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開始尋找國王所指的畫像,然而隻有空白的牆壁,右下角貼了一個標簽,上麵寫著“托馬斯·莫爾”。
原來是他!凱瑟琳眼前一亮,這不就是《烏托邦》的作者嗎?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
“為什麼沒有他的畫像?”凱瑟琳不由自主問道。
“他還沒有死,”國王輕巧地說:“不過快了,我會讓宮廷最好的畫師去倫敦塔為他畫一幅最好的肖像,以此銘記這個英國無人能及的天才。”
凱瑟琳記得這個人的名字,讀過他的著作,卻不知道他是怎麼死的,但現在看來,似乎他犯了重罪,在倫敦塔裡等待死亡。
而且國王沒有赦免他的意思。
凱瑟琳在思索的時候,國王卻輕而易舉地抓住了她的胳膊:“走吧,你在這裡逗留地太久了,我的記憶迷宮要關閉了。”
兩人走出了畫室,國王用鎖子鎖上了門,示威道:“明天我就要罷免那個屍位素餐的守門人!”
“陛下不覺得有點晚了嗎?”凱瑟琳道:“如果我什麼都沒看見,那您才應該守護這些秘密;現在我已經什麼都看過了,再對我封閉有什麼用呢?”
“我就這樣輕易地讓你這隻雲雀走進了這地方,”國王一揮手:“沒錯,這裡是禁區,從沒有第二個人走進過。”
凱瑟琳半信半疑,剛要說話,就見遠處的長廊上,不知何時站立著一個人。
這個人看不清麵容,卻披著一身仿佛死神一樣的鬥篷,他比黑暗更黑,彌散著冰冷、恐怖和不祥。
“你是誰?”國王也發覺了他:“你站在那裡做什麼?”
沒有回應,那具身影慢慢向他們走來,掛在牆上的蠟燭被他的鬥篷撲滅,殘存的幾盞蠟燭隨風搖動,拉出長長的、如同鬣狗一樣的巨大影子。
凱瑟琳隻覺得背後的汗毛一根根豎起來,她像一隻感覺敏銳的鼬鼠,意識到了危險的逼近。
“你是誰?回答我!”國王的聲音提高了:“你以為自己在做什麼惡作劇?”
這具身影更加逼近,他完全像一個漂浮在空中的、遊蕩的死神,朝著他的獵物撲過來。
“好極了,”國王似乎毫無畏懼:“讓我來看看你鬥篷下的臉,究竟是不是真的幽靈?!”
國王似乎找回了十八歲初學搏擊術的樂趣,而且他樂於在女人尤其是他有好感的女人麵前展示一下他的遒勁肌肉,證明他不輸於年輕的士兵,甚至比他們更多技巧。
然而凱瑟琳卻看到了這個身影從鬥篷下掏出的利器,她瞳孔一縮,不可置信地叫了起來:“槍?!”
是槍,證明她沒有看錯,但這槍不是□□,而是一杆足有五十公分的□□,正是軍隊中配備的火繩槍,雖然還要打火,還要裝填彈藥,但這是□□,是具有可怕殺傷力的火器!
他舉起火繩槍,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燃燒起來,聽到劈啪的聲音,凱瑟琳再沒有任何猶豫,提腳就跑,然而國王反應更迅速一些,他牢牢抓住了凱瑟琳的臂肘,更像是提著她在奔跑。
隻聽“砰”的一聲,就見刺人的火光和煙霧過後,宮廷的立柱已經被炸開一挑巴掌大的口子,國王和凱瑟琳巧妙地利用對宮廷的熟悉,在槍響之前躲到了柱子後麵。
這槍響之後,國王反而扯動了嘴角笑了一聲,因為火繩槍就是這樣,不是不能第二次射擊,而是兩次射擊的間隔要隔許久,因為還要裝填□□和彈丸,光是清理殘渣避免引火孔堵塞和從槍管下抽出通條都要幾分鐘的時間,這時間足夠國王反擊了,一擊不中,這個刺客就喪失了最好的時機。
果然這個刺客掀開了鬥篷,一雙銳利如鷹隼的眼中閃著金屬一般的光芒,那是冷酷、憤怒和決心,他果然不是隻有火繩槍這一種刺殺工具,一道寒光之後,那匕首就朝著國王的心口刺去。
在凱瑟琳驚恐的目光中,國王就地一滾,避開了幾乎削掉腦袋的刀鋒,回頭一看,不由得目光一縮:“……多拉?”
這個名字仿佛有一種令人憤怒的魔力,因為凱瑟琳立刻就感到了一種你死我亡的決絕。
“亨利,亨利·都鐸!”多拉用夜梟一樣尖銳的聲音詛咒著:“下地獄去吧!”
他大叫一聲撲了上去,揮舞著匕首向國王的小腹刺來,國王不能還手,因為他並沒有任何武器,隻能憑借靈敏的身形和柱子的隱蔽,躲避他的殺招。
凱瑟琳已經聽到了宮殿之外的腳步聲,侍衛一定聽到了槍聲,正朝這裡趕來。但就是這幾秒的功夫,國王已經落了下風,刺客的匕首已經劃破了他的衣服,國王死死抓著他的手腕,兩人陷入了搏鬥之中。
凱瑟琳從地上爬起來,一下子撞到了身旁的雕塑上,撞得她眼冒金星,但她看到了這座貝奧武夫的雕像手中,正握著一把鋒利的長劍。
凱瑟琳將長劍抽出來,謝天謝地,這不是騙人的裝飾品,而是一把貨真價實的利劍。她給了自己勇氣,衝上去的那一刻心裡默禱:“貝奧武夫賜予這神劍力量,讓他斬殺惡龍!”
國王躺在地上,死死架住眼睛上方的匕首,但見刀光掠過,這匕首竟轉變了方向,向他的喉嚨擦去。但此刻既已不及擋架,又不及閃避,眼看一切都來不及的時候,卻聽到一聲慘叫,壓在他身上的力量立刻消亡了一大半,國王順勢將匕首奪下,毫不猶豫地反刺了過去。
多拉倒在了汩汩的血泊之中,下一秒衝進來的侍衛都驚呆了,直到國王將凱瑟琳拉起來,回頭厲聲斥責他們:“是否要等到我斃命了,你們才知道這刺客是來殺我的?”
侍衛們立刻將多拉捆綁起來,他嘴裡仍然念著:“殺了暴君!殺了、異教徒!”
“叫禦醫來,”國王冷冷道:“我不想讓他死,我要親自審訊他,弄明白他當年是怎麼從天羅地網中逃出去的,又是如何混入了我自以為嚴密掌握的宮廷中!”
人群中的托馬斯臉色蒼白,幾乎暈厥,他一看到那落在地上的鬥篷就知道他完蛋了!是他今晚將刺客放了進來!
誰知多拉趁人不備,從衣服的口袋中掏出一包粉末,生吞進去,侍衛已經來不及阻攔,很快他就渾身抽搐了一下,麵色奇異地發出微笑,張開雙臂擁抱了死神。
“顛茄!”眾人的神色一變。
“看來艾琳娜沒有撒謊,”國王的胸膛起伏著,麵色黑得徹底:“黑暗騎士給了她顛茄的粉末。”
“瑪麗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凱瑟琳道:“謝天謝地。”
“多拉與我有徹骨的仇恨,他想要我死,在意料之中。”國王道:“為什麼也想殺了王後?”
凱瑟琳卻看到這屍體上的一枚不同尋常的戒指,她將這戒指取下來,一個紅寶石戒指上刻著古怪的圖案,是個有凹痕的盾牌,盾牌上卻有幾個球狀物,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戒指的正麵是花邊體‘G’,同樣神秘。
國王將這戒指拿在手上,很快就發出了憤怒的嗤笑:“瞧啊,教皇的戒指!”
他這樣一說,凱瑟琳就恍然大悟了,這個凹痕的盾牌圖案是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家徽,美第奇家族是一個名叫阿偉拉多的騎士的後裔,阿偉拉多最著名的事跡就是搏擊並殺死了一個巨人,這個巨人的狼牙棒打在了他的盾牌上,以至於盾牌幾乎被打碎。
而美第奇家族沒有掌握意大利政權之前,是藥劑師起家的,給民眾分發藥劑,所以那幾個球形,實際上是藥丸。
而大寫的字母G,則是教皇克雷芒七世的名字,他出身於美第奇家族,名叫Giulio di Giuliano de’ Medici。
克倫威爾匆匆趕到,他一見那戒指就道:“教皇不滿於陛下脫離了羅馬教會,停止了對他的年貢,所以派了刺客前來刺殺陛下!”
“而且這刺客還是我們的故人,”國王道:“多拉的父親是法國的統帥,在我進攻法國的關鍵決戰中,被我擊落馬下,屈辱又淒慘地死去了,我一直沒有找到多拉,懷疑他被人從諾曼底接走了,現在看來的確如此,這些年他並沒有遊蕩在歐洲看不見的角落裡,而是堂而皇之地被教皇收留了,如果說我和教皇的決裂是最近幾年的時期,那麼當初他又為何包庇和保護多拉呢?”
“顯然教皇早就對陛下存有陰暗的、卑劣的、惡毒的心思,”克倫威爾道:“哪裡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他便無法容忍,他覺得那裡人民對小麥和豐盛食物的信仰超過了對上帝的,他便要攪風攪雨、挑撥生事。”
“你說的對極了,隻要教皇插手的國家和地區,”國王臉色陰沉:“沒有不快速衰敗的,他高高淩駕於世俗王權上,用看不見的信仰迷惑百姓,使他們背棄給他們貨真價實麵包的國王,他還企圖用婚姻為我套上枷鎖,威脅我服從與他,癡心妄想!”
“我們需要徹底擺脫教皇的桎梏,”克倫威爾是國王忠實的支持者:“國王要成為英國教會的最高元首。”
“是時候進行宗教改革了,”國王道:“是時候了嗎,克倫威爾?”
“是時候了,”克倫威爾道:“改革教會的渴望已有多年,馬丁路德已經在歐洲成功了,他成功地使人們意識到教廷奪走了人們對上帝的信仰,也同時奪走了他們的財富。”
“現在我要將錢財收歸國庫,信仰收歸王庭,”國王盯著他:“你覺得我們會遇到阻力嗎?”
“會的,陛下,但我們不會遇到三年前那樣的阻力,”克倫威爾道:“即便是三年前,我們也成功地重建了國會,通過了離婚之案,現在國王的權威日盛,如果還有人不自量力地成為攔路石,他們的下場就是高高懸掛在倫敦塔上,成為世代笑柄。”
“就這麼做吧克倫威爾,”國王點頭道:“就這麼做。”
凱瑟琳意識到自己在今晚見證了曆史,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終於一往無前、鐵蹄一般地推進了,沒有改革不流血,她想起這句話,卻忘了出處,但顯然這話一點都沒錯,刺客的鮮血頭一個染紅了王宮。
“陛下,”克倫威爾看著地上的屍體:“王宮並不安全,我懷疑宮中還有刺客的同夥,請陛下移步到聖詹姆斯宮,將這裡交給侍衛清查。”
托馬斯立刻跪在了國王腳下:“陛下,刺客是維埃特將他帶進來的!維埃特就是那個、法國的詩人,他現在正在王後的宮中!”
作者有話要說: 火繩槍已經推廣了很長時間了,帕維亞之戰(這個後麵會提到)就是西班牙利用火繩槍打敗法國,還俘虜了法國的國王和王子。與此同時中國的明朝仿造了葡萄牙製式槍,名叫鳥銃,非常先進。
謝謝小天使們的訂閱~~比心?感謝在2019-12-05 18:44:46~2019-12-07 16:17: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樓心月 1個;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璃嘉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路過星君 2個;(●-●) 哭╰﹀、enyway、fss、24583212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蝶 100瓶;嵐懶 74瓶;brant 34瓶;annamina2010 30瓶;樓心月 25瓶;annnnnnnn 18瓶;櫻喵 15瓶;Irra、咪醬、超瘦的薯片 10瓶;(●-●) 哭╰﹀、 S ° 5瓶;一手可愛多捶你 3瓶;獨孤、幻想雙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