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字卷 第十五節 福將,投其所好(1 / 2)

數風流人物 瑞根 4815 字 9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難得馮卿如此體諒朝廷困難,如今蒙古人入侵順天府應對乏力,北部諸縣逃難流民蜂擁而至,京師城人滿為患,可能馮卿進城時也看到了,城外尚有大量逃難流民雲集,可京師城已經不敢在開門接納了,否則一旦京師城內都亂了,那將不可收拾。”

馮紫英的話讓永隆帝對順天府衙也產生了一些不滿,人家馮紫英才去永平府一年不到,得知蒙古人可能要入侵的消息便知道積極應對,堅壁清野,提早準備,甚至還不惜冒風險組建民壯來保衛城池,可順天府做了什麼?

什麼都沒有做,就這麼眼巴巴的把朝廷望著,就等著朝廷能一下子把所有麻煩事兒都解決了,那還要這個順天府衙何用?

若是順天府也能提早在懷柔、密雲、昌平這些州縣做好應對準備,不說一定要采取永平府那樣的堅壁清野政策,但是起碼可以先撤出一些城外野地的民眾,防止蒙古人通過擄掠他們獲得糧秣補給,也防止蒙古人將這些人擄掠回草原。

至於說城池的加固,永平府人家早早就開始做了,而順天府除了對京師城牆十分看重外,其他州縣的城池根本就沒有怎麼在意,而各州縣似乎也一樣都沿襲了以往的慣例,聽之任之,結果就是等到蒙古人打進來了,才張皇失措,亂成一團。

這兩相對比,差距實在太大,也難怪永隆帝生悶氣。

“可是皇上,如果閉門不納,不但有傷皇上仁德之譽,亦會給諸如白蓮教、聞香教這些秘密會社以可乘之機啊,這些流民不比外地口民,都是這京畿之地的流民,一旦起了亂子,對整個京師城的危害極大。”馮紫英提醒道。

“那馮卿可有更好的主意?”永隆帝微微皺眉。

方從哲和他也提到過此事,但是賑濟花費巨大,卻又不能不做,而且關鍵在於這些流民光是靠粥米接濟熬過今冬尚可,明春如何辦?

他們的家園屋舍被毀,朝廷不可能替他們重建家園,這就會成一塊揮之不去的傷疤留在城裡城內,成為一個巨大不安定的隱患。

“是否可以考慮效仿東番遷民之策,由朝廷和商賈攜手看來解決最貧困的無地流民生計問題?”馮紫英遲疑著提醒道。

永隆帝猛然醒悟,但是隨即皺起眉頭:“這批流民數量可不少,不是三五千人,可能涉及數萬人,能行麼?”

“臣以為是完全可行的。”馮紫英頓了一頓之後才道:“安福商人在東番的拓墾進行得很順林,鹽場和稻米種植都已經打開了局麵,而且安福商會的人還在不斷的遷入更多的流民,當然,東番荒地極多,按照現在遷民拓墾進度便是三五十年也很難達到預期目的,所以若是有機會,其實完全可加大力度,當然這就需要官府的支持和配合,……”

“而現在這種情形其實對各方都有利,這些流民一去東番隻要肯拓墾就能獲得土地,何樂而不為?而對於安福商人們來說,隻要肯去,他們就能這些人納入統一的拓墾計劃,些許土地其實對商人們並不重要,商人們要的是這裡的出產和未來的市場,……”

馮紫英又耐心地向永隆帝解釋了一下東番墾拓模式,“這些流民遷移到東番,按照朝廷當初的約定,一定年數免賦稅勞役,他們可以安心拓墾,但出產的糧食、鹽巴可以供應大周,另外東番的穩固,可以防止紅毛番等西夷和倭人對我朝東南沿海的窺伺,……”

永隆帝點點頭,“唯一可虞的就是這北直隸百姓驟然遠去東番,東番聽說氣候濕熱,也不知道他們能否適應?”

“這也是一個問題,需要一個過程,另外臣也考慮過另外一個方案,遷民遼東!”

馮紫英的話讓永隆帝一震,“馮卿,遷民遼東不是你一個人提過,可是你知道這其中的難處麼?”

“臣知道。”馮紫英點點頭:“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後勤保障問題,遼東氣候寒冷,糧食難以自給自足,而原本海運不暢,導致了通過陸路運輸的成本高企,使得糧油等生活必備物資運到遼東之後價格極其高昂,所以遼東承載人口始終是一個瓶頸製約,但是臣以為現在其實已經可以打破這個瓶頸了。”

“哦,如何打破這個製約?”永隆帝來了興趣。

“陛下恐怕還不知道臣去永平府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榆關開港吧?”馮紫英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