也比較喜歡跟合作過的出版社再次合作。

廣播台那邊也看到了薑可可出版的書籍,但是沒辦法上前去說侵占了權益什麼,首先薑可可當時就不是用廣播台這邊的稿子,也是編外人員,再者當初在節目鼎盛時候離職,廣播台多少是要補償她的,也簽訂了版權上的協議。最重要是這本書增添了非常多的新內容,廣播台也沒那麼大臉說就是他們台裡的。

更何況因為這本書的火爆他們這檔節目聽眾更是跟著上來,也是受益的。

當初薑可可走了換了一位新的華僑女播音員,但是她的英語沒有薑可可講的那麼好聽自然,也沒辦法像薑可可那樣脫稿,聽眾聽起來就有點兒不自然,跟Aln的搭檔也沒磨合好,導致在其他電台也開通英語欄目後流失了不少聽眾。

現在因為書籍這檔欄目關注度又上來,要認真論,台裡也是要感謝薑可可的。

七九年華國的英語讀物真的非常少,市場競爭不大,薑可可這本書可以說是第一本英語讀物,凡是占個第一的,知名度必定會高一些,就是後來也有出版社推出新的,薑可可這本書還是被不少學英語的人奉為經典,也再版了很多次,銷量一直很不錯。

當然這是後話了,眼下,薑可可正打算把之前寫的那本《顆顆未來漫遊記》的手稿寄到G市出版社。

這本書從她還在塘邊村沒有回城的時候就計劃寫了,回了B市之後也陸陸續續在寫,在改革開放的時候差不多就寫完了,一直在等個契機出版,眼下她通過英語讀物打開了自己的知名度,正是出版的好時候。

當然,這次她有個私心,在書中提到了江寄餘廠子的擴音器和小盒子收音機。

從G市回來後,江寄餘便投入到了建好的廠子裡,在裡麵忙得如火如荼。

因為早期的準備和措施,江寄餘的擴音器和小盒子收音機生產得很順利,拆分零件的流水線作業保證了產品的設計不外露,設備的先進讓生產過程更為順利和安全,而因為大部分工人都是在廠子周邊的農村招工,也讓廠子不會受到‘地頭蛇’的騷擾。

他還從三水大學把陳相之等交好的幾個朋友周六末給挖過來上班做技術指導,經濟學院那邊也給找了‘兼職工’。

這些人都還隻是念大二,學校雖然有補貼,但是想手頭多寬裕是沒有的,江寄餘開得工資高,又是以實習的名義,而不是在街頭做個體戶,是坐‘辦公室’,這讓他們也很滿意,也樂意周六末過去工作,順便還可以為自己積累一些經驗。

於是,初期的領導班子江寄餘就這麼給忽悠過來了,應對目前的生產完全沒問題。

江寄餘對自己的擴音器和迷你收音機非常有信心,有自己南下那段時間弄的資金(是的,不僅幫薑可可賺錢,他自己南下也利用空間和地方差價賺了不少),以及Wilson的投資,資金很是寬裕,第一批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不少。

這讓廠子不少人擔心賣不出去的問題,他們這些泥腿子好不容易成了工人,可彆那麼快就打回原形啊,而且廠子福利不錯,他們還是很希望能一直盈利下去的。

結果最後的銷量卻是讓人大跌眼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