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 73 章(2 / 2)

田慶豐:“……這啥?”

蘇曼道:“燒磚資料!”

“這些都是一些基礎信息,您今天可都得看完才行。不然的話,等明天考察趙磊和周愛國倆人學習成果的時候,您可就得兩眼一抹黑了,讓人糊弄都不知道的那種。”

“這些,都要看完?!”

“是的,還有這些。”

說著,蘇曼又拿出了十幾頁的資料冊遞給田慶豐,也沒管他宛如動漫人物失魂落魄,整個人都變灰的樣子,隻揮一揮衣袖,就離開辦公室,朝著公社食堂走去了。

田慶豐:“……”

薛主席的電話是多少?

我想請她立刻把人調走!

……

雖然中秋節馬上就要過去了,但食堂的窗口處還擺著一大盤的發麵月餅。

這是幾乎每個北方普通家庭都會做的家常月餅,隻需要麵粉、紅糖和一些果仁、芝麻就能夠做出來,是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們,在中秋節時,難得能夠在家就做出來的奢侈點心。

——用老麵肥把麵粉發酵至兩倍大以後,將它用擀麵杖擀成薄皮以後,將珍貴的紅糖均勻地撒在上麵,要是條件再好點的家庭,還會再在上麵撒上點果仁碎。在將餡料放好後,用麵皮把它包起來,一定要包得緊實一些,因為一會兒還要再給包好餡料的麵團重新擀開再疊層,等把麵團反複擀疊了一層又一層以後,有那種老式模具的,就用模具給麵團印出花樣,沒有模具的就用八角,也就是大料,在麵團表麵印上它獨特的花樣。

之後就直接上鍋蒸,等蒸得差不多熟了的時候,一撩開蓋子,熱氣一下子撲麵而來的同時,麵粉發酵後的小麥清香、紅糖的甜香和果仁的酥香味道,全都糅合成了獨屬於中秋節的味道。

不同於廣式月餅那樣有模有樣,餡料豐富,這樣的家常發麵月餅,更像是換了個造型又加點紅糖餡兒的饅頭,但由於它疊層的原因,便又被人們叫做千層月餅。

公社食堂裡那一盤盤被擺放在窗口處,還冒著熱氣的月餅,就是這種發麵月餅。

蘇曼從來就不喜歡紅糖的味道,她總覺得紅糖的甜有些太過膩人,喝過了齁嗓子。但她偏偏又極愛吃這種紅糖發麵月餅,這是屬於她童年時的記憶,是蘇曼還在福利院的時候,每逢中秋節前後,院長媽媽親手製作出來的美食。

團團圓圓又印著漂亮的八角模樣的月餅,是代表了團圓的意思。而這份“團圓”在經過發酵以後,模樣像是他們福利院那隻總來討食的小白狗團成了一個球一樣,憨態可掬,讓人看了就十分喜歡。

那時候,蘇曼總會想,如果小白狗也能夠吃月餅就好了。那樣的話,她一定會把分給自己的這一塊月餅也分享給那隻小白狗。

不過這樣的想法在當時還隻是懵懂年紀的蘇曼的腦海中並不能存在太久。因為隻要等到月餅被切開以後,在她看到月餅芯裡那層層疊疊的,每一層都包裹著被蒸化了的紅糖,和隻需要等一會紅糖就冒著熱氣流出來的樣子以後,蘇曼的小腦袋瓜裡,就會隻剩下“想吃”這一個單純的想法了。

經過加熱以後的紅糖的顏色會變成類似於巧克力那樣的深紅色。那時候,福利院裡的小朋友們都喜歡看紅糖流下來,這樣會帶給他們無限的遐想與快樂。

蘇曼,也不例外。

像是此時此刻,才剛從食堂那裡打包了一塊月餅回到宿舍的蘇曼,顧不得月餅那略有些燙手的溫度,迫不及待的,也小心翼翼地,掰開她手裡的月餅——

看著層層疊疊的月餅芯,和滿滿流淌出來的紅糖時,蘇曼笑了。

——像是她長大以後看過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裡那些巧克力瀑布一樣。

昔日懵懂著也暢想著的蘇曼是這樣想的。

成年後的“大孩子”蘇曼也還是這樣想。

蘇曼咬了一口甜甜的,混雜了酥香果仁味道的月餅,輕聲說:

“中秋節快樂。”

作者有話要說:中秋節快樂呀,我的讀者寶貝們!

我真的好喜歡過這樣的團圓節啊!

碼字一上午,不知道摸魚多少次,隻為了偷偷跑去廚房偷吃……怪不得我總減肥失敗_(:з」∠)_

------

文中所寫的發麵月餅是我家每年都要做的,做法很簡單,但味道很好吃!

說起來,以前每年在用八角印月餅花樣的時候,我都是“誰都不許跟我搶,必須得我來”的那種積極分子,但實際上慫的一批,在印花樣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印出來的不好看(但實際上那個花樣在蒸出來以後就不太明顯了)我家比較愛管八角叫它大料,它的形狀真的很好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