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青檀書院的學子們來說,他們的底氣更足,無論是在經義根基還是時政策論上,他們都要遠勝於其他尋常府學和私家書院。
整個青檀書院在北直隸參加此輪秋闈的學子共計19人,包括了範景文和馮紫英。
與前明的八股取士製度相比,大周經曆了這九十年的逐漸變革,尤其是元熙三十二年之後的變革,無論是秋闈還是春闈都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首先從三輪變成了兩輪,經義被壓縮到了第一輪,而且規製雖然也有嚴格要求,但是不再像之前那樣嚴格苛刻,而時政策論的重要性逐漸上升。
這也是馮紫英最大的底氣,否則他真的沒信心和這些自小就開始苦讀四書五經的同學們對決。
當第一輪的經義考試結束,馮紫英心裡是有些發苦的。
雖然意識到這是自己的短板,自己也覺得自己發揮得還不錯,但是下來和其他同學一對比,尤其是和範景文一探討,他就意識到自己在這個方麵差距還有多大。
範景文倒不是很在意,馮紫英經義淺薄這是大家都知曉的,實事求是地說,周朝宗這一年多時間幫他的針對性補習已經讓他提升了一大截,當然你要和青檀書院其他學子比經義,肯定還有差距,但是你和其他書院府學的學子比,就未必遜色多少了。
所以當第二輪的時政策論考題出來的時候,範景文一看,心中便忍不住暗歎,這是在送馮紫英過試啊。
考題很簡單,“淺論北地災後官府應對事宜”。
這特麼和公然作弊有何區彆?
雖然馮紫英他們送上去的是一紙《防疫備要》,但是參與者都清楚這其實涵蓋了水災之後的諸多防範事宜,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學生們都參與了整個救災過程,不僅僅是青檀書院,崇正書院、通惠書院以及疊翠書院也都參與了,但你要下筆的話更需要從立意、策劃並結合實際操作來撰寫,這才是一本真正的好文,可這恰恰是之前自己一幫人所做過的。
可以說這道題出出來,四大書院都沒有怨言,畢竟京師城上一個月才遭遇了這場大災,而大家都參與了,唯獨就是國子監一幫人恐怕是吃虧最大的,但本身他們就沒有什麼存在感,所以自然也就被忽略了。
********
榆林鎮。
馮唐站在城牆頭上已經一個時辰了。
一動不動。
他知道今日便是秋闈大比之日,自家兒子從六歲開始讀書,到現在,整整八年,尤其是這兩年到青檀書院去之後的變化更是有目共睹的。
但歸根結底,無論多大的變化,還是要體現在這秋闈能不能過上來。
這同樣關係到馮家的未來,自己在這裡沐風櫛雨兩年似乎這一刻都顯得無足輕重起來,隻要鏗哥兒能考過秋闈,那邊一切都值得了。
城牆下一名士卒迅速沿著甕城而入,然後從側麵上牆疾步而來。
“報!”
“講。”
“永興堡徐守備狩獵遭遇韃靼人突襲,目前下落不明。”
“哦?這廝!”馮唐眼中掠過一抹笑意,但臉上卻是怒氣溢麵,“命令尤參將統籌新安邊堡鎮軍出擊,務求穩妥,不得中了敵軍誘敵之計。”
“喏!”
“令,永興堡駐軍不得輕舉妄動,一切須得由尤參將趕到之後,方可行動。”
“喏。”
“另,讓人龍整備隊伍,準備出擊。”
“喏!”
看著下牆而去的傳令士卒,馮唐嘴角浮起一抹陰狠的笑容,尤世功還真是能忍,拖了這麼久。
這顆毒瘤早就該除掉了。
什麼遭遇韃靼人襲擊,也不知道尤世功用何等手段將徐建仲誘出永興堡,還能一舉撲殺。
這等手段倒是值得浮一大白,自己總算沒選錯人。
想到這裡,馮唐越發覺得自家兒子是自己的福星了,若非遇上這尤氏三兄弟,自己固然也能在榆林鎮站住腳跟,但是卻不會有如此快捷高效。
解決了徐建仲這顆背後不穩棋子,整個榆林鎮基本上就在自己掌控之中了,有些計劃就可以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