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也和他一樣更在乎他們養大的女兒,那原主回到他們家裡,他們心裡不好受,原主的日子也不好過。
要是遇到一個像許母那樣腦子拎不清的,沒準還會覺得原主的出現破壞了他們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
但是不告訴原主,原主又有知情權,包括那對被許母換走孩子的夫妻也是。
糾結了一段時間後,他最終決定等原主成年的時候,再把這件事告訴她,這樣即便她知道後,毫不猶豫地棄他而去,他也能放心一點。
又過了幾年,眼看原主馬上就要成年了,他的身體先跨了。
絕症,治不了。
在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後,他就把這件事情告訴原主,並聯係了原主的親生父母。
原主和原主的親生父母得知這件事情後,心情不比他當初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好多少。
但始作俑者的許母已經死了,在場的,嚴格上來說全都是受害者,他們心裡便是有氣也沒地方撒。
原主的親生父母還算是明事理的人,接受了這一切後,他們答應許父,他們日後一定會待兩個孩子都如己出,絕對不會厚此薄彼。
許父還是有些不放心,因為一旦他們失信,那受苦的就是原主,原主原先因為許母已經受了不少苦,他不想她再受哪怕一丁點的苦。
於是,他做了兩手準備。
他給自己有著過命交情的戰友留了一封信,希望在他死後,他能幫忙照顧原主。
之所以沒有當麵和他的戰友說,是因為他的戰友出任務去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他怕自己等不了。
他也確實沒有等到他的戰友,處理好這些事情沒兩天,他就去了。
辦完他的葬禮,原主就和她的親生父母去了她的親生父母家裡。
以上這些隻是前言,的故事是從原主回到她的親生父母家裡開始的。
原主回到她的親生父母家裡後,日子過得還行,她的親生父母和比她早一會兒出生的她的養父母的親生女兒,也就是她的姐姐,對她都特彆照顧。
但正因為這份特彆,讓原主總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沒什麼歸屬感。
不過,日子也還過得下去。
直到她遇見男主霍琛,並對他一見鐘臉。
霍母和原主的親生母親,也就是唐母是手帕交,兩人感情非常好,早在原主出生之前,霍母和唐母就給她和霍琛定了娃娃親。
因為許母的騷操作,原主不僅從小和自己的親生父母分開,出生前訂下的婚約對象也成了取代她在她親生父母身邊長大的女主唐晚的婚約對象。
霍琛和唐晚從小一起長大,又有婚約在身,感情非常好,原主被唐父、唐母接回家的時候,他們兩人已經在處對象了。
剛得知自己喜歡的人和自己的姐姐在處對象的時候,原主雖然有些遺憾,但並沒有想涉足他們倆的感情,是唐晚良心過意不去,覺得因為她的親生母親的騷操作,她已經搶了原主的人生,不能再搶了她的婚約對象。
然後,她就把當年的事跟霍琛說了,說她不是霍琛的婚約對象,真正和霍琛有婚約的人是原主,並和霍琛提出分手。
霍琛和她在一起是因為喜歡她,不是因為婚約,就算他們沒有婚約,他也還是會和她在一起,不會因為婚約去跟一個他不喜歡的人在一起。
但她腦子有坑,硬要和霍琛分開,還把原主和霍琛有婚約的事情告訴原主。
原主本來對霍琛已經不抱任何幻想了,在她這一通騷操作下,她又重新動了心思。
之後,仿佛是為了證明自己夠騷,唐晚各種撮合原主和霍琛,原主喜歡霍琛,對此自然是歡喜的,但霍琛不喜歡原主,拒絕的態度很強硬。
每次原主被霍琛拒絕快死心的時候,唐晚就會添一把火,讓原主重新燃起希望。
就這樣,反反複複。
原主對霍琛的感情越來越深,霍琛對原主這個橫在他和唐晚之間的阻礙越來越反感,唐晚則是既舍不得霍琛,又過不了自己良心那一關。
總而言之,三人沒一個是好受的。
唐父、唐母和霍父、霍母看他們三人這樣耗著,心裡也不好受,就勸唐晚不要再騷操作了,和霍琛好好在一起,原主和霍琛的婚約就此作罷!
反正現在是新社會,講究婚姻自由,隻要兩個人相愛就能在一起,不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
唐晚也算是個進步青年,覺得他們說得挺有道理的,就被他們說服了,和原主真誠地道了一下歉後,她便重新和霍琛在一起。
至於原主心裡是怎麼想的……
他們倒是有關心,但也隻是關心,沒有為她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