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紙上談兵式的探討其實對真正的戰爭沒有太大的意義,幾個人都是沒有參與過戰爭的,除了馮紫英在寧夏之役中算是親身感受過,其他人更多的都還是從戰略角度的一種分析研究。
不過馮紫英還是希望他們能多一些這種的探討,紙上談兵也勝過毫無依據的憑空臆想,起碼大家探討能夠查缺補漏,在兵部職方司本來也就是做這樣的事情。
馮紫英幫他們提了很多問題,尤其是在後勤保障和情報支撐上如何提前布局,如何統籌協調,這使得眾人的情緒始終得以維持,甚至到後來不太感興趣的馬士英、宋師襄和許其勳三人都參與了進來。
今天算是永隆八年這一科考中而且與馮紫英有些交情的學子們來替馮紫英送行,因為明日馮紫英就要返回永平府了。
在京師城一呆四日,該見的人都見了,該談話的都談了,該作的也都做了,也該啟程回去去做正事了。
午間幾人都在馮紫英家中用飯,馮紫英感覺得出,即便是這六人中關係密切程度也不儘一致。
比如孫傳庭和陳奇瑜關係不錯,陳奇瑜與傅宗龍關係也很密切,而馬士英則和許其勳關係相對親近,而宋師襄則和孫傳庭相對熟悉,與其他人都關係一般。
馬士英能夠來,馮紫英也略感驚異。
他推薦馬士英擔任《內參》總編,主要還是出於維護《內參》的地位,一個無論各方麵都很優秀的新科榜眼卻不能躋身《內參》編委會,本身就容易遭人詬病,會被視為一種不公和小團體抱團的趨勢。
雖然小團體抱團在哪裡都是不爭的事實,但馮紫英不願意太過明顯的顯現出來,基本的公正公平馮紫英希望一直保持下去。
但馮紫英的推薦還是被視為對馬士英的認可,而馬士英也絕非不識時務之人,自然也要主動融入到這個群體中來。
雖然馮紫英是北地青年士人領袖,但是卻並不排斥其他地方的青年士子們,像今科的許其勳,上科的吳甡、方有度都是江南士人,而上科的王應熊今科傅宗龍,上科賀逢聖,分彆都是西南士子和湖廣士子。
這也是促成了馬士英主動加入並迅速融入進來。
送走了同學們一行,馮紫英站在窗前靜靜佇立,注視著窗外。
不得不說,馮府和榮國府相比,還是顯得太過寒磣了,大觀園不用比,即便是老榮國府裡邊的布局結構,都輕鬆碾壓馮府,嗯,碾壓呼倫侯府,單單是這窗外景致,就讓人懷念榮國府,更懷念大觀園裡。
這就是老牌勳貴的底蘊,榮寧二府也不是一日就建立起來的,從最初在前明一處侯府和一處破落大雜院的基礎上開始興建二府,到幾十年間不斷的增添和完善,不斷的修繕和改造,最終在大觀園建成之後,榮寧二府的格局才達到了巔峰。
“相公,您好像興致不太高?是有什麼事兒麼?”照理說同學們來送行,馮紫英應該心情很好才對,但是沈宜修還是能感受到馮紫英內心情緒的低落。
“照理說該高興才對,大家都能記掛著我,專門來為我送行,我也能體會到他們的心意,但是言談中免不了要說到當下朝廷局麵,不容樂觀啊。”
馮紫英本不想和懷孕的妻子說這些,到最後既解決不了問題,還要讓妻子掛心,但妻子如此聰慧之人,而且還一直和老丈人保持著書信往來,再有小舅子的不斷通風報信,有些事情你藏著掖著更讓她擔心。
“是哪方麵?公公那邊的東虜,還是蒙古左翼?”沈宜修被丈夫攬住腰肢,二人就這樣倚窗而立,格外溫馨,連晴雯和雲裳都知趣地不來打擾。
“都有,但都不是主要,而是西南。”馮紫英搖搖頭。
前兩日沈自征來看望他姐姐,當然也因為自己這個姐夫回來了,免不了要說一會兒話。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雖然未曾提及各方的戰事,更多談沈自征以往遊曆宣大、薊鎮邊塞之事兒,馮紫英給他建議多寫一寫自己對北地邊境地理地貌情況和建議,《內參》可以按照軍事地理類進行刊載,鼓勵更多的人來了解掌握地理這門新興學科。
地理這門學科的介紹、價值和意義,馮紫英已經在離開翰林院時提了出來,最後一次以總編身份親筆撰寫了這門學科的推介,並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將地理進行了一個粗略分類,包括自然地理、軍事地理、農業地理、商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