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惜,本來這事馬上就成了,誰想那妮子還能跑掉。
她也是直到顧昌平要把她遠嫁的時候,才知道顧三妮竟然告過她的狀,要不然,顧昌平哪能想到把她遠嫁?自己哪會腦子一昏去找楊二牛?
雖說成親後楊二牛對她還不錯,但他家實在太窮了,要不是家裡好歹還給她陪嫁了兩床被子,估計她現在連個睡覺的被褥都沒有。
這一切都是因為顧三妮而起,要不是顧三妮,自己怎麼著都能嫁個比楊家好的人家。所以,顧三妮憑什麼還可以在顧家好好的過日子,她也該嘗嘗窮苦的日子是個什麼滋味。
顧大妮走後,顧家的大大小小見顧昌平臉色不好,麵麵相覷的沒一個敢開口的,等顧昌平和王氏回了屋,也一個個趕緊回去了。
顧昌平回到屋裡,就坐在灶膛邊的板凳上捂著腦袋一句話也不說,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孩他爹,三妮那邊,我們還要去叫嗎?”王氏有些受不了這凝滯的氣氛,試探的問。
“你去叫?”顧昌平淡淡瞥她,王氏一噎。
她的臉就是被掙紮的顧三妮抓破的,再加上還有個比三妮還瘋的二妮,她是吃飽了撐的才去叫人。
良久,顧昌平長出口氣,說道:“先這樣吧,三妮要是回來再說,不回來就先這樣,她不在咱家,對家裡的孩子影響也應該沒那麼大。”
王氏無可無不可,反正家裡一向都是顧昌平做主,她說了也是白說,那就先這樣吧。
顧錦一覺醒來,沈景城已經不在身邊了,她的腳背也更腫了,還一鼓一鼓的疼。
顧錦瞅著自己像豬蹄的腳長歎口氣。
這年過的,也是絕無僅有了。
一個人有些無聊,可她也不太想動,就從擺在角落裡的一摞書裡找了本當朝律例看了起來。
這是過年前沈景城去買的,他說,如果想當糧長,就必須得了解當朝的律例以及一些政令,有備無患。
顧錦覺得很對,就跟著一起看了起來,看到不懂的就問沈景城或江正書。
不得不說,家裡有一個先生真的是很方便,幾乎她的問題都能當場解決。
也是開始讀書,她才知道什麼是學海無涯、什麼是大智慧,才知道原來這世界竟是那麼大,自己竟是這麼渺小。
她覺得這簡直有意思極了,她喜歡學習這些以前根本不懂的道理和智慧,也喜歡了解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
時間就在她沉浸在書本中悄悄流逝,直到門吱呀一聲打開,顧錦看到沈景城回來,才發現天色好像有些晚了。
“乾什麼去了?”顧錦眨眨有些酸澀的眼睛,問他。
“去隔壁院子燒了燒炕,順便收拾了一下。”沈景城說著上前拿掉她手裡的書,問:“她站在外麵乾什麼?”
顧錦被問的滿眼都是問號,疑惑的問:“誰啊?誰站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