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我去!!】
【……真是小刀拉屁股——開了眼了!】
【新人第一次看,請問SAN值狂掉正常嗎?】
【克係人狂喜!!我TM直接一鍵三連!】
【……沒想到動畫新增企劃角色是真的!】
【不得不說,這效果賊拉好,在下已經吐了兩輪了】
【才兩輪,我懷疑你這是在小看我克總!】
……
這就是“彈幕”嗎?
不破茉莉瞅著眼前不斷劃過的看不明白的文字,沒有過多在意,選擇屏蔽後直接進入了廢棄大樓。
她現在還不需要“彈幕護體”,總是飄在視線裡的話,有點麻煩。
損壞鏽蝕的門鎖隻需要輕輕一推,就能輕易打開。
[這裡是東京銀座的地標性建築SN總部大廈,由於持續的財年虧損,該公司不得不陸續賣出各處大樓。]
[正所謂三流公司賣產品,二流公司賣服務,一流公司賣概念,超級公司賣大樓![1] 該公司果然在後續財年裡逐步盈利,於是重新啟動了SN總部大廈重建計劃]
[但在修繕過程中卻出現建築工人頻繁受傷、神隱甚至死亡的事件]
[迫於多方壓力下,最終SN總部大廈重建計劃被暫時擱置,該大樓現今全麵封閉]
不破茉莉站在黑暗的中央大廳裡,將完畢的背景信息關閉,隨即打量起了四周。
原本應該受限的視野,在她開啟了高能預警後,附帶上了夜視效果與信息提示,一目了然,恐怖氛圍簡直可以說是沒有。
不破茉莉安心了。
她看向正前方,視線裡是一處已經廢棄的服務台。服務台旁,倒在地上的指示牌位置處,被係統標記上了一個顯眼的紅色箭頭。
[SN總部大廈區域分布圖]
不破茉莉尋著提示走了過去,扶起指示牌。
[叮!]
[獲得SN總部大廈地圖一份]
係統提示音一過,她的視野左下角,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地圖標誌,上麵還打著一個紅色感歎號。
不破茉莉將手上的提示牌扶起,明明是上麵布滿了灰塵,她的手卻依舊乾乾淨淨。
奇怪。
不破茉莉眨了眨眼。
覺得按照這個遊戲的精細程度,應該不會出現這種不符邏輯的BUG才對。
苦惱片刻,少女放棄了思索,將剛剛獲得的地圖點開。
SN總部大廈很大。
從地下五層到地上八層,再加上更高處的三層塔樓,共計十六層。
區域劃分也尤為豐富。
陳列館,展示廳,三維長廊,播放站,模型室…一應俱全。
“…現在應該往哪層走呢?”
不破茉莉站在三個電梯井旁,思索了下,打開了先前被她屏蔽的彈幕。
【這眼熟的大廈結構,這不銀座SN嗎!】
【樓上一看就是沒追漫畫的】
【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但是克總你可以隨意】
【隨個屁!肯定下層啊,不管,我要看口口口!!】
【真的!口口口要出現了嗎?】
【上麵剛追?這裡好歹是口口初次出場的地方啊!就是不知道動畫製作組有沒有改動,畢竟是全新企劃】
【我有預感,我老婆要出現了!】
【+10086】
口口口是什麼?
不破茉莉疑惑地看著這些莫名其妙、前言不搭後語的“護體彈幕”,再次將之關掉。
似乎並沒有什麼有用信息。
這裡的電力係統早已停止運行,電梯無法使用,想要探索的話,就隻能使用電梯井旁的安全通道。按照電梯旁的層數提示來看,三條通道分彆通向地下五層,地上八層,以及塔樓。
[建議玩家查看任務日誌]
係統突然提示。
對哦。
不破茉莉這才想起來查看任務這回事。
她打開了任務日誌。
當下日誌上顯示出了兩條待完成的任務。
[任務一:探索SN總部大廈]
[任務二:捕捉第一隻寵物]
後麵還附帶了捕捉方式說明。
[捕捉說明:請在係統商城處兌換“捕捉器”,並使用“捕捉器”進行捕捉]
商城?
不破茉莉剛剛疑惑,商城便以虛擬麵板的形式懸浮在了眼前。
商城裡的東西不多,或者說對她這個新手開放的不多,所以她很輕易地就找到了所謂的“捕捉器”。
一個很常見的兒童捕蟲。木製網柄,尼龍網紗。
以及,一個山寨版的精靈球。
[捕捉器]
[捕捉範圍:LV3-LV1]
[成功率:50%]
[兌換條件:10MP]
不破茉莉看著“捕捉器”介紹,陷入深思。
昆蟲和神奇O寶之間的差距,好像不止一點點的差距啊。
有些離譜。
想著,她點開了個人麵板。
[玩家:不破茉莉]
[等級:LV4]
[HP:15(是路過的螞蟻都會驚訝的超弱生命值呢!)]
[MP:20(如果命中率達到100%的話,365天後就能收獲滿滿!)]
“………”
不破茉莉看著自己僅有的20點MP,糾結了數秒,最後還是選擇將兩種“捕捉器”各兌換一個。
一個的成功率是50%,四舍五入,兩個就是100%的成功率!
[“捕捉器”兌換成功,請在您的物品欄查看]
[MP目前恢複速度:0.0025/s]
不破茉莉關閉了麵板。
按照MP的龜速,她一天最多就隻能兌換2次“捕捉器”而已。
接下來,她需要選擇一條安全通道。
少女站在漆黑的電梯井前,微抬首,蒼白的輪廓若隱若現,無端透著些詭秘的非人感。
半晌。
不破茉莉走向最左邊的安全通道。
她決定從下至上——
先從下五層開始探索。
…
SN總部大廈外側。
“二級咒靈的話,一個人來就行了吧。”
銀色碎發,帶著一副圓片墨鏡的少年雙手插兜,語氣懶散,“有必要這麼鄭重嗎?”
“與其說“鄭重”,倒不如說是來自夜蛾老師的關愛“懲罰”,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