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小段氏說得沒錯,這段時間馮紫英的確陷入了忙碌之中,甚至沒有太多心思來過問兼祧的事情,反正向禮部已經申請,也就是一個走程序的問題。
他需要在走之前把許多事情都要有比較完 善妥當的安排。
該做的事情都要做,該見的人都得要見,該說的話也得說到,日後自己雖然還可以通過書信遙控一些事情,但是許多就隻能靠各自的臨場發揮了。
比如《內參》。
方有度進入都察院,鄭崇儉和王應熊進入兵部,那麼《內參》這日後三年就必須要交給其他人來了。
合適人選也有幾個,許其勳,陳奇瑜,孫傳庭,傅宗龍,薛文周,這幾個都是青檀書院的同學。
還有一個在殿試中高中第二名的馬士英,論理此人才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
馮紫英接觸過幾回,待人接物都很有風範兒,雖然隻比馮紫英大一歲多,但是接觸下來,如沐春風,之前會試時還不覺得,但殿試一過,立即就顯現出不同凡響。
不過馬士英卻是馮紫英他們這一科都已經高中之後才從貴州來青檀書院求學的,所以和馮紫英、練國事這一幫永隆五年的師兄們並沒有什麼交道,也就談不上多少交情。
但馮紫英雖然知道此人在前世中明末極有名氣,卻是爭議頗大,接觸這麼幾次,感覺此人言談舉止中亦是比較務實,這一點也是馮紫英很欣賞的。
不過像範景文、方有度等人不太讚同將《內參》的總編一職交給對方,認為交給陳奇瑜或者宋師襄乃至孫傳庭和許其勳都可以,畢竟這些人更為值得信賴。
不過練國事卻讚同馮紫英的意見,認為既然要做大事,便當心胸寬闊,不能再一味囿於地域之見,而應當有海納百川之氣概。
王應熊作為青檀書院中西南士人代表也讚同由馬士英來擔任總編,認為馬士英做事作風踏實,文章言之有物,可堪大任。
最後馮紫英和練國事也商量了一番,覺得可以對《內參》編輯部進行改組? 設立編輯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由總編和副總編,以及三位主編組成? 負責處理一切《內參》事務? 其中由馬士英擔任總編? 陳奇瑜擔任副總編,宋師襄、孫傳庭、許其勳三人任主編。
這樣一來,一個西南士子擔任總編? 一名北地士子擔任副總編? 而剩下三名主編則是兩名北地士子一名江南士子,也算是相對平衡,既沒有是去北地士人占據主導地位的優勢? 但是卻又更提升了非北地士子在青檀學子中的地位。
“坐? 瑤草。”馮紫英降階相迎? 讓馬士英也很激動。
他也知道這位前科青檀書院的傳奇人物即將外放為官? 去永平府擔任同知? 這一度也在青檀書院裡引起了很大爭議。
但是以馬士英對馮紫英的了解和觀察? 他覺得馮紫英可能既不是像有些人所說是因為“背叛”了北地士人利益而“放逐”,也不是像有的人所說這是一種變相的保護,他感覺更像是馮紫英的一種主動策略而下放。
馮紫英公開所言是他更願意下地方去打磨鍛煉,熟悉一下地方事務,馬士英覺得可能還真有一些這方麵的因素? 但是肯定還有其他一些更重要的隱藏未露的原因。
在馬士英看來? 以馮紫英當下的身份卻願意主動下地方? 如果真的是想要打磨砥礪自己? 熟悉地方事務,那真的就是所謀乃大了,目標是直指日後的閣老。
宰相必起於州郡? 這句話雖然未必完 全合用,但是如果一個在府州有過履曆的官員,無疑是更受人看重的,也更得有過府州經曆的官員們的天然信賴。
雖然馬士英也是今科一甲進士中的榜眼,但是馬士英卻很有自知之明,無論是從哪一個方麵來說,自己要和眼前這一位相比,都要遜色幾個身位。
看看永隆五年這一科號稱前後五科中薈萃了大周精華人才的這個群體,無論是北地翹楚練國事,湖廣人傑楊嗣昌,還是江南精英黃尊素,都要讓馮紫英一二,單單是一個開海之略推動了朝廷的巨大變革,就足以讓馮紫英名垂青史了,這根本不是其他士子所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