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字卷 第三百零七節 擇儲(2 / 2)

數風流人物 瑞根 4783 字 7個月前

永隆帝自己都很矛盾。

論喜愛程度,永隆帝無疑更喜歡張驌張驦,這二子長得最像自己,張驌為人沉穩大方,張驦年紀雖小,但是卻天資極佳,而二子之母也是自己禁絕女色前最受寵的二妃,從感情角度來說,祿王恭王才是最合自己心意。

但理智告訴自己,張驌張驦若是要立儲,均有難以逾越的障礙。

張驌雖然在青檀書院讀書表現優異,也頗得北地青年士子的讚譽,但是這隻是在北地士人中的青年士子立印象好,而這些士子大多都是尚未科舉或者科舉未中的那一批,真正在朝中的士林文臣們還是更傾向於福王禮王,畢竟這幾年裡張騏張驥沒少在結交士林文人上下功夫,這感情水磨工夫張騏張驥是做足了的。

至於張驦,一個年齡問題就是致命障礙,十歲之齡,若是皇上能再活十年,那也許張驦能夠憑藉自己的扶持成長起來,但是年光景,隻怕很難讓張驦成長成為有足夠博弈的實力,更彆說永隆帝擔心自己壽元未必能熬到五年之後。

“張卿,朕在其他事情上從未有過像這件事情上如此心煩意亂。”永隆帝沒有在張景秋麵前掩飾什麼,既然招張景秋來,就是想要推心置腹地聽一聽對方的建議,“祿王恭王是朕最喜愛的,但是他們年齡太小,在朝中幾無印象,壽王年長,但性格輕浮,做事不瑾,福王性格粗疏,心胸淺薄,禮王做事瞻前顧後,優柔寡斷,祿王和恭王年齡太小,難以斷言,你說朕該怎麼做?”

張景秋不語。

“朕也想等一等,等上幾年再來確定,但現在朕的身體卻拖不起了,不早些定儲,趁著朕還能堅持幾年,扶持一把,朕真怕日後這江山社稷交到他們手上會敗光啊。”

永隆帝擔心的不是敗光,而是擔心被老大那一脈奪走。

敗光的可能性不大,畢竟還有宰輔們看著,自己這幾個兒子也不可能再像父皇那樣在位四十多年,才成了鐵桶江山,連宰輔們都奈何不得,但自己這幾個兒子若是表現太糟糕,再遇上國中有事,萬一宰輔們覺得老大那個世子誠郡王更賢明,那就麻煩大了。

永隆帝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張景秋知道自己再不做聲就不合適了。

沉吟了一陣之後,張景秋才道:“對諸位皇子的評判臣無從說起,但是臣觀皇上還是糾結於選壽王、福王、禮王中一人,還是祿王、恭王中一人。”

永隆帝點頭,前三子都讓他不滿意,後二子卻風險不小。

“那臣就冒昧一說,皇上不妨重點在壽王、福王、禮王中選一人作為主要備選,再在祿王、恭王中選一人作為主要備選,以鐵網山秋獮為契機,再來進行評估,以臣之見,皇上可以暫時不對外明示,但卻可以考慮百年之後新君登基時能夠深孚眾望或者在士林文人中具有影響力代表性之臣子予以暗示,由他們幫助或明或暗的考察和輔佐,待到時機成熟,聽取諸人意見,再來擇一而定,……”

要讓張景秋真的替皇上直接選擇誰作為儲君,張景秋是萬萬不可能的,這種事情隻能由君上自己決定,他能做的不過是替君上出謀劃策,甚至隻能提出一些如何選擇合適儲君的方略,這種方式堂皇大氣,便是被人知曉,也無人能說出個什麼不妥來。

永隆帝略感失望,但是再一想,這應當才是老成謀國之語,臣子豈能直接建議立誰為儲,那才是真的犯了大忌,自己也不可能相信。

張景秋很準確的揣摩出了自己的心思,三個成年皇子都不太滿意,兩個年齡尚小的皇子呢又有障礙,那麼索性在兩個小群體中各選一最優者,自己再讓自己心儀臣子協助自己對其進行評估和考察,最終來決定,反正時間也還有二三年,中間亦有圓轉餘地。

思考了一下,永隆帝才又道:“方才張卿所言新君登基時深孚眾望和有影響力代表性的臣子,所指為何?”

張景秋想了一想,“臣之意皇上不宜局限於內閣和六部都察院諸公,亦應該從長遠計,諸公年齡均不小,年時間很難說有無變故,亦應當選一些年富力強且才識卓絕之臣子,納入其中,日後以備新君所用。”

永隆帝微微點頭,這個建議倒是頗有見地。

內閣諸公中初葉向高年齡年過五十外,李廷機年近七十,方從哲、齊永泰和李三才都是年近六十,年齡不小了,而且李廷機和齊永泰也都多有病痛,年光景會有什麼變故不好說,而且這其中多有與江南士紳關係密切者,也需要考慮這些因素,所以在選擇考察或者輔佐臣子時,的確需要兼顧多方麵。

“張卿所言甚是,朕明白了。”永隆帝點點頭,“此事便說到這裡,張卿,說說義忠親王那邊的情況。”,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