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人心的把握,時閱川卻更多一些。
“青樓女子一生艱難,大多老無所依,因此,在最鼎盛的花期,她們是願意廣結善緣的。”
“但是,豪門貴客不會在意小恩小惠,她們也沒那麼多錢可以揮霍。這時候,投資趕考書生就是比較有回報的。”
“一來,既然是以情動人,為愛助君,那麼這筆錢給的肯定不多。”
“二來……她們其實也沒求什麼回報,就想著日後萬一有生計艱難的那一天,或者碰上什麼難處,能有人願意幫他們奔走一二。”
“或者恰好書生真的大有前途,為奴為妾,總比在青樓裡老無所依要好。”
好家夥!
白麓目瞪口呆。
這是遍地撒網,重點投資啊!
投資金額不大,回報率也低的可憐,更多是賠的血本無歸。
可萬一有一個項目(書生)成熟了,那就不虧啊!
她八卦地問道:“那寫這些故事的那些個書生,莫非就看不透嗎?”
時閱川微翹嘴角,難得露出一絲刻薄的輕蔑來:
“一貧如洗時不費心苦讀,反而能安心跟其他人談情說愛,甚至還厚顏無恥地拿走這些不幸女子的賣身錢……”
“若一無所知,仍舊做此行徑,那便是愚鈍且無德!”
“若是心知肚明,仍舊虛以委蛇……此等人,麵若君子,德行不堪,不必相交。”
……
白麓倒真是對時閱川刮目相看了。
“大漂亮,”她眼神裡滿是癡迷:
“我本來以為你綠茶的時候最可愛。沒想到,你說起狠話來竟然變得更好看了!”
時閱川:?
“綠茶……是為何意?”他好奇道。
白麓趕緊顧左右而言他:“那個……那個青樓女子是想投資,官家小姐呢?真的是為真愛私奔嗎?”
“唔……”
時閱川沉吟道:“如今女子雖自由,可但凡大戶人家,家中千金不論做什麼,身邊都有人相伴的。”
講究些的,隨便一位小姐出行,身邊的仆婢就要安排七八人。
小家碧玉些的,也是有可靠的丫鬟(家人俱在府中簽了死契的)。
想要背主,那要付出的代價可太大了。
就比如原來的白麓,彆管她多麼靈秀聰明,活契的下人,無論如何不可能與主家近身的。
這是封建曆史演變中,上位者跟下位者摸索出來的生存理念。
“也就是說,真正的官家小姐,是根本沒有辦法一個人出行的。”
自然也不必提什麼私奔。
倒是有一些見不得人的陰私手段——
比如某家中有些見不得人的事需要一個合適身份的人來做,便會提前安排一個“女兒”與真愛私奔。
最後父母“被逼”同意兩人婚事——等到融入家庭,自家姑爺,要給做些事不就更順理成章了嗎?
這種手段前期耗費心力頗多,但勝在成果喜人,且並無太大損耗。很多人一輩子大概都不知道自己隻是在局中。
畢竟,能被選中的,必定不是有頭腦的。
當然,這隻是一種可能罷了,也許還有其他的緣由。
但例子,有一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