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 105 章(2 / 2)

——她怎麼能不把至關重要的原材料生產的工作攥在自己手裡,而是將自己和廠子置於任人宰割的位置上呢?

一想起這個,蘇曼就是滿肚子的抱怨:“我要是早知道紡織廠這群領導一有了錢就開始瞎折騰的話,還不如趁著他們沒有把流動資金都花光了,把那些機器都買到位以前就直接動手呢!雖說那樣做的話多少有些麻煩,但也比他們現在自己折騰出來的結果要強,起碼能把流動資金保住!”

被迫聽蘇曼發牢騷的田慶豐:“……所以,小蘇你是早在和紡織廠合作的時候,就想過要吞並他們了?”

“倒也沒有那麼早,畢竟那時候咱們服裝廠都才剛是起步階段,我那時候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說實話,開始和紡織廠談合作的時候,真的是吞並紡織廠的最佳時間點,隻可惜……”蘇曼擺了擺手,認真解釋著自己是從啥時候開始覬覦起縣紡織廠的事情,全然沒覺得自己竟然妄圖以公社力量吞並縣工廠有啥問題,甚至還為自己沒能把握住最佳時機而感到十分惋惜。

田慶豐:“……”

倒也不必這麼惋惜。

蘇曼沒有在意田慶豐的詫異,隻說道:“眼下,是咱們服裝廠吞並縣紡織廠的又一個最佳時機。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今天特意回來這趟,就是為了和您確定這件事情。”

“對於這件事情,小蘇你有多少把握?”田慶豐有些遲疑,“根據你說的情況,縣紡織廠現如今已經生產出了城裡人都穿的新式料子,他們很有可能以此翻身。我怕咱們吞並不成,反而容易結仇。”

和田慶豐共事這麼久,蘇曼自然能聽出對方話裡已經妥協的意思,對他話裡仍保有的遲疑態度,直接肯定回答道:“我不敢說絕對的話,但以目前我掌握的訊息來看,他們廠的新料子可以說是徹底砸在了手裡,這時候咱們廠再跟著掐斷了和他們的合作……”

在聽到蘇曼說要結束和紡織廠的合作時,田慶豐就知道,蘇曼這是要動真格的了,可……

“可是這樣做的話,會不會容易落人口實,說咱們落井下石?”

“怎麼會!是紡織廠先失信在先,我們這頂多屬於事後找補。”

蘇曼開始睜眼說瞎話:“他們廠現在啥情況隻有內部人員才知道,咱們就是和紡織廠有過合作的合作對象,而已!咱們怎麼可能知道他們廠現在就要完蛋了呢,尤其是咱們還在公社,離那麼老遠,又沒有順風耳,咋可能嘛。至於落井下石我也並不認同,這明明是咱們在救場。書記您說,紡織廠要是真倒閉的話,那幾百個工人都咋辦?咱們縣政府的年終效益又該咋辦?”

“是啊。”田慶豐順著蘇曼的話發愁了起來,“紡織廠要是真的倒閉的話,咱們縣可就又少了一個公家廠子,這可咋辦啊!”

“所以啊,我們吞並紡織廠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他們,也幫助縣裡。”蘇曼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紡織廠做錯了發展的方向,我們現在就是要幫他們及時止損,爭取把影響降到最小。”

雖然但是。

田慶豐問:“可是他們廠現在的情況真的有那麼糟糕嗎?我也聽說過那種叫‘的確良’的布料,它現在在省城倒是真的挺火的。”

一說起這個話題,蘇曼是真的想不明白。

不明白大夥兒,也就是紡織廠的領導、工人們,被辭退的趙愛軍,還有田慶豐他們為啥全都會對“的確良”布料這麼有自信,全都相信這種布料會不愁賣。

一直以來,蘇曼對“的確良”這種布料的不看好,並非是因為她是擁有“上帝視角”,知道這種布料會隨著後期材質方麵的缺點曝光而漸漸沒落在八十年代初期的結局,更是因為在這種布料最火爆的當下,它的稀缺的確會引起人們的追捧,可相比較樸素的棉布料,它終究是有些和這個年代格格不入,是注定無法成為主流的。

蘇曼認真道:“我承認,現在省城包括其他各大城市都十分流行這款布料,尤其是不少工人階層,都會以自己能夠擁有這樣布料做成的衣服而感到驕傲。還有不少愛漂亮的小姑娘和小夥子們,也全都是十分追捧它。所以,不少紡織廠和服裝廠都開始引進生產線搞生產,打算從中分一杯羹,全都開始生產起這種布料,都是想賺錢。”

“但是——”

蘇曼頓了頓,表情十分嚴肅地說道:“但是當稀少的東西開始受到人們瘋狂的追捧時,它就會隨著人們的逐利心理而變成了平凡。因為誰都想要通過這份稀有去獲取更多的利益,跟風開始打造‘稀有’。一旦商家開始跟風逐利,那麼市場就會跟著一起進入到飽和階段。然後,稀少的東西就會成為爛大街的東西。尤其是像‘的確良’這種成本就高的料子,就算是爛大街,價格也還是降不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它最後的結果就隻能是隨著發展而退出市場。”

在故意用不夠通俗的言語解釋了一通後,蘇曼又極為簡略地總結道:“物以稀為貴。現在‘的確良’這種布料已經占據了大城市的服裝市場,且都被大型服裝廠和紡織廠所掌握在手裡,咱們縣紡織廠如果是在這種布料才剛上市的時候就將這份野心表現出來,那他們百分百能夠如想象中那樣一飛衝天,但他們沒有。想吃又怕燙的結果,就是毛手毛腳的把鍋掀翻了,飯沒了,人也逃不過挨燙。”

當然了,在蘇曼看來,如果紡織廠能夠有像自己培養出來的那樣優秀的業務員,有破釜沉舟和省城現有資本力量搏一搏的膽量,或是有壯士斷腕的勇氣,能夠及時止損,將那批“的確良”布料轉手,隻求保本不求盈利的話,他們或許還能有翻身的機會,多一些重振旗鼓再揚帆起航的機會。

但顯然,一心隻想要吞並紡織廠的蘇曼並不會突發奇想地做慈善,告訴他們該如何力挽狂瀾。她巴不得他們自亂陣腳呢。

更彆說,隻看他們如今宛如無頭蒼蠅一樣,六神無主到隻想到去找趙愛軍這些已經被開除的倒黴蛋工人,讓他們來分擔壓力的行為就能知道,他們徹底沒救了。

而同樣產生了這樣想法,還有聽完了蘇曼的說明,對如今市場需求也有了一定了解的田慶豐。

“希望紡織廠沒有一口氣生產太多布料出來吧。”徹底被蘇曼改變了最初想法的田慶豐半是唏噓半是心虛地說道,“畢竟是咱們想吞並的廠子,負擔太大可不行。”

田慶豐這話一說出口,蘇曼就知道,這事兒,成了!

達成了初步共識以後,蘇曼也有心思說些冠冕堂皇的話掩蓋一下他們實際上就是落井下石的行為:“吞並紡織廠的確是我的最終目的,但作為基層乾部的一員,我也是有責任、有義務,應該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幫助紡織廠和那裡幾百號有家有業的工人。至於為什麼選擇吞並這種方式……隻能說,這是個能達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最佳方式。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蘇曼:“是不是,書記?”

田慶豐:“……”

在蘇曼的注視下,田慶豐沉默了很久,久到這時間都夠他在心裡跟紡織廠的領導說一百遍“對不起”的話以後,他才昧著良心地說道:“是啊,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於是,一個本應該蓄謀已久的吞並計劃,就這樣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裡,被蘇曼三言兩語的說服下,給徹底敲定了。

暫且還沒有得到結束訂單消息的紡織廠的領導們永遠都想不到,造成他們廠被一個小小公社服裝廠吞並的原因不僅僅是經營不善,而是從始至終都沒有被他們當回事的,那一次誤工晚交了訂單的小小導火索。

當然了,讓他們最後的結果並非是倒閉而是被吞並的真正原因,還是在於蘇曼。

因為她想要吞並廠子。

所以廠子就被吞並了。

紡織廠領導們:彆問,問就是後悔!

作者有話要說:吞並紡織廠進度……30%……60%……loading……感謝在2021-11-0122:47:29~2021-11-0320:07: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帕克沒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