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卷 朝露待日晞 第八節 同舍(2 / 2)

數風流人物 瑞根 4535 字 9個月前

“虎臣兄可能不知道,我們臨清馮氏便是百年前從蘇州北遷到臨清的,分為南北兩支,南支仍然在蘇州,北支便是在臨清了,我曾祖父一輩追隨太祖皇帝北征方才落籍京師,臨清馮氏至今仍有數百親友。”

馮紫英笑了笑道:“而蘇州馮氏據說枝蔓繁多,不下千人,也算是吳縣一個大族,當然可能蘇州乃是太祖皇帝起家之地,名門望族甚多,馮氏也就算不上什麼了,泯然眾人矣。”

一敘起故舊家譜,這立即讓二人親近了許多。

這也難怪,這年頭本來就重鄉籍,尤其是在外讀書的學子更是如此,同門同鄉同科這三同乃是天然的紐帶。

可以說在封建社會時代是其他關係難以相比的,而同鄉更是排在了同科之上,與同門甚至不相上下。

而且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特彆是在涉及到鄉黨利益上,同鄉的影響力甚至還能超越同門。

這許其勳也不過十四歲,他也是今年初才來青檀書院讀書的,當時本想去金陵讀書的,但是想到男兒漢當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一說法所以才毅然北上來青檀書院讀書。

這來到青檀書院之後才發現這裡是北地士子的主場,南方士子的數量遠不及北地士子,甚至隻有三分之一,而且北方士子抱團更為緊密。

相比之下,南方士子還要分成江南和湖廣以及其他幾派,雖然說不上受排擠,但是總還是覺得有些勢單力孤的味道。

這個時候突然遇上一個風頭正勁的新來“王者”,而且之前還一直以為會是北方士子,未曾想到卻會是祖籍算是自己同鄉,哪怕此人現在籍貫算是北地,但仍然一下子就讓兩人關係親近起來。

馮紫英也立即感覺到了許其勳態度的變化,這也在他預料之中。

當時傅宗龍在路上和他說起許其勳時,他就注意到了對方是蘇州人,他自然就有應對之道。

如何迅速拉近與這些人的關係,有著前世幾十年從政經曆的馮紫英自然不是這些稚嫩毛頭們能比的。

現在大家算是同門同窗了,那麼日後能一起考上就算同科,另外還有一大要素就是同鄉,這些都是現代社交的關鍵要素,同樣在這個封建時代,同門同科同鄉三同重要性更突出。

要想在書院中迅速的融入進去,並成為其中佼佼者甚至領袖,除了要充分展示自身才華能力外,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為人處事方式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像自己這種本來一來就萬眾矚目,而且因為身份特殊,不可避免的會引來很多敵視和反感,如何迅速化解這些敵意和不佳印象,就是自己進入書院的第一道考題。

對有的人可以誘之以“名”和“利”,有的人則需要動之以“情”。

像陳奇瑜和傅宗龍已經被自己丟出的教學作業所打動,一旦成功可以讓他們二人獲得與西園前輩們比肩的首功,名動書院,這可以算得上是“名利”,而許其勳這裡,自然就要動之以“鄉情”了。

對蘇州的種種風光點滴馮紫英也是信手拈來娓娓而言,甚至還能偶爾蹦出幾個“吳音”,一句“醉裡吳音相媚好”更是讓許其勳大為動容之餘然後又忍俊不禁:“紫英,這稼軒先生詞中‘吳音’可不是說我們蘇州口音啊。”

“嗨,虎臣兄,你這就太拘泥了。你以為我不知道這是稼軒先生在信州隱居時所作麼?稼軒先生是濟南府人,他大概也分不清南地口音的區彆,這‘吳音’一詞其實就是虛指整個江南,既包括江西,也包括南直隸和浙江,你這人怎麼這般較真兒?”

馮紫英的“強詞奪理”也讓許其勳笑著連連搖頭不已,不過這也更讓許其勳對馮紫英增添了幾分好感。

先前書院裡同學都說新來這一位不但是武勳子弟,是朝中巡漕禦史喬公的東床坦腹。

因為此人湊巧立下了大功,極為驕橫跋扈,來這書院讀書就是純粹的鍍金,根本就沒有指望要去考鄉試和會試,所以許其勳對其印象也很差。

但現在這麼一接觸下來,許其勳覺得完全不是外界傳言的那樣。

此子性格不但豪放大氣,而且言談舉止完全沒有現象中的粗魯蠻橫,甚至還言語間也是詼諧幽默,開些小玩笑也更能促進雙方關係的走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