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土地承包,在這個時候在這裡的農村,還完全是一個新詞兒。
江若男作為穿越者,當然明白承包土地是怎麼一回事兒,她也知道這些年,不隻是她的江家私房菜在掙錢做大品牌,彩鳳和明成也著實賺了些錢,這幾年趁著上麵允許修建商品房,逐漸取消福利房製度,他們也趁機買地圈地蓋房,做了城市裡的房地產開發商一樣的行當。
但城裡這一套和鄉下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她也從來沒想到他們居然還能想到這樣的手段。
不,他們也許也沒動那麼多商業腦筋在鄉村土地承包方麵,畢竟這個時候的風潮都是農轉非,大家都想到城市裡去,能回到農村搞發展的都是鳳毛麟角。
而他們能做出這種舉動說到底,也隻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家。
那是他們共同的家,最初的家。
江若男又高興又震驚:“你們怎麼……這怎麼做到的……”
還是很不敢置信。
彩鳳剛剛被明成搶了先坦承出來,現在也不甘落後,立刻開口:“媽,早在文件下來,那邊撤離的時候,我們就在接洽了。反正對當地朝廷來說,沒有了營區,那個地方也沒有什麼機密和其他意義了,我們承包了五十年,他們也能有所財政收入……”
“承包這麼多年?費不少錢吧……”江若男下意識說了這句話,又搖頭,這要放到以後,肯定是會賺的。
“媽,你就彆操心啦!”彩鳳不提錢,說實話,如今她還真不差錢。
這也不是錢的事兒。
“大哥也好幾年沒回家了,天天跟著考古,今天我問了,他能回來。老三也確定過年能回國,隻是又又跟雙雙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不管回不回來,她們倆說了會儘量趕回來的。”
“剛好我們把家裡也修繕了一下,這次咱們一家團圓了……”
江若男到底不肯荒廢了這裡,在一家回來團圓之後,也儘量保持了這裡的很多建築,成為時代特色的紀念,有明軒指導著進行修複和保護,又重新修建了一些民居,後來發現成了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紅色景點。
而江若男,也把江家私房菜發展到了這裡,隻不過,因地製宜,就成了農家樂。
那些廣袤的山區,後來有很大一部分開辟成了果園,倒是和農家樂配套,在後世發展,更是成了一個生態園。
很多人慕名而來,有為紅色紀念而來的,有為山區景色而來的,有為農家野趣而來的,也有為生態果園而來的……
在喧囂浮華的二十一世紀,這個地方,成了很多遊客心中的世外桃源,也成了梁城的一張名片。
很多人驚歎它的創造者是如何的成功營銷,是如何的心思巧妙,是如何的眼光獨到……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開端,隻是因為它的創始者,想留住他們的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