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捉蟲)(1 / 2)

第十一章

雖說蘇曼上輩子和這輩子都是個母胎solo,但有一句話說得好,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沒談過對象不代表蘇曼不懂這些。甚至在她看來,恰恰是“沒吃過”的人,才能永遠保持旁觀的身份,和絕對理智的大腦。

像是蘇曼看陳秋蘋。

沒能聽到母女倆後續提到“陳紅堂姐”和“建軍哥”這兩個關鍵人物的蘇曼硬是憑借自己聰明的小腦瓜,將事情幾乎完整的,關於陳秋蘋為啥會下鄉的來龍去脈給猜了出來。

——陳秋蘋下鄉絕對是有人攛掇。

攛掇她的人,百分百是個男同誌。

所謂少女情懷總是詩。

對於陳秋蘋這個年紀情竇初開,有心意的對象,和純潔的感情,蘇曼並不覺得是出格的,隻是她對於這個在陳秋蘋能留在城裡更好生活,卻偏要攛掇她下鄉的人卻並不看好。

不說如今距離77年恢複高考,之後兩年又開始大批知青可以返城還有近十年,甚至是十多年,浪費在農村務農的時間有多寶貴,就說像陳秋蘋這樣一個長得不錯,性格又軟的女同誌,到了鄉下又該如何自處,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呢?

這男的要是有擔當,也是真的對陳秋蘋有感情的話,就不會如此攛掇她和唯一的親人鬨翻,隻為了和他下鄉插隊。

至於說未來會恢複高考……

彆人不知道,蘇曼還不知道嗎?

在恢複高考以後的老三屆考生中是如何的臥虎藏龍不說,隻說從77年到80年這幾年時間裡所舉辦的所有考試中,就沒有一年的錄取率是超過10%的,這和蘇曼上學時候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比起來,簡直是“萬馬千軍走細鋼索”!

蘇曼都不能保證擁有上輩子記憶包括學習能力和知識的自己在77年隻有百分之四的錄取率中脫穎而出,就更彆說如今隻有高中學曆,未來一旦下鄉就很難再碰到課本的陳秋蘋了。

——要不要勸勸她?

這個念頭出現在蘇曼的腦海閃過,卻又在下一秒被她否定了。

蘇曼是親耳聽過陳秋蘋和林芳之間爭吵對話的人,自然清楚陳秋蘋話裡話外對插隊下鄉的一意孤行態度。

連林芳這個當媽的都沒能勸住親閨女,蘇曼不過是個名義上的繼姐,又何必費力不討好地去勸她呢,勸來勸去她自己想不明白,也都是白費口舌。

看著陳秋蘋緊閉的房門,蘇曼聳了聳肩,也回了屋裡。

……

晚上,飯桌上。

蘇剛山和林芳剛回來就聽蘇曼說縣政府那邊已經發出了招工通知,和她和陳秋蘋兩個人都符合要求,明天就去領報名表的事兒,兩個人皆是喜上眉梢。

“那農業戶口也可以的話,閨女你倒是先不用把戶口遷過來了,隻是這樣的話,是不是參加招工的人會更多?通知上麵說了招工人數嗎?”蘇剛山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關於蘇曼戶口的問題,和招工人數,自然也要把相關的情況問清楚,免得空歡喜一場。

“肯定會有不少人符合招工要求,麵試的人也肯定不會少。但不管人多人少,主要還是得看個人能力,所以爸你就彆擔心參與招工的人多人少問題了。”蘇曼說著,給蘇剛山夾了一筷子菜,安撫道,“雖然招工通知上麵沒寫要招的具體人數,但既然招工標準範圍這麼大,最後能被招上的人也肯定不會少的。”

“這倒也是,要是參加招工的人去了一百個,最後隻招一個的話,那不是勞民傷財嘛!”

蘇剛山和蘇曼兩個人說這話的時候,林芳一直在旁邊等著陳秋蘋開口,也和自己主動說點什麼。

可顯然,陳秋蘋並沒有接收到來自母親的訊號,隻心不在焉地扒拉著碗裡的飯菜,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讓林芳有些無奈。

隻能故意咳嗽兩聲,主動問道:“蘋蘋,你小曼姐都說要好好準備半個月以後的招工會考試了,你是不是也應該也向你小曼姐學習,跟她一起好好準備準備,爭取能通過考試,進入縣婦聯工作啊?”在這段時間的相處中,林芳敏銳地察覺到女兒對蘇曼的崇拜與親近,便有心想要借蘇曼的名頭來督促一下陳秋蘋。

“啊,可是……”陳秋蘋懵了。

她心想,建軍哥信裡說了,過完年她們這批知青就要被正式分配下鄉了,如果自己參加招工的話,那豈不是就要辜負建軍哥的信任,和他在信裡再三寫著的“期待我們一起下鄉的生活”的約定?

陳秋蘋有心想解釋吧,卻又想起林芳說過關於這事不能隨便說出來。

可不解釋的話,她又總覺得心裡頭不踏實,不願意騙她媽,和蘇叔、蘇曼。

支支吾吾半天,在林芳炯炯目光的注視下,陳秋蘋也隻能含糊地點了點頭,沒說好也沒說不好,隻繼續埋頭吃飯了。

陳秋蘋的閃爍回答讓林芳有些不滿意,可看著閨女這些日子和自己越發疏遠的模樣,她心裡頭又不敢逼她太過,心想著等私下裡還得再和女兒談談。

林芳和陳秋蘋母女間的矛盾,雖被蘇曼看在眼裡,卻沒有影響到蘇剛山這位鋼鐵直男的情緒。

他此時此刻所想的,全都是蘇曼去參加婦聯招工考試的事情。

而這樣很難被掩飾的欣喜期待情緒,也不免被蘇剛山帶去了單位,連在廠子裡工作的時候,他那嘴角都沒能落下來過。

隻是這樣的表情放在他這樣一個年僅四十歲的粗糙大漢身上,就顯得有那麼一丟丟的奇怪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