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 76 章(修)(1 / 2)

第七十五章:

一尺布五毛錢,十尺布就是五塊錢,隻要賣出十尺布就能得到1塊錢的提成?在場的工人們雖然對“提成”這個詞還沒有太多概念,但琢磨一下就知道,這是獎勵給她們把布料賣出去的辛苦錢。

對此,不少腦筋活泛的婦女當場就忍不住問蘇曼這個名為副廠長,實則是掌管了服裝廠所有事務的婦聯主任道:“蘇廠長,那如果我用我賺到的工資把這十尺布買下來的話,是不是就能給我便宜一塊錢了?”

“當然可以,不過為了方便會計整理賬本,具體的操作過程必須是你們先花錢買下這些布料,或是你們隻買一部分,剩下地再去賣給彆人,等把所有布賣完後,這個錢會單獨開□□給你們,而不是直接替你們減免。”蘇曼麵露讚揚地看向提出了這個想法的女工們回答了她們。

這個回答,讓本來就想要買下這些布料,好給自己或是家裡的孩子,做身新衣服的工人們都忍不住歡呼了起來。既為她們能夠通過自己努力學會的手藝賺錢感到踏實與興奮,也為自己能不同於從前手心朝上跟男人要錢,可以自己做主買想要買的東西,而更切實地感到了啥叫“財政自由”的快樂,也對蘇曼一直以來所強調的“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過,當務之急,她們還是得先把這批庫存清了,等回去以後還得趕緊忙著秋收呢!

在利用幾天的時間將庫房裡的那批瑕疵布料都“開倉大甩賣”以後,服裝廠的賬上就又多了幾百塊錢的純利潤,這讓蘇曼在還清了公社出資的那三千塊的布料錢後,還剩下四千多塊錢。

這筆錢,對於人均年收入也都不過百的農村而言,簡直可以說是巨額財產。哪怕是縣裡、市裡那些一個月拿著幾十,甚至是上百工資的人,這筆錢也得攢好幾年才行。

看著賬本上的四位數,蘇曼心裡頭高興得不得了。

不光是為了服裝廠所賺到的第一筆錢就有這麼多,還是為了自己將公社提供的三千塊錢還了的這件事情。雖說廠子是以公社為單位才建起來的,但蘇曼實在是受夠了自己在得到了田慶豐的同意準備正式開工時,公社那些以此來拿捏自己,甚至煽動大隊長過來找事的“老”同誌們對廠子的指手畫腳。

所以,早在之前廠子的第一批貨發出去,並將第一筆款子收回來以後,蘇曼就特意找上田慶豐談了談關於廠子的管理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所需要談論的內容,很簡單。

——她要說一不二的管理權,和財政大權。

在幾番斡旋以後,在田慶豐這個一把手看似不偏不向,實則應允的態度下,蘇曼以絕對強勢的據理力爭下,公社那些一直看不慣她的人隻朝夕之間,就成了她的手下敗將。

服裝廠的管理權和財政權,是她的了。

還有公社裡二把手的位置,現在也是她的了。

如今,蘇曼是要權有權,要錢有錢,儼然已經成為了麥稈公社除田慶豐以外,最受人尊重、關注,也是說一不二的領導了。

如果蘇曼是官兒迷,或是財迷的話,那麼在這個階段,她基本上就可以收手,隻專心發展服裝廠這個在未來下崗潮來臨以前都不會出問題的廠子就可以,根本不用再花費心思去忙活其他的事情,完全可以放鬆下來,過上她最開始來到這個世界時所想要成為的悠閒日子。

但顯然,蘇曼現在所追求的,已經不光是自己能擁有多大的權利,或是能賺到多少錢這樣範圍內的物質需求,她更想追求的,是精神層麵的發展。

在這個人們無需為房貸、車貸而發愁的時代,蘇曼也同樣再沒有這樣的壓力,這讓上輩子一直將努力工作的目標定為“買房買車”的她終於回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夢想——

做一個你想要成為的人,一個保持樂觀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是當年的院長媽媽無數次和他們這些被遺棄的孩子所說的話。

是蘇曼曾牢記於心,卻又在真正進入到社會以後,而被她拋在腦後無法再保持的初心。

但現在,她想把這句話,連同她從前的夢想一起撿回來。

儘管現在來看,這會是一個很難也很漫長的過程。

但一蹴而就的人生,也從來都不是蘇曼想要的。

所以……

蘇曼看著桌上淩亂的文件夾,和被自己擺放在最明顯位置的兩個來自趙磊和周愛國的學習日記,以及自己搜羅來的,所有關於磚窯、燒磚的資料,深吸了一口氣,在心裡默默地說道:“每一滴汗水都告訴我,隻有努力才永遠不會背叛自己擁有的夢想和未來……”

這樣想著,蘇曼就開始埋頭看起這些資料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