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了,一個顏色,蘇培盛已各揀了一個過來一一拆開,用棉線各取下一個尖角來,擺在禦碟中,請皇帝平常。
另有兩樣鹵子,一樣玫瑰、一樣桂花,他老人家喚著沾,倒叫人看不出喜好來。
一一品嘗罷了,皇帝笑道:“果然是貴妃宮中手藝。”又命蘇培盛:“蜜棗給皇後、紅豆給淑貴妃、玫瑰給齊妃。這一口素口給寧嬪,另將紅豆與桂花各揀一個,同膳房備奶酥餡兒一起,送給年貴妃。”
蘇培盛一一答應了,當下幾個小太監上來奉膳,將禦品賜下。
轉眼,自己院裡粽子就成了人家賜下了。
宋知歡心內感慨萬千,嘖嘖道奇,麵上卻笑著起身謝過。
敏儀亦是如此。
作為嬪妃桌上唯一一個得了皇帝賞賜寧馨,此時卻毫無驕傲之感,隻麵色淡淡地謝過了,同桌三人也無人有豔羨之色,青莊是不大在意,蘭珈是心乾脆沒在這裡,一心都在戲台上,忘憂垂頭專心與粽子戰鬥,一麵還在心裡誇著辛娘手藝。
這些年,大家宮裡人她都沒大記全,唯有宋知歡身邊辛娘,那叫一個印象深刻,旁人都比不得。
無他,手藝好。
還有一個柔成,也記得清清楚楚,在忘憂不大心中,她牢牢地記得,每每自己要品嘗到什麼絕世美酒了,一定是宋知歡喚柔成來取。
一時各人心中各有思緒,戲台上咿咿呀呀熱鬨開唱,宋知歡輕描淡寫地瞥了一眼,自顧自斟了一盅酒。
皇帝又看了看永璉,見他那一桌胸前都帶著個鴨蛋,便笑問道:“又是淑貴妃主意?”
“可不是嘛。”敏儀笑吟吟道:“聽說昨兒開始就催著選鴨蛋了,妾身看著,若非她年齡實在大了,隻怕就要親身上陣,也給自己挑一個了。”
皇帝來了,這場子就沒一開始輕鬆了。
弘暉一眾兄弟們各自在媳婦身邊落了座,永璉也回到兄弟們席上坐了,各自飲樂。
端午一日就這樣過了,過了端午,也仍是悠悠閒閒小日子。
如今請安也不按日子了,三日一回,倒是輕鬆許多。
這日一早起來,宋知歡坐庭院中八角亭內用著早點,各樣粥水羹湯、麵食小點林林總總擺了十多樣,再有三四樣小菜,份兒小、精巧,卻也繁瑣。
每逢清風徐來,翠竹上枝葉輕輕伸展搖曳,伴著花香鳥語,不失為天上人間愜意之所。
早膳後,柔成沏了清茶來,於亭中置了貴妃榻,榻上鋪素雲紋緞繡橘紅撒花氈子,擺兩個套著絨套軟墊迎枕,榻旁置一張小幾、一隻小杌子,擺上各樣茶點果子蜜餞,再有兩卷書,宋知歡往往可以在此消磨一上午時間。
正閒坐著,忽有人回道:“太子爺、太子妃、四貝勒、四福晉來請安了。”
宋知歡聽了忙命:“快讓他們進來。”
然後便是兩對小夫妻聯袂而來,弘暉笑道:“阿娘這兒好悠閒啊。”
宋知歡正擺手免了幾人禮,此時似笑非笑睨了弘暉一眼,“我這兒鮮有來客,自然悠閒。”又命:“看座。”
弘暉哭笑不得:“阿娘這是抱怨兒常日來少了?”
“你自己心裡清楚。”宋知歡將幾上一碟點心端起遞向徽音與娉楚,笑道:“今日備金乳酥,我吃著不錯,你們兩個嘗嘗。”
“唉。”弘暉攬著弘皓,可憐兮兮語氣幽怨地道:“有了兒媳就不認兒子了,四弟啊,依兄長之見,咱麼你在這兒怕阿娘隻嫌礙眼,不如咱們告退吧。”
弘皓亦非常配合地道:“弟亦覺有理。”
“今兒敢出去,就再彆來見我。”宋知歡將手中《夢華錄》撂在一旁幾子上,輕哼一聲,“兩個小沒良心,多久沒過來?一進來就抱怨我,真好意思。”
弘暉無奈道:“公務繁雜,實在抽身不得。這不,今兒一得了空閒,就過來了。”
“你額娘呢?”宋知歡眉眼鬆了鬆,端起碧玉盞呷了口香茗,問他。
弘暉道:“額娘在召見命婦閨秀,兒不好進去,隻在外磕了頭。不過黃鶯姑姑傳話,讓兒子先過來,稍後額娘也過來,咱們一道用膳。”
“她想倒是美很。”雖如此說著,宋知歡還是命人:“喚你們辛娘姐姐過來,就說今兒午膳有客,讓她看著預備些吃食。”
小丫鬟答應一聲,退下不多時,辛娘便過來了,先笑意盈盈地對著眾人行了禮,然後慢慢道:“如今天氣轉熱,隻怕尋常吃食主子們吃不好,前兒翻舊書,忽然得了些感悟,不如備一桌冷淘。粗食養身,滋味也比旁細麵好。多備些澆鹵、小菜,不比禦膳房麵口味差。再有光吃冷也傷脾胃,再備一個時蔬鍋子,隻揀應季蔬菜、菌菇豆品煮上,吃著養身。”
“依我說,隨意做些什麼,打發了他們就是,何須如此用心?”宋知歡瞥了弘暉與弘皓一眼,淡淡道。
徽音忍不住抿嘴兒一笑,輕輕伸手點了點弘暉,向宋知歡一努嘴,示意可是他惹得火。
弘暉伸手悄悄懟了懟弘皓,示意他大家都有份。
還是宋知歡看著好笑,自己收了冷臉,無奈搖了搖頭:“你們呀!”
“也罷。”她看向辛娘,吩咐:“就按你說預備吧,前兒得那些泡椒小料你醃上了嗎?”
辛娘忙道:“醃上了,鴨爪、鵝掌、鳳爪並些小菜,小菜空口吃怕是行不得,配菜倒好。那些個葷味如今已可以了。”
宋知歡聽了便道:“將這些小吃擺些上來,有人喜歡。”
徽音一笑,倒沒什麼不好意思,隻對辛娘道:“辛娘姑姑疼我一回,蒸點脂油糕來吃。我們那邊廚子做出來總不是您滋味,覺著膩口呢。”
辛娘聽了眉開眼笑,口中道:“那糕點攏共三兩樣配料,做起來也簡單。隻是各人有各人法子,做出來難免有些區彆。太子妃能喜歡奴婢這手藝,是奴婢榮幸。”
一時亭子中漸漸熱鬨起來,宋知歡問娉楚道:“你額娘身子可好些了?”
娉楚點點頭,道:“媳婦回去照顧兩日,好多了,多謝您關心。”
“也是想你想罷了。”宋知歡歎了一聲,“如今咱們在宮外,你時常去看看你額娘。你們也出宮開府了,自己行動便宜,多回去看看她。她這輩子兒女不少,如今小子們出去做官了,女兒遠嫁,也就你一個,還在京裡,比兄姊們都方便些。”
娉楚忙答應了,徽音歎道:“有時我還羨慕弟妹你,好歹比我自在些,諸事都能隨著自己。如今我想見我額娘一麵,又何其困難呢?見了麵也要守著規矩,看著老母對自己行禮,又是如何感觸。”
娉楚抿了抿唇,握了握她手,沒說什麼。
徽音複又一笑,道:“不過如今在園子裡住著,到底比在宮裡方便些。”
弘暉見妻子如此,心裡不大是滋味,岔開話來,笑道:“阿娘院子裡花兒開還是如從前一樣好,雖然幾年沒過來這邊,還是一如當年,可見底下人照顧精心。”
“我這裡無非是這些花了,若是再照顧不好,我也不留他們了。”園子裡院子是另外有一群人,宋知歡四下看了看,隨口道。
“不過這花開好與否也看天時。”徽音折了一朵鵝黃月季在手細細看著,聞言笑道:“媳婦院裡旁花倒還好,但有一叢荼蘼卻開不得了。也不是底下人侍候不經心,隻是那邊院子不適宜罷了。您這裡地氣好,花兒開起來也好看。”
“說實話,一開始就是看中了這裡地方好,花兒開得好。”宋知歡道:“不然我何必要這一個偏僻地方呢?”
徽音聽了掩唇直笑,連聲道:“這可未必了。從前住雲館不也是偏僻地方?可見是您喜好罷了。不過這邊到底比那邊清靜些,這些日子時常有大臣往九州清晏回話,媳婦住在那附近,都不敢出來走動,生怕撞到外男。”
這邊正說著話,忽聽人稟報:“皇後娘娘到。”
宋知歡等人回頭望去,果見敏儀在一眾宮人簇擁下過來,身上秋香平紋蘇緞旗裝襯衣上鑲著一圈梅子青滾邊,兩把頭上綰著白玉扁方,一支嵌金晶石素銀簪子等閒看著不起眼,陽光下卻熠熠生輝。
宋知歡笑道:“這是見完客了。”
敏儀道:“那一身行頭可是把我壓夠嗆。那邊人一送走,我趕忙換了衣裳過來,生怕你惱了,把孩子們都趕出去了。”
“這是什麼話。”宋知歡似嗔似怪念了她一聲,複又吩咐:“給你們皇後娘娘備解暑消夏茶來。”
底下半夏應了一聲,不多時捧著個荷葉形小茶盤過來,奉上一隻蓮紋攏口盞,對敏儀笑道:“這茶是荷葉、蓮花葉並龍井綠茶、小茉莉花煮,又兌了木樨清露,在井水裡湃過,消暑解熱最好不過。”
敏儀接了,飲了兩口,果覺不錯,也不見外:“回頭把這方子給我。”
宋知歡白她一眼,道:“乾脆把配好小茶包給你是吧!”
敏儀一笑,張張口道:“今兒可是把我累壞了,不過見了幾家閨秀,我心裡也有了底兒了。”
宋知歡等人仔細聽著,等她下文。,,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