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 20 章(捉蟲)(1 / 2)

第二十章

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臘月的即將結束,又一年的農曆春節也馬上就要到來了。

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趙桂枝和林芳忙活在廚房裡準備發麵,好能夠在明天“二十九蒸饅頭”的時候,求得來年的光景能像這些發開的麵團似的,發財富貴,也能夠同被蒸好的饅頭一樣,蒸蒸日上!

但難得的,是向來對廚房十分惦記的蘇曼沒有在今天又外麵趴門縫。

這一來是蘇曼對發麵不感興趣,也不好意思去禍禍家裡攢了近一年的細糧供應,二來嘛,則是今天是之前縣政府通知上次考試被錄取人名單的時間,雖然蘇曼一早就知道自己的成績,但這不還有陳秋蘋呢嘛。

自打陳秋蘋見識了趙建軍和陳紅二人的真實醜惡嘴臉以後,她的智商也終於重新占領高地,能聽得進人勸,也能進行自我反省,徹底想明白自己報名下鄉插隊這事兒是個圈套。

但這個時候想明白,卻早就晚了。

陳秋蘋沒辦法改變自己必須插隊的事實,便隻能在林芳的安慰下,一邊由著林芳托人找關係,嘗試給她換個離花陽縣近一點的插隊點,一邊也不免將希望寄托於這場招工考試的成績。

走在去往縣政府的路上。

自知招工結果上不會有自己名字的陳秋蘋低頭邊走邊踢著路邊的小石子,悶聲悶氣地問蘇曼:“小曼姐,你說我會被分配到哪兒插隊呢?”

同樣不覺得陳秋蘋能被招上的蘇曼想了想,說道:“我猜這個地方不一定有多美好,但一定會是離縣城近的,能讓你常回家看看,也能讓林姨常去看看你的地方。”

聽出蘇曼話語中安撫的陳秋蘋忍不住笑了笑,卻又仍不可避免心中憂愁地說道:“如果能那樣的話就太好了,但我擔心這會很難,尤其是我的戶口還在南城縣,想要通過南城縣的知青辦把我的名額調到花陽縣,實在是太難辦到了。”

“不要杞人憂天,要記住姐跟你說的話——‘愛笑的女同誌運氣一定不會差’。隻要你笑口常開,那好事自然會來!”蘇曼最近十分熱衷於給陳秋蘋喂雞湯不說,還成功用這些在未來時代都快給人耳朵磨爛了的話,給陳秋蘋給逗笑了。

當然,在來到縣政府門口,看到名單上果不其然沒有自己的名字以後,陳秋蘋也還是有些笑不出來。但在看到蘇曼的名字以後,她又覺得事情似乎沒有那麼差,起碼小曼姐沒有受自己的影響,能夠留在縣裡當乾事了。

“恭喜你,小曼姐。”

“秋蘋,我……”

雖然蘇曼知道,陳秋蘋能被招上的可能微乎其微,因為這是女主既定的命運。

但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孤零零擺在那裡的時候,她心裡頭也還是不免有些難過。

“我當初應該不管你想不想留在城裡,哪怕死拉硬拽也要帶著你一起準備考試的。”

“但那時候我肯定不會好好學的,沒準兒還會影響小曼姐你的成績呢。”

在經曆了一場背叛以後,陳秋蘋整個人的氣質都與之從前有了極大的不同。

麵對蘇曼表現得比她自己還要低落的情緒,陳秋蘋安慰地道:“就像在考試那天,小曼姐你在院子裡和我說的那些話一樣,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任性了。”

而就在陳秋蘋說完這些話的一個月後,也就是在這一年春節結束後,馬上就要出正月的時候,在林芳不遺餘力地努力,和蘇曼借助蔣副主任工作便利的幫助下,陳秋蘋也終於收到了來自知青辦的通知。

在收到通知以後,全家人圍坐一團,開始就這個下鄉地點和時間進行了討論。

“集合時間在三月二十號早上七點,到時候知青辦的人會統一安排他們下鄉報道的事情,其他人都得等到了地方以後才能知道是被分配給哪個生產大隊,但蘋蘋已經確定了,她插隊地點是在花陽縣,麥稈公社,於家堡生產大隊。”

趙桂枝聽到這個地方後忍不住蹙眉:“於家堡生產大隊?這地方我知道,從前有人給南家灣的姑娘說過親事,但後來經過打聽……這親事最後也沒結成。”

這話說得林芳心裡一緊,連忙問道:“為啥沒結成啊?不會是這地方的風氣不好吧?”

要說為啥越來越多的家庭不樂意讓家裡的孩子下鄉,那一是為農村生活艱苦,怕孩子受罪,二就是農村環境陌生,那女同誌到了這種地方人生地不熟不說,也是真怕會被欺負,更怕被糟蹋。

這也是林芳費這麼大勁也要把陳秋蘋弄到花陽縣附近的地方插隊的原因。

“倒不是風氣有問題,咱花陽縣這地方離軍團近,革委會這些年又一直沒放鬆男女關係這方麵的問題,所以這點芳子你不用擔心,隻是……”

趙桂枝見林芳的臉色都變了,連忙解釋道:“隻是於家堡那地方是花陽縣出了名的窮地方,於家堡的社員品行方麵倒沒聽說有啥不好,隻是那裡的人都跟天生帶懶筋似的,年年生產量都上不去,這幾年也都還鬨出過社員因吃不飽而被餓死的事情,所以我也是怕秋蘋去了於家堡以後會被安排乾地裡那些苦活累活,還會挨餓,到時候這身體肯定會吃不消的。”

雖然三年饑荒已經過去了,但糧食問題仍然是每個家庭仍要麵對的考驗。

像是蘇剛山和林芳這樣的雙職工,又少子女的家庭還算好的,起碼蘇曼和陳秋蘋幾乎都是除了那三年以外就再沒挨過餓不說,平日裡的夥食也可以說是相當不錯。

可也是因為她們都沒吃過這樣的苦,林芳才明白趙桂枝的顧慮。

林芳想了想,說道:“糧食少不怕,我可以從我的供應裡麵省出來給蘋蘋帶去,到時候再看看能不能跟那裡的生產隊長托托關係,讓蘋蘋能常回家來住,這樣的話也能時不時給她開開小灶。”

“這樣的話,是不是太過惹眼,容易讓秋蘋在群體中顯得格格不入?”

向來不喜歡隨波逐流的蘇曼在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是有她自己的顧慮的:“據我所知,每個生產大隊都會有不少老知青,而同批下鄉的新知青也不可能隻有秋蘋一個人,如果其他人都得吃苦受累餓肚子,秋蘋卻能天天吃飽飯,還時不時回家開小灶的話,是一定會被排擠的,這樣的話會讓她孤立無援。”

“那,那該咋做才能讓蘋蘋又能吃飽飯又不被排擠呢?”

“我覺得還是不要太張揚,儘可能多帶點糧食沒問題,但不要一次性拿出來,頓頓吃個六七分,七八分飽,也不要太頻繁回來,但林姨你可以時不時過去看她,到時候再給其他知青帶點吃的啥的,也能給秋蘋拉攏點人情。”

蘇曼之所以這樣提議,也是她自己的根據。

彆人不知道,她還不知道嘛。

那原書中,女主就是因為與其他知青格格不入,遭人嫉妒,而落得一個人去河邊洗衣服,最後卻意外落水,才有了後麵她被男主救上來後,因生產大隊裡頭風言風語而不得已嫁給男主的。

這才有了後麵所謂的“先婚後愛”劇情,在作者一次次的安排中,讓女主被男主所謂的品行與深情打動,開始了一心為小家做打算,而將自己的親媽和因為繼姐所做事情而愧疚的後爹給自己寄來的各種錢和票,全都毫無保留地貼補給婆家的“扶貧”工作。

在察覺到陳秋蘋性格上的轉變以後,再加上原本在看時就對男主和他那一大家子就十分不滿的原因,蘇曼是真的不想再讓女主和男主碰上了,至於劇情什麼的,自己這反派對照組都成心靈雞湯傳播者了,那還有啥可不能被改變的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