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2 / 2)

今天顧爸做了一道涼拌木耳絲,臘肉燜筍乾,麻辣牛雜,炸小魚乾,還有魚頭豆腐湯。

這裡麵大部分都是他們收的山貨,少部分也是他們家自己產的東西。

像魚頭,就是今天從自己家魚塘裡麵撈出來的。現殺現做味道非常的鮮。這種農村裡麵天生天養吃青草吃菜葉的魚,和市場裡麵統一批發出來的魚,味道是明顯不一樣的。它煲出來的湯有種特殊的清甜和鮮香。讓人喝了一碗還想喝第二碗。

魚頭被顧爸用柴火煮了足足四十多分鐘,魚肉幾乎要脫骨,魚骨裡麵的營養和鮮味也已經完全被熬了出來。

湯雪白雪白的,像是一大盆牛奶。白嫩嫩的水豆腐,立在湯中還會顫顫的抖動。它身體裡麵的空隙已經吸足了湯汁,入口即化 ,像塊果凍般,夾雜著滾燙的湯汁,就直往你喉嚨裡滑。燙得你哈哈直張嘴時,還忍不住回味。

在燙過之後,再喝上一口帶著冰塊的果汁。那感覺真的是可以一下爽到腳趾裡。

飯都沒乘,就囫圇喝了兩大碗魚湯的顧風止。覺得自己好像一把火,裡裡外外都是熱的。

汗放肆的從臉側流下,頭頂電風扇帶來的那點涼風,根本沒有任何作用。顧風止索性任汗水將她自己的衣服全部打濕。

其他人比起顧風止其實好不到哪裡去,顧奶奶建議要不開個空調。

被顧媽拒絕了。吃飯總共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忍忍就好了,反正等會要洗澡。

一般情況下為了省電顧家不會在大廳開空調。尤其空調最耗電的就是最初的幾十分鐘。吃個飯完全用不著。

z國人向來有飯桌上談事情的習慣。在顧風止家也不例外。

顧爸建議他們家是要修兩個地窖。這個地窖一個是他們長用,另一個地窖存儲一批物資就封死,作為他們家最後的手段,除了到了萬不得已地步絕不動用。

而且兩個地窖為了保密,顧爸建議最好還是他們家人親手來建比較好。

顧爺爺顧奶奶對於這個決定都沒有意見,他們都是從困難年代過來的。那時沒有冰箱,空調。為了長時間儲存也是藏匿糧食大部分人家都是會建築地窖。

而這個地窖顧爺爺自己就建過不少,所以有經驗。

第一個地窖顧風止和顧爺爺顧爸商量後,決定就建在他們房後麵的老雜物間底下。

顧家房子後麵是有一排比較舊的平房,那是在顧爺爺顧奶奶年代建的。

當初房子一磚一瓦都是兩老自己搬的自己建的。在顧爸要重修房子後,顧爺爺顧奶奶舍不得推了。就一直留在那裡。現在是充做土灶房和雜物間,還有顧爺爺的工作間。

將地窖建在老房底下,一是它的位置在裡麵,外人根本就進不去。二來平方承力少。就算再地下建了地窖,也影響不大。

如果地窖建在樓房之下,顧風止還擔心到時地震來了,隻怕整個房子和地窖都會塌了下去。

這個地窖顧風止不僅將它當做儲物間,還準備把它當做全家人的避難所。所以她在建這個地窖時是發了大力氣的。

從建築用的材料還有通風設備什麼,他們都是儘他們最大的能力用最好的。

最後的成品反而不像是個地窖,更像是北京底下那種能住人是地下室。裡麵空間被他們弄成房子似的四間,彼此用牆隔開,還有門。

第二個地窖顧家人商量後是決定把它建在牲畜間石料房底下。由於隻是單純的儲存物資,顧家在建造它時就簡單粗暴多了,隻是做好防水防蟲防鼠的準備,再將各類物資保存其中,再封存好,就可以了。

於是顧家人就過起白天築牆,晚上挖地窖的生活。

隻是在挖地窖的時候,顧爸顧媽做了個決定。決定關了他們在鎮上的店。

一是他們清楚知道末世隻有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有來了,店子裡麵的電器隻會成為廢品。二是晚上要乾重活,白天又要上班,兩夫妻實在是有些吃不消。

對於他們這個決定兩老最初是不讚同的,他們不知道災難是長期的,是看不見天日的。

他們隻知道災難即使再艱苦,但終有過去的一天。如他們人生中每一次困境。

而災難過後,兒子都50了,顧爺爺顧奶奶想不到他們不開店後,還能找得到什麼工作。

隻不過最後顧爸顧媽還是以顧爺爺長期教育他們的話說服了兩老。

隻有人勤快,生活總不會差的。

顧爸既然決定關店,東西肯定是要處理掉的。現在正是盛夏,高排放低覆蓋的城市裡的溫度,已經高到45度了。差不多到了沒有空調已經過不去地步。

空調冰箱電風扇之類製冷的東西,銷售量從五月開始就一直節節增高。是萬沒有消不掉的道理。

顧爸隻是擔憂日常用的洗衣機淨水器熱水器之類的電器。

最後顧風止給顧爸想了個主意,反正他們也不指望這些電器賺多少錢回來,隻想撈本,加之快點銷售出去。

乾脆就用俗套的買多少送電器的活動。半買半送。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愛貪便宜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噠噠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其實我有點懵 20瓶;樓蘭神女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jj更新,評論我隻能回複最新幾條,所以我在後台回複一下,大家所關心的問題.入v了的文是絕對不會坑的,更新一般日更,當然特殊情況更不了除外。

這是我第一篇發表的文章,文筆很弱,邏輯也不是很好,很謝謝大家的包容和喜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