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造物的天賦和其熱衷幻想的本能一樣悠久。
早在眾神時代,地球上就曾有“既能像馬那樣揚蹄奔跑,又能像人那樣揮矛作戰”的半人馬的傳說。而邁入工業時代以來,“平時可作為載具機動,用時又能變成人形活動”的變形金剛,便取代半人馬成了科幻故事的經典題材。
不過幻想歸幻想,要把“能隨意切換載具和人形”的造物做出來,哪怕集合地球那側最尖端的科技也做不到。乘黃星當前的文明要比地球遙遙落後數個階段,想純粹依靠機械科技來實現以上幻想,當然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靈梵的存在卻給乘黃星點開另一條科技樹的機會。
靈梵本身兼具促使物質變化及動力源的雙重特性,隻要利用其活性,可以很容易賦予器物以地球上所沒有的特殊物性。倘若把器物本身比喻為“硬件”,那融欞鑄器大概就算是編譯“軟件”了。雖然地球側硬件軟件是涇渭分明的領域,但乘黃星上因靈梵具備的變化活性,所以哪怕硬件上存在種種不儘如人意的構造,也可以融欞之法來強行修正。
不用說,這樣的修正必定會消耗正常數倍的蘊力。
為儘可能減少融欞鑄器時的消耗,正式鑄器前穀辰先參照禹的設計書對籠車怪進行一係列的改裝。比如切離前廂後廂,在前廂增加駕駛機構,又比如在籠車底盤增加作為軀乾骨骼的轉軸和機樞,還有把巨人鎧拆分裝設在那些機樞上,進而形成可在載具人形間變化的結構等等。
從西門駐場那裡很容易調集到結實木材,至於鐵器機樞等則向古鐵坊訂製。硬件上改造讓穀辰花費了兩周以上的時間。
雖然穀辰做了種種,大概也隻比地攤上十塊錢的玩具好上一點而已。
穀辰花了兩周來對器物本體進行結構改良,剩下的一周則都用到融欞鑄器上。
融欞鑄器的本質是重新編譯離宮主留下的靈髓,進而令其在新器物上發揮出“物性”。具體設計圖由輔算單元完成,而穀辰要做的隻是照圖譜對靈髓進行重新編譯。這項作業應該說要比設計要來得輕鬆,但問題在於要同時實現載具及人形的雙重機能,因而其編譯的作業負荷遠遠超出尋常蘊器。
以源代碼來比喻的話,前次的泥澤塢法杖大概隻有幾百行代碼,但今次的重鎧籠車,包含形狀修正和雙重驅動的部分在內,其代碼不是幾百行也不是幾千行的水準,而是足有上萬行!
像這等規模的融欞鑄器,應該說早已超出了準造坊師所能駕馭的水平。真要進行鑄器的話,就算像監司晁參那般的良造名士,也是采用和門下弟子輪班交替的方式來進行。不過當前格物坊卻隻有坊主一人能用融欞鑄器,要是穀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原原本本說出來,那有很大概率受到來自鄔真飛燕等的反對。
因而穀辰隻告訴女司書他想利用舊籠車做點東西,至於具體做什麼則並未明說,這也是鄔真帶菖蒲到倉庫探坊的緣起。但不論如何,穀辰都一肩扛下融欞編繹的重荷。
在實際動手前,穀辰已預估到編繹靈髓的龐大作業量,因而提前煉製了一大批滌塵水以隨時補充蘊力消耗。到現在,那些作為蘊力儲備的滌塵水也消耗得七七八八。
作為成果,為裝甲籠車編繹靈髓的作業現在也已邁入尾聲。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