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八零年, 內陸還沒有沿海那麼開放,哪怕是首都,要辭掉公家的職位去乾私人企業,那在外人聽來也是傻子一般的做法。
“要是你辭了單位的活,中途那家公司辦不下去了,你怎麼辦?”陸昌茂的媳婦半點都不讚同,公家的職位是可以轉讓給彆人沒錯, 但是她家三個兒子,給誰是一說,最怕是私企倒閉,陸昌茂怎麼辦,以為還能從兒子手上拿回工作嗎?三個兒子兩個成家了都有自己的心思, 剩下個小的也到了說親年齡。這工作給出去的簡單, 拿回來可有得爆發家庭矛盾。
孫振宇的媳婦更是如此,兒子雖說可靠,但是對她來說男人更可靠,男人賺的錢她可以全部把控在手裡, 兒子賺的錢還不是要給媳婦,到時候私企倒閉他們老兩口都沒工作,豈不是要看兒子、不,兒媳婦臉色過活?
兩人的媳婦都不同意這件事。
陸昌茂和孫振宇有些發愁,不是說家裡由婆娘作主, 而是十年文化運動時候, 都是自己媳婦陪在身邊, 陪他們吃苦,沒得說就不體諒她們的心情,而且他們的擔心也並不無道理,要是公司倒閉了,那以後還真是不知道怎麼辦。
而這些考量,也是許多人不放下鐵飯碗去經商的原因。
於是第二天兩人再過去二輪麵試的時候,心情都沉重了許多。
直到薑可可說出工資一月一百二,臉上這才有些驚喜。
他們記得自己對薪酬要求是隻比他們在單位的薪酬高出五塊錢而以,而薑可可給開的工資,是直接翻了一倍差不多。
但是就是這樣也有所猶豫,要是隻辦不久公司就倒閉,那這一百二還不如細水長流一輩子的五六十塊呢。
而且,單位還有福利分房。
兩人麵麵相覷,又聽得薑可可道,“當然,這一百二隻是前三個月試用期的工資,轉正的話是看工作效率增加十到三十不等的工資,而且會有獎金補貼。等我們的公司產業園建好之後,也會根據職位和貢獻發放福利房居住,自己有房子不需要住的每月也可以進行補貼。”
這真的是非常優渥的福利了,但是要是這兩人真有真才實學,薑可可半點不心痛出這筆錢。而且其他人的工資肯定沒這麼高的,都是看實力的。
“公司還有產業園?”陸昌茂率先問出口,孫振宇臉上也有些意外,他們以為就是在這兒作為據點而已。
“有啊,還在建,你們想要去看一下嗎?”正巧都是騎自行車過來的,也不用麻煩了。
兩人自然是同意,還怕這兩個小夥子把他們賣了不成。
然而等自行車開到正在施工的地方,兩人都震驚了,“這些都是我們公司的?”
都不知不覺把他們算作是公司的一份子了。
薑可可笑,“是啊,還有後頭那片山那個湖我都給承包了下來,明年差不多就能建好了,到時候我們可以搬到這兒來工作。”
兩人還沉浸在公司麵積這麼大的震驚裡,一時沒反應過來薑可可話裡的意思,過了會才反應過來,“這是你承包的?你才是公司的持有人?”
薑可可點頭,本來就是她啊,難不成他們還以為是老莫夫婦吧?
陸昌茂和孫振宇:他們確實是這樣以為的。
他們的新任領導竟然是個小姑娘?這……
兩人看了眼正在施工的地方,又沉默了,算了,就衝這麵積,也看得出不是年輕人一時興起,是認真要辦公司的,他們也不怕她過家家,一段時間後就不玩了。
而且年輕人也有年輕人的好,想法比較新穎有拚勁。
這麼一想,倒是也沒什麼不能接受了。
既然同意,那薑可可便拿出合約來給他們簽,她在這方麵喜歡按照後世來,雖然法律還沒完善,但是聊勝於無,而且法律總會有完善的那天的,早早準備,白紙黑字,雙方簽了都比較能放心。
一式兩份,雇主和雇工各一份。
兩人出來一趟,拿了雇工合同回家了,沒辦法,那新建的產業園實在太令他們心動,還有薑可可對未來公司的描述,讓他們內心火熱恨不得當場就投身於事業之中,哪裡還在猶豫那麼多。
當然,把這合同拿回家後媳婦自然是一陣不信也胡鬨,最後沒辦法,兩人騎著自行車帶她們親眼去看一看,眼見為實。
於是轉了一圈回來的媳婦們,也就沉默了。
這就是變相的同意。
薑可可的兩位‘寶’總算落入囊中。
至於另外兩個工資要低一些,但是也比大學生實習工資要高,還有兩餐補貼,他們自己是滿意的。
不過那女孩子家裡住房比較擁擠,她想申請能不能住在工作的地方,可以隔一個小地方讓她睡覺就成,她不在這裡開夥。
薑可可想了想便也同意了,這畢竟放著書稿等東西,讓女孩子住在這還可以順道守守,也省了再找保安的活。
當然,重要的東西薑可可還是鎖在櫃子裡的,自從知青大批返城之後又沒工作,B市的治安都不如從前好了。好在她這院子院牆夠高,還有玻璃尖,隔壁也是有人住的,真有賊夜裡一喊,大家就都聽見了。這個年代人還是熱心腸的多,聽到有賊基本都會出來幫忙。
敲定這些,那麼薑可可的公司也可以先運作起來,現在主要有幾件事情要做,第一件事是把《顆顆漫遊未來記》第一冊再版,這一版裡麵薑可可會添加一些新內容,比如讀者的讀後感以及第二冊的消息。第二件事就是創辦兩本新雜誌,一本是偏正能量一些的,類似於後世的青年文摘,讀者,意林等等,另一本是偏青春風,讀者群體定位校園學生,而且,會在這一本上麵進行漫畫連載。
陸昌茂和孫振宇都是編輯出身,手上有不少作家資源,第一本雜誌是他們自己倡議要辦的,薑可可給他們自由創辦的權利,而第二本是薑可可的一個想法,主要是青春故事,給年輕人一個舞台,然後參雜漫畫連載,等漫畫投稿的人多了,也可以慢慢分離出新的漫畫雜誌過來,還可以培養漫畫寫手。
而這些薑可可隻給講了大體的方向,另外的要他們自己去摸索,此外還可以舉辦文學大賽來招攬人才,資金方麵隻要不是浪費,合理範圍薑可可都給批。
因為是創業初期,所以很多工作的都要交由他們去辦,人手的話她是打算等弄點兒名氣起來再招收新人的。這一點他們也沒意見,招收合適的人比什麼都不會的來的重要,而且工資開得這麼高,還有獎金製度,又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沒人會抱怨什麼,反而各個乾勁十足。
首先是把薑可可的書再版了,再版後的封麵都跟原先的不一樣,讀者一看就能看出區彆來,而封麵上也有寫全新再版,第一頁增加了作者的序在裡麵,大概講了創造這部書的心路曆程,以及簡單提及跟前一個出版社的合作終止,本書版權簽約到薑江文化公司的事。
書的目錄更是增加了讀者來信,第二冊一部分試讀以及會刊登在新雜誌的訊息,還有兩本新雜誌的征稿訊息,此外還有三張書簽福利。這一係列都表明了全新版本的不同,也因為各種原因再次刺激了消費,哪怕是買過第一本書的人,也再次買了。
再者是征文比賽,兩本雜誌都給辦了征文比賽,稿酬十分豐厚,特等獎的獎金有五百塊和一台迷你收音機,在八零年代,五百塊大概是普通工人差不多一年的工資,迷你收音機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
但是這賽製不一樣,薑可可參考了後世那種進階淘汰賽的賽製,最後的選手除了這獎金的收益,還可以直接簽約文化公司成為簽約作者,稿子有優先刊錄機會,稿酬也會比新人作者多。而且最後贏得比賽的作者還有出版書的機會。
不得不說這是十分新穎又有鼓動性的賽製,尤其是征文比賽前言寫的非常有水準,一點都不覺得市儈,反倒是為了青春為了夢想而奮鬥,特彆燃,哪怕是清高的人也想展示一下自己,更彆提熱血的小年輕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