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歌儘風流37(1 / 2)

大唐長公主 秋水晴 8631 字 7個月前

206

太陽漸漸西移, 初夏的傍晚,晚霞滿天。

蘇子喬白天的時候回了公主府, 沒一會兒又被召入宮中議事。近日不管是突厥還是吐蕃, 都不安穩, 兩個鄰國對大唐的安西四鎮虎視眈眈, 時不時在兩國交界處製造事端。

與吐蕃相鄰的吐穀渾,是大唐的屬國。二十多年前,曾經被吐蕃滅國。

後來高宗皇帝派薛仁貴為主帥, 以為吐穀渾複國的名義率領大軍討伐吐蕃, 吐穀渾得以複國。

吐穀渾複國後,雖與吐蕃在邊界上也時有衝突, 但都是小吵小鬨。自從武則天登基後,朝廷政策有變, 吐蕃也日漸囂張起來。

近幾個月, 朝廷已頻頻收到來自吐穀渾的求援。

蘇子喬認為此事應當慎重,若是讓吐穀渾再次被吐蕃吞並, 對大唐的國威名聲都是致命的打擊。

武則天召蘇子喬一乾武將入宮,商議邊境事宜。

李沄在公主府裡陪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槿落和秋桐在旁邊坐著,兩個侍女手中一邊坐著針線活,一邊麵帶笑意地看著小郡王和小縣主玩耍。

長公主今日本是要去裴府看華陽夫人庫狄氏的,可最近裴行儉身體抱恙, 不太得閒, 長公主隻好不去給華陽夫人添亂。

“槿落, 華陽夫人嫁給裴閣老,已經多少年了?”

做著針線活的槿落抬頭,麵上帶著笑容,“長公主,華陽夫人嫁給裴閣老至今,已經二十年了。”

李沄一怔。

日子過得這麼快,原來庫狄嫁給裴行儉都二十年了。

秋桐將手中的活兒放下,“總感覺才過去沒多久呢,槿落姐,這一晃眼,都二十年了。我記得華陽夫人出宮的時候,長公主十分不舍。華陽夫人出宮後的一段時間,長公主經常出宮去裴府看華陽夫人。後來華陽夫人跟著裴閣老一起到了西域,長公主還為此低落了幾天。”

李沄想起自己年幼時的事情,麵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她看向秋桐,問道:“你讓人送了一些補品和藥材去裴府,華陽夫人可有說什麼?”

“華陽夫人說多謝長公主一番心意,等她得閒,會親自到公主府來拜謝。不過——”秋桐的話稍稍一頓,隨即續道,“華陽夫人的臉色看著不太好,問她裴閣老的病情可有好轉,她說裴閣老近日嗜睡,一天醒著的時間沒一會兒。”

李沄聞言,站了起來。

晚霞鋪滿了天邊,夕陽下的庭院風景如畫。

官至中書令,統領中書省,裴行儉此生,比曆史上要得誌多了。

言語間,槿落說晚膳已經準備好了,是不是要安排用膳。

李沄想等蘇子喬回來一起用膳,吩咐槿落,“再等等,將軍差不多該回來了。”

但李沄沒等到蘇子喬回來,段毅從宮裡出來直奔公主府,跟李沄說蘇子喬跟聖人議事出宮後,就被蘇慶節急乎乎地拉走了,說裴行儉有事要見蘇子喬。

李沄有些驚訝,“都快宵禁了,裴閣老何事這麼急著要見子喬?”

段毅搖頭,“某也不清楚,看大郎君的神色,似是很著急。”

李沄微微頷首,“我知道了。”

想了想,李沄又跟段毅說:“裴閣老近日身體抱恙,今日秋桐去裴府看華陽夫人,說裴閣老的情況不太好。如今子喬又被兄長匆忙拉去裴府,說不準裴府會有什麼事情,你在宵禁前去裴府一趟,看是否有需要照應之處。”

段毅應下便去了,誰知一去在宵禁前也沒能回來。

李沄心裡有事,一晚上也沒睡安穩,等到天蒙蒙亮,聽到蘇子喬回來的聲音。

蘇子喬回了蘅蕪苑,卻沒有直接進內室,李沄披了外袍出去,隻見蘇子喬一動不動站在窗前,回頭看向他,喊了聲:“太平。”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似是在壓抑著情緒似的。

李沄聽著蘇子喬的聲音,感覺有些不太對,她緩步走過去,伸手握著蘇子喬的手,“子喬。”

蘇子喬被握住的手有些冰冷,在李沄的記憶中,他的手始終溫暖有力。

李沄柔聲問道:“怎麼這時候才回來?長兄帶你去見裴閣老,是有什麼著急的事情嗎?”

蘇子喬怔怔望著李沄,愣了半晌,才沉聲說道:“太平,師兄沒了。”

李沄聞言,心中一驚,愣在了原地。

她知道裴行儉年事已高,最近身體不好,或許已經時日無多了,可是她始終沒料到裴行儉會在這時候薨了。

吐蕃突厥在邊境虎視眈眈,若是蘇子喬帶領大軍討伐吐蕃,朝廷有裴行儉代為周旋,她會放心很多。李沄始終覺得這個曾經被母親猜疑過,然後終於在長兄即位時當上了中書令的裴行儉是千古難得的將相之才。

母親改朝換代,裴炎曾對母親忠心耿耿,都被母親毫不留情地殺了,裴行儉依然能穩坐首席宰相之位。

如今裴行儉一死,朝廷的局勢又會如何?

李沄被這個消息砸得有些發蒙,她勉力回神,看向蘇子喬,“子喬,你還好嗎?”

蘇子喬反握住李沄變得冰冷的手,他牽著李沄往內室走,聲音有些疲累卻平靜,“太平,我還好。師兄這一生起起落落,過得不容易。他自知大限將至,早早給我寫了信。他知道我想帶領大唐鐵騎踏破吐蕃的心願,那也是他的心願,他雖不能親眼見到那一天,但他的心永遠與將士們同在。”

李沄:“……”

永昌元年,中書令裴行儉薨於長安府中,享年七十。

聖人武則天為此十分悲痛,罷朝三天。

***

中書令裴行儉去世後,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為中書令,統領中書省。

狄仁傑當了中書令後,維持裴行儉在位時的政令不變,再度提拔姚崇、婁師德等人,武攸暨升至工部尚書。至於遠在揚州的薛紹,他連續幾年向朝廷請款,要治理運河洪澇,如今頗有成效。

狄仁傑想要將薛紹調回長安,當大理寺卿。

薛紹在離開長安前,官至大理寺少卿,離開長安到了揚州的這些年,薛紹在當地深受百姓愛戴,名聲頗好。如果這次他能調回長安,那便是大理寺的一把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