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三哥說十三弟你早點回來啊……五哥說,十三弟你帶點好吃的回來啊……還有六哥說……七哥說……”
康熙聽著小孩兒邊哭邊念叨,一手翻動手上的書本兒,察覺光線不夠明亮,打開馬車的窗戶,春日暖陽射進來,落在哭嚎的孩子身上,鐘靈敏秀,粉雕玉琢。他臉上是無奈的笑:“朕知道了,不過幾天的事兒,彆搞得好像要一去不回一樣。”
哪知道十三聽了這話,突然不哭了。康熙剛被吵的頭大,此刻見他老老實實低頭在一邊站著,一聲不吭,有些奇怪。
“小胤祥,你怎麼了?”放下書本,把他拽到身側,攏到自己跟前兒,笑看他哭得小花貓一樣的眼淚鼻涕,“哭了半天,怎麼沒有你四哥說了什麼?”
“……”胤祥抬頭看著他笑臉,突然仰頭大哭起來,“哇——”
“哎呦,怎麼了這是?”康熙這下手忙腳亂起來,剛十三阿哥的哭是鬨騰,此刻卻是真的傷心了,好似他剛上馬車出京的時候一樣。
“是不是你四哥欺負你了?”康熙對十三阿哥是真喜歡,一邊舉著毛巾給他擦臉上滾滾而下的淚,一邊醞釀著怒氣打聽。
“沒、沒有……哇哇……”
“不對,肯定有,你四哥什麼也沒說?”看著十三阿哥這樣哭,康熙心裡那叫一個鬱悶,直接開始胡亂扣帽子,人朝外喊一嗓子:“容若,四阿哥說了什麼?”嚇得馬車外的容若連連搖頭:“臣不知道。”
“四哥——”
“你四哥怎麼了?平時裡說最喜歡我們十三,送行的時候一句話也沒有?”
“四哥,四哥說,胤祥回來要學到九九八十……”
“……”“一”那?康熙腦門上三條黑線,看著胤祥小手扯住自己衣擺的依賴,飽含熱淚期盼的眼神,心想朕的兒子“九九八十”朕哪有顏麵見祖宗?
“好好,”可還是得哄著,“這幾天朕幫胤祥複習前頭的功課,再學學後麵的,等你回去京城,保證學到九九八十。”
“真的?”胤祥抹著淚,圓滾滾的眼睛盯著他。
康熙心裡笑的翻滾,臉上還是一本正經,“朕金口玉言!這樣,你每天給你四哥寫一封信,就讓容若給你代筆,哪裡沒學好的,你四哥在信裡教導你。”
“好!”
康熙安撫好小胤祥,給他布置一道“一隻雞兩隻爪子,十六隻雞幾隻爪子”的題目,瞧著他坐在小書案上認認真真的小模樣,微笑著繼續看書:小樣兒,以為朕帶著胤祥出來,你就不用教學了?
康熙的大駕浩浩蕩蕩,一路旌旗飄飄、山呼海嘯地出了北京城。
打頭的獵豹皮毛光華四肢健壯黃橙橙地站成了兩排,身上掛著金色的鈴鐺一路晃啊晃響啊響。
蒙古人喜歡養獵豹做寵物,這才是勇士的威風。康熙表示,朕也有,五十隻。
還有成群的海東青在頭上飛啊飛,“嘎嘎”地叫喚。胤祥從馬車裡探頭出來前後看看,使勁地睜大了眼睛隻看到前後侍衛們的程亮盔甲,聽到鈴鐺聲、馬蹄聲、老百姓喊著“萬歲”聲……好似天空都要被旗幟、龍幡給淹沒了。
坐回來自己的位子,抱著康熙送自己的小夥伴在身邊,提著小毛筆繼續畫小雞,畫到第十隻雞,數一數雞爪子,一低頭看看小豹子,看看自己,又好奇:“汗阿瑪,雞兩隻爪子,胤祥和小豹子四隻爪子?”
康熙:“因為你是人,豹子是豹子,雞是雞。你看你的桂花樹還沒有爪子。”
“汗阿瑪,桂花樹有好多爪子,都在地底下。”
康熙翻著書本《日知錄》頭也沒抬隨口一句:“你看見了桂花樹的爪子?”
十三阿哥的小手抓著小毛筆繼續畫他的小雞,一回頭嚴肅道:“汗阿瑪,種樹的時候胤祥看見了。胤祥知道了,胤祥和豹子桂花樹小雞都是不一樣的,就好像四哥和所有人都不一樣的。”
康熙:“……”
小豹子的肉墊子爪子抓他的袍子紐扣,“嗚嗚”地叫著,咖啡色的鼻子、圓溜溜的眼睛、身上有許多黑色的小斑點、古銅色的毛毛、白白的小肚皮,忒是可愛。小十三正抓耳撓腮地數著雞爪子,聽到動靜回頭看它,一把抱在懷裡親一口毛茸茸的小腦門:“乖啊。我要給四哥做題目啊。”發現他耳朵豎起來、尾巴耷拉了下去、像是在餓了找食物,頓時心疼。
“汗阿瑪,小豹子要吃奶,送給他額涅。”
康熙正在看奏報,頭也不抬。
“送給容若就好。”
胤祥立即放下小豹子跑到窗戶邊喊:“容若,容若,來抱著小豹子去找他額涅吃奶。”
小家夥有點著急的樣子,容若打馬靠近馬車,就看到十三阿哥小小的胳膊吃力地抱著小奶豹,費力地遞給自己,康熙在一邊看著隻笑就不搭把手。
他忙接過來,答應著:“臣一定照顧好他,十三阿哥還有其他玩樂的嗎?小鷹兒要不要?”
胤祥有模有樣地抬頭看天,摸摸自己的小肚子,拒絕道:“不要。小豹子餓了,我也餓了,小鷹兒們也餓了,容若也餓了。都去吃飯。”
容若不由地眉眼一起柔和下來,手上安撫著小豹子的脖子,目光溫柔地看著十三阿哥,笑道:“好,十三阿哥用晚食。估計待會兒,今天北京的信件就送來了。”
“今天也有四哥的信件?”胤祥高興了,從容若肯定的眼睛裡看到答案,跳著拍手歡呼。“四哥最好了,胤祥就知道四哥一定也想著胤祥的。”
小豹子在容若的懷裡朝他探頭,他不停地揮手:“好好吃奶,快快長大。”一回頭,麵對康熙嘲笑的臉一點不計較,還高興地撲上去:“汗阿瑪,四哥今天就給胤祥寫信!”
那歡喜的勁頭,純粹分享自己的快樂的激動,要康熙不由地伸胳膊一把抱住了,一張龍臉露出老父親的溫和。
“好~~你四哥也想你。”
“汗阿瑪,四哥也想汗阿瑪。”
小家夥仰著頭,真誠地安慰自己,全然都是對自己四哥的信任:四哥當然會想老父親。
康熙心情大好,摟著他在懷裡揉揉小腦袋,又摸摸小孩子的脊背,一直到用飯的時候,臉上都是笑兒。
老四那小子皮起來氣得人牙根癢癢,心肝肺都疼。十三阿哥要人一顆心化成了一汪春水。康熙用完晚食,開心地帶著十三阿哥散步,手把手地教導拉弓射箭。
“小子有天賦。等出了關,朕帶著你打獵。”康熙誌滿意得。
“胤祥要學武功,要給四哥打老虎皮。”胤祥心懷大誌。
康熙樂了,大手撲棱撲棱他的小腦袋:“好,你四哥那古怪的性子,大冬天的書房也不燒暖炕,確實需要一張虎皮做褥子。”
胤祥舉著小弓眯眼比劃,父子兩個一起嬉笑地鬨,隨行的保泰世子麵對康熙寵著十三阿哥的模樣,揉揉眼睛還是眼花?
容若笑著看他一眼。
大阿哥走過來,一抬下巴冷哼一聲:“再寵著也是弟的。”
容若:“……”
晚上胤祥剛洗完澡,收到四哥的來信,興奮地舉著信跑來康熙的帳篷歡呼叫著:“汗阿瑪,四哥來信了!四哥來信了!”
康熙點點頭,瞧著他光著身子小牛犢子一般,還赤著腳,不由地失笑。
“你四哥來信了啊,嗯,朕要不要寫信告訴你四哥,胤祥光腳亂跑啊?”
小家夥嚇得眼睛瞪圓,隨即骨碌骨碌地轉了一會兒,仰著腦袋信心滿滿:“地上軟,草長得好,胤祥在和草兒打招呼那。”一低頭瞧見汗阿瑪的帳篷地上鋪著毯子,跳了跳:“汗阿瑪您光腳,舒服,毯子和草地一樣舒服,四哥一定喜歡。”又說:“無逸齋的地就這樣軟和,軟的容若都不敢踩上去。”
康熙看著這生機勃勃和小苗兒一般的孩子,真的赤腳和他走來走去的。
很多人經曆了戰火硝煙,麵對軟乎乎的土地、孩子、女子……往往都是越加熱愛越加情怯,護著的不就是這份天真?
康熙摸著胡子,給兒子念信,再幫十三阿哥給他四哥寫信,全程老父親的迷之微笑。
北京,紫禁城。四爺收到出發隊伍的接連來信,麵對康熙寫的:“蒙古馬肥勝於往年,野獸兔雉頗為豐足,故朕乃至兵丁十分暢快,儘興而歸。你大哥打獵輸了有點焦慮……”
四爺抽抽嘴角:老父親最愛打的是兔子和野雞數量多贏了,還愛麵子愛顯擺。
麵對十三弟寫的:“四哥,胤祥畫了十六隻雞,數了32隻爪子,汗阿瑪說做對了,四哥批改作業……”
四爺抽出來信紙後麵的一張張宣紙打開,果然是十六隻小雞的畫兒……
“……”四爺一隻胳膊撐著額頭,低低地悶笑。
再看看大哥的來信,保泰容若等人的來信,提筆,一一給回信,重點,批改十三弟的作業,誇誇。
四爺拿著寫好的信件出門,先去慈寧宮。皇太後不在慈寧宮,去了乾清宮。他到了乾清宮,皇太後正在吩咐小太監收拾皮毛大衣服。
“胤禛快來,你說你阿瑪這麼大人不知道照顧自己,多倫的四月和北京的四月能一樣嗎?”
四爺重重點頭:“皇祖母說得對,確實大不一樣。”
“這就是了。蘇茉兒,這件貂皮端罩也給帶上,皇帝打獵跑馬穿。”皇太後指著厚毛的大端罩,忙來忙去的。
四爺看著,臉上掛著懶洋洋的溫暖的笑兒。
四爺親自拎著皇太後收拾出來的,“天下母親總覺得兒子少穿一件衣服”的大包袱,慢悠悠地踱著八字步來到毓慶宮。
毓慶宮裡頭,太子正在奮筆疾書,給康熙寫信。
四爺自顧自地在靠牆書架上選出來一本《日知錄》,靠在羅漢床上品著茶,翻著書,很有耐心地等候。
蘇培盛和餅餅抬著一個大包袱進來,請安行禮,麵對四爺的疑問,笑著傾身上前小小聲地回答:“爺,宣妃娘娘說十三阿哥走的時候帶的衣服太少了,以為他年紀小跑馬打獵的衣服都沒帶,……還說到了多倫要好好顯示皇子尊貴,錦衣華服珠寶玉佩越多越好……”
四爺看著這個碩大的大包袱,笑了笑:“爺知道了,去告訴宣妃娘娘,一定在十三弟到多倫前送到。”
太子執筆的手落下最後的一筆,長長地呼出一口氣,檢查一遍信件,沒有糊掉的,沒有錯字兒,放了心。再檢查一遍,七頁紙,數量夠了。再檢查內容,一天的吃喝處理政務讀書……都寫了,人朝椅背上一靠,放鬆的笑了出來。
那模樣?四爺一眼看到了,手怕打羅漢床“哈哈哈哈——”笑。
太子瞪他一眼,怒道:“行了啊,笑一聲還不夠?”
“不夠不夠。”四爺手摸著不存在的“胡子”。“胤禛啊,你一哥怎麼隻給朕寫一張紙的信啊?他是不是不舒服?還是太忙了病了?哈哈哈——”
他學著康熙的語氣特彆相似,太子紅漲著臉,又羞又氣得站起來爬到羅漢床上,和四弟扭打在一起。
羅漢床上的炕桌倒了,書本兒掉在邊沿要掉不掉,兄弟兩個打的衣衫淩亂瓜皮帽都掉了。
偏偏四爺還貧嘴:“胤禛啊,朕想你一哥,特意穿上你一哥的裡衣在裡麵……”
太子羞的脖子都紅了,掐著他的脖子大喊:“不許笑!”
四爺猛地給他一拳頭:“就笑。”
太子又撲上來,揮舞拳頭:“憋著!”
“憋不住。哈哈哈哈——”
四爺笑得沒有力氣打架了,太子見他如此開懷大笑的模樣,不由地也笑了出來,紅著臉喘著粗氣人在羅漢床上一趟,四仰八叉的恣意。
“汗阿瑪想我,我在北京想你們想的夜裡睡不著,還不敢多說,寫信也不敢多寫,卻又要汗阿瑪以為我是不是病了……”太子的眼睛亮亮的,那是被疼著被寵著的孩子才有的甜蜜抱怨。
四爺歪靠在羅漢床上,一眼看到自己的書本,一起身壓在他的身上伸胳膊勾到,懶懶地笑。
“汗阿瑪想一哥,一月底出發,十一月底回來,不光擔心一哥的生活,還擔心一哥怎麼不想他。”
太子眉眼溫柔地笑,沉默地閉上眼。
這一刻,他什麼也不想說,隻想靜靜的,感受父親和兄弟將他掛在心上的溫暖。
四爺攤著長腿,靠著牆壁,愉悅地翻著手裡的書。
春風調皮地進來吹動他們的袍服衣角,春日午後的陽光悄悄地透過梅花窗欞,緩緩落在兄弟兩個的身上,清晰地映照出眉眼間尚存的稚氣,還是當年那要康熙萬分激動的,兩個精致貴氣的小孩兒。
康熙在多倫收到皇太後的母愛大包袱,回信謝了恩之後還是實在不想穿。在四月初的多倫大草原,一身“薄羊皮襖、棉外套”,儘興地射兔子,射得渾身“出熱汗”。
十三阿哥因為宣妃要顯擺的心思,穿得那個叫錦繡華麗,太陽光麵對他渾身的珠光寶氣都要低頭,也幸好他氣質好,壓住了,天家小王子的尊貴榮華與山川靈秀集中一身,喜得四十多位蒙古王公爭搶要親親抱抱。
康熙沒想到這小子和他四哥當年一樣人見人愛,到哪兒都是人群焦點,背地裡和大阿哥、容若等人暗搓搓地驕傲:“瞅瞅,皮相好的人啊,就是占便宜。朕還記得當年啊,老四那小子黏糊容若的勁頭,哎。”
大阿哥真不想搭理他汗阿瑪的顯擺,各位大臣忍住牙疼各種花團錦簇地吹捧:不就是四阿哥
當年說你的一臉麻子說容若長的好嗎?您還記著那?
康熙端著龍臉威嚴:朕是皇帝,就要大度就不能記仇了?哼!
氣惱的模樣,嚇得容若恨不得化身隱形人。
會盟所在地十三裡灘草原,東西長十裡,南北寬六裡,地勢平坦,一片遼闊。以康熙的明黃行宮大帳為中心,按眾星捧月,眾人朝崇的格局在方圓五十裡內支設紫色紅色帳篷,屯兵列營。
這個時期,整個蒙古大體分為漠南,漠西,漠北。老汗王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完全臣服了以科爾沁為主的漠南,聯姻一家親。漠西是準噶爾蒙古,漠北是喀爾喀三部。準噶爾的噶爾丹汗率領軍隊南進東擴一直威脅到大清,康熙武力打敗了沙俄和噶爾丹,守住了科爾沁和喀爾喀一直到西伯利亞的廣袤國土,有了這次的多倫會盟。
康熙來到後,先是宴賞蒙古各部,化解舊怨,儘釋前嫌,使之“永無離散之苦,爭鬥之害”。同時對科爾沁各旗,尤其是錫林郭勒盟沿邊旗,在平叛噶爾丹戰爭中的功績予以獎勵。再按照科爾沁設盟旗的辦法,對喀爾喀各部編設了盟旗劄薩克,確立了對外蒙古的統治和管轄。從此,外蒙古正式列入了大清版圖。
夜晚,康熙麵對小小的十三阿哥,驕傲地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成,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胤祥大力鼓掌:“汗阿瑪棒棒噠。汗阿瑪,四哥說,華夏政權,從秦漢時的匈奴到明朝,關內關外之爭這個曆史難題兩千年來沒有解決,汗阿瑪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是一個很大曆史貢獻。”
康熙一愣,望著小孩兒眼裡的崇拜良久,激動地抱著他舉高高,豪邁大笑。
是日清晨,康熙著朝服禦營升座,鼓樂齊鳴。外蒙古三部王公貴族列右隊,內蒙古各旗王公列左隊,依次謁見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禮,進行正式會盟。會盟後,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康熙專門帶來做見證的西洋傳教士們,紛紛張大了嘴巴目睹如此奇觀,9000~10000名騎兵,1200名步兵,400~500名炮兵,70門炮的八旗精銳舉行的閱兵和演習。號角齊鳴,槍炮齊發,鐵騎隆隆,聲震四野,大展了大清軍神威。八旗官兵依次列陣受閱,康熙乘馬親射十矢九中,喀爾喀各部無不誠服。
大宴會上,喀爾喀蒙古的王公貴族分批朝見、進宴、飲酒,俱奏鑾儀衛細樂,嚴格地按照君臣之禮進行。
殺了噶爾丹侄子和弟弟、惹得噶爾丹大舉進兵、直接引發康熙親征大戰噶爾丹的土謝圖汗具疏請罪。康熙端坐上首,看一眼跟前下跪的土謝圖汗,一抬頭,麵對眾人嚴肅著一張龍臉:“喀爾喀蒙古的動亂完全是由土謝圖汗違誓興兵導致,這是他的過錯。但同時,朕也要肯定土謝圖汗對大清一直以來的恭順,雖窮困已極,尚能憶朕舊恩來歸,現在又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過錯,願意改正。因此朕宣布,朕要寬宥土謝圖汗之罪。土謝圖汗對紮薩克圖汗犯下了大錯,今天,朕冊封紮薩克圖汗的弟弟策妄紮卜為親王。”
上萬人一起因為康熙的帝王氣度,威嚴和仁慈,齊齊跪下來高呼:“博格達汗大皇帝萬歲!”
分進樂、進茶、進酒、演劇奏樂,五百桌的盛大宴會,康熙親手把酒遞給哲布尊丹巴,宣告天下信佛的子民,喀爾喀的活佛和西藏活佛同等的地位。大阿哥代替康熙挨個桌子敬酒,宴上起百家戲曲各方樂器助興,莊嚴隆重、聲勢浩大、氣氛熱烈、情感融洽,科爾沁人和喀爾喀人拜觴起舞,歡欣雀躍,以彰滿蒙親善。
胤祥坐在康熙的身邊,瞅著一個機會,拉住他的馬蹄袖,眨巴大眼睛問:“汗阿瑪,四哥說會盟是歃血,血那?汗阿瑪,您不要割您的血,您割胤祥的血。”
說著話,摘下手腕上的狼牙串兒,擼起來自己的袖子露出來藕節一般的小胳膊,伸給康熙。
康熙:“……”
身邊的蒙古王公們齊齊大喊:“十三阿哥好勇士!大皇帝大喜!”聽得康熙簡直喜壞了,彎腰仔細地給他放好袖子、狼牙串兒,笑著捏捏他的小鼻子。直起來身體,端起來一碗酒,對一群蒙古王公大笑道:“小兒之語,要朕心潮起伏,朕敬諸位一杯酒,祝福我們都有這樣的好兒子!”
“好,祝福我們都有這樣的好兒子!”豪放仗義的蒙古人一個個端起來酒碗,和康熙一起,一仰脖子,一飲而儘。
宴會的氣氛達到**。
閱兵上,兵強馬壯的大清軍隊和駭人的火器,給觀看的喀爾喀蒙古王公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眾蒙古王公們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甚至還有人嚇得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宴會上,康熙儘顯□□上國風範,對眾蒙古王公們好言安撫,大肆封賞又賜給酒食壓驚,賞賜了許多珠寶糧食財物,讓這些蒙古貴族害怕大清實力的同時,又對大清展現的財力笑得合不攏嘴,堅定了心思跟著大清混。
十三阿哥表現出來的,皇家親情,宛若一副畫兒上的點睛之筆,要他們最是熱血沸騰、豪情萬丈。
胤祥領著一群小王子們小郡主們跑馬玩耍,好奇西洋人傳教士不喝酒不跳舞反而抓著鵝毛筆奮筆疾書。
他跟著他四哥學習,西洋語言都懂一點,翻身下馬探頭一看,法國傳教士張誠正用法蘭西語言快速寫著:康熙大帝在多倫會盟時攜帶了許多門“真理”,哦不,是許多門火炮:
炮兵擁有七十門銅炮,其中八門最大的炮鍍有金色並飾以凸起的花紋,由紅漆馬車拉著,其餘的放在小輪車上拉著,步兵裡有五、六門臼炮,有的炮像小跑和鐵火繩槍……”
氣得他舉著小馬鞭敲著張誠的腦袋,大聲指出來:“汗阿瑪帶著的是真心,大清所有子民一家親。”
身邊的小孩子聽翻譯說完互看一眼,一起開心地舉著他在頭頂:“十三阿哥大勇士!”
胤祥被這些孩子顛在半空中,倒也一點不害怕,口中大喊著:“謝謝誇獎,是四哥說的,四哥大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