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紫英不知道自己這是哪裡得罪了這一位李尚書,居然會在恩榮宴上給自己來了這麼一出,莫不是這王象春所在王家和他有特殊關係,又或者是侯家與他相交莫逆?
臨彆贈言?我特麼怎麼會什麼離彆贈言,好好想一想前世中寫在那留言簿上的詩句有哪些?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些都是眾人皆知的詩句啊,自己念出來,還不得被人用唾沫淹死?
徹底認慫,就說不會?隻怕真的就要把青檀書院的牌子給砸了。
這些詩句在這個時代用來臨彆贈言,彆說是彆人的詩詞,就算是你自己的,也不合適。
這年頭臨彆贈言是要講求切合主旨寓意深刻的,一句話就是要符合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
馮紫英越發覺得自己這堅定不移的裝不通詩文是明智之舉,否則日後處處都是陷阱。
隻是今日這難關還得要過了才行啊。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馮紫英拱了拱手:“尚書大人,學生的確詩文不精,但既然大人如此垂愛我們青檀書院,那學生也隻能勉力一試了。”
李廷機也感覺到了馮紫英把青檀書院拉到了自己的對立麵,略微有些後悔。
齊永泰、官應震這些人都是士林大儒,不是好招惹的,還有喬應甲這些和青檀書院關係匪淺的,勢力不小。
但是話已出口,他也不可能收回,隻能硬挺著,微微點頭示意對方。
“諸位同學,我等承蒙皇恩浩蕩,方有此良機,當此臨彆之際,受尚書大人之托,即興贈言,望諸位同年共勉。”馮紫英沉吟了一下,才啟口道:“不看破義利關,何以為人;要識得忠孝字,才是讀書。”
李廷機眼睛一亮,忍不住捋須沉吟。
這兩句更像是對仗之詞,但是卻相當切合此時情景。
這幫學子考中進士,很快就要踏上出仕授官之路,開啟仕途征程,作為禮部尚書,自己還在琢磨該如何提醒教導這幫學子,不要走歪了路,沒想到眼前此子的這兩句話卻是恁地應景!
義利,忠孝,正好是做官所要講求的,大周是以孝知天下,而忠君更是不必說,重義輕利更是為官本色,果真是有些本事,還說自己不通詩文,這家夥起碼對經義的領悟理解還是相當深的。
坐在上首的忠順親王更是雙目炯炯,後麵一句話簡直是經典。
皇兄禦極之前便是忠孝王,而眼前此子卻是來了一句要識得忠孝字,才是讀書,讀書便是要為皇兄讀書,天下讀書人儘如囊中,這個寓意太好了。
堂中一乾學子也都在細細品味馮紫英的這兩句話,越品也是越覺得有味道。
馮紫英卻是真真捏了一把冷汗,他哪有這等本事搞什麼臨彆贈言,還要切合立功立德立言這三不朽,純粹是湊巧碰上,這本是馮子材為廣西秀陽書院題字,他有些印象,覺得好像還比較貼合,所以靈機一動略微改了一下,便用了上來。
果然,看起來效果不錯,起碼麵前這位李尚書還微微頷首,這意味著應該算是過關了。
李廷機終於點點頭:“不錯,不愧是青檀書院學子,甚合聖意。”
說完李廷機便徑直回座。
這個時候學子們才算是相互交頭接耳探討起來。
“紫英,說得很好,算是為咱們青檀書院漲了一回臉!”坐在另一端的許獬提高聲音,刻意掃了一眼侯恂,淡淡地道:“看看還有誰不自量力想來挑戰我們青檀書院。”
許獬多年前就以詩文名滿江南,這兩年又在京師讀書,更是名動天下,他敢這麼誇口,還真的沒有幾個敢去挑戰他。
這一場恩榮宴便在有些詭異的氣氛下終於結束了。
接下來的儀式過場頗多,比如賜練國事狀元冠帶朝服,賜進士每人黃金五錠,嗯,大概在五十兩左右,價值紋銀六百兩,但拿回家中便被母親專門珍藏起來,這是要作為傳家寶傳下去的。
接著就是上上表謝恩,最後就是練國事帶著大家夥兒一起謁國子監,謁先師廟,行釋菜禮,最後就是奉上家狀,修《進士登科錄》。
越是這般繁瑣,越是能顯示朝廷對春闈大比的重視,也越是能證明這個進士之位來得有多麼不容易,馮紫英倒也能理解,不過這些繁文瑣節也讓人幾日都應付不完,弄得人雞犬不寧。
恩榮宴上這一場風波也迅速在進士們和朝廷內的一些有心人那裡流傳開來,馮紫英不喜詩文,但卻能每每能以詩文稱雄的名頭也再一次獲得了映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