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產下一女固然馮紫英喜出望外,但是也讓大小段氏高興之餘也有些遺憾,要說馮紫英娶妻納妾也有些日子了,便是收房的丫鬟也有幾人,但是卻單單隻大婦沈宜修有孕生產,兩個侍妾還有三個通房丫鬟,都未見有孕,如果不是大小段氏對沈宜修的性子有所了解,她們真要懷疑是沈宜修在從中作祟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把薛氏姐妹娶進家,又算是了卻一樁大事兒了,便是沈宜修也管不到二房的事情,短時間內沈宜修是不宜再懷孕,大小段氏自然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薛家姐妹身上,尤其是薛寶釵的豐韻富態更讓大段氏十分滿意,這體格一看就像多子之像,所以態度也從最初的不太認可變成了現在的熱切盼望。
日頭終於升了起來。
天公作美,前幾日都是風雪交加,但是從前日起,天氣就放晴了。
碧空萬裡,陽光普照,兩日的陽光讓整個京師城曬得敞亮乾淨不少。
街麵上已經打掃得乾乾淨淨,起碼在豐城胡同這一順放眼望去格外舒坦,馮家再度納新婦,也讓整個豐城胡同喧鬨起來。
大周婚慶俗禮比起宋明又有一些變化,講求上午吉時出門親迎,然後接新婦回家,午間是親朋故舊好友來賀,一直到晚間婚成,客人們大多要留一頓飯,和迎娶沈宜修一樣,府中也有安排,但是也在外邊兒臨近的武定侯胡同一處酒樓設有二十餘桌,宴請來的客人,若是遠途而來的親舊還要幫著安排宿處。
這個時代親迎是主流,但是在南方也有本人不去,由家中長輩去將新婦迎娶回來的風俗,不過在北方以及城鎮中,基本上還是采取親迎的風俗。
親迎若是尋常人家,驢車馬車有之,騎馬騎驢亦有,並不統一,當然對於馮紫英來說,肯定是騎馬而去,新婦自然是花轎接回,這已經成為這個時代官宦人家的主流娶親方式。
薛家提前了幾日便從榮國府搬了出來,實際上薛蟠在娶了夏家女之後就搬到了小時雍坊的李閣老胡同,那裡北鄰太仆寺,東靠太液池,環境很不錯,不過宅院不算很大。
但薛家二房卻住在大時雍坊的石碑胡同,不過此番迎親是娶薛家長房之女,薛寶琴是作為媵陪嫁,所以自然也就一並在李閣老胡同的薛宅中等待迎娶了接親了。
從迎親隊伍從豐城胡同出來,沿著宣武門裡街北段向南,雖然天氣晴好,但是這朔風依然勁吹,讓馮紫英臉頰都有些凍得發僵,隻是臉上的笑容卻是溢於言表。
浩浩蕩蕩一乾人立即吸引了鄰裡街坊無數人的眼球,而一上宣武門裡街,更是成了夾道相迎了。
“嗬,是馮家娶親啊,……”
“哪個馮家?連小馮修撰都不知道?知不知道開海?知不知道這一次蒙古人進來打了一個打敗仗?就是小馮修撰乾的,……”
“哦,是小馮修撰,那如何不知曉?我記得前年馮家不是娶了親麼?”
“你知道個啥?人家是一門三房獨苗,所以聖上特批兼祧,……”
“嘖嘖,那敢情就是可以娶兩房了?鄉裡這種情形倒是聽說過,不過這馮家一門三房好像都是有爵位的,這可是新鮮事兒,……”
“那是,若不是這樣又如何需要兼祧?那爵位總得要有子嗣來繼承不是?……”
“瞧瞧這架勢,不知道女方是哪家?”
“聽說是姓薛,是金陵那邊的大戶人家,不過在咱們京師城卻沒怎麼聽說過,……”
“嗨,像小馮修撰這等人才,怎麼去娶那南方蠻子,難道咱們京師城裡高門望族就沒有讓他滿意的女兒?換了是我,那便是主動上門也得要結這一門親事啊,……”
“你也不撒泡尿找一找自己,長得五大三粗一副夯貨樣,你那女兒也配入馮家法眼,當個丫鬟都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