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致富之路(1 / 2)

S市的廢品回收站有好幾個,最大的那個在城北,而老餘家住在城南,要去城北還得轉好幾趟車。

這時候的S市已經有公交車了,隻是不管是車次還是線路都很少,又沒有導航,隻能靠問路。

餘簡摸了摸口袋裡的20多塊錢巨款,還是決定暫時省了這趟公交車的錢。

S市汽車站是一個大的人流聚集區,在這附近就有一個規模還算可以的廢品回收站,走過去隻需要十五分鐘。

餘簡離開汽車站之後,就徑直往廢品回收站走去,找了一圈才找到地方。

這個廢品回收站比她想象中要小不少,與其說它是回收站,不如說是一個小倉庫,倉庫裡雜七雜八堆了許多東西,還有一些老太太在回收站裡挑挑揀揀,從裡麵找一下還能用的東西。

餘簡站在門口,眼神直接掃了一圈,用大腦將裡麵的東西分門彆類。

廢舊紙板、廢舊報紙、廢舊書籍等是一類,都屬於紙張類回收品。

破了洞的鍋鏟、自行車架子、破的完全不能用的農具等是一類,屬於鐵製品回收物。

這兩類也是目前廢品回收站中數量最多的兩大類。

除此之外就是許多人家家裡就算廢舊了也很少會丟棄的東西,在這裡看到的比例也很少。

比如說舊衣服、舊電器,以及玻璃製品等等。

後世占據垃圾比例極高的塑料製品因為在這時候還沒能全麵推廣,被丟棄的反而更少。

幸運的是這個廢品回收站似乎是敞開大門做生意的,餘簡往裡走了兩步,就看到回收站的隱蔽處放著一塊板子,牌子上標著裡麵這些廢舊物品的價格。

比如說舊書一毛錢一本,舊報紙舊雜誌之類的,是一毛錢一斤。

還有舊電器,基本上送到這裡的電器都是壞到完全不能用了,收的就是材料的價錢,而不是電器本身的價值。

或許是也有人願意把舊電器買回去當擺設,板子上也寫了價格,小的電器一毛錢,中等的三毛錢,大的五毛錢。

舊衣服那種還要貴一點,所有的布料都是稱斤賣,全部兩毛錢一斤。

最貴的還是金屬,什麼鍋碗瓢盆,一眼能看到的,基本都破了洞,有能力的拿回去補補還能用,可因為它們是金屬,回頭破了還能往廢品回收站賣,價格不低,買不起的人也虧不到哪裡去。

餘簡掃了一大圈,見所有人都在埋頭找東西,也沒人搭理她,默默把心底的羞恥撇去,徑直往裡頭走去。

鍋碗瓢盆不行。

玻璃製品不行。

破舊衣物更不行。

……

她走到回收站的一角,看到被堆在一起的書籍,來了興趣。

這時候國家對於書籍和文化的管控逐漸放鬆,以往不能出現的書籍一點點出現在市場上,以至於廢品回收站這裡的書籍種類也十分豐富。

除了一些教輔書籍之外,還有許多古代的,以及現代的散文。

其中又以民國時期那些文人的作品占據大量份額。

看清之後,餘簡有些詫異,按理說這時候的書籍應該是以教輔書居多,怎麼會是民國時期的作品占據這麼龐大的數量?

她看了眼不遠處正在挑書的女人,看清她手裡那本書的情況後,瞬間明了。

不是教輔書少,而是教輔書可以循環再利用,使用頻率更高,哪怕被送到廢品回收站來,也會很快被人挑走,這才是廢品回收站裡的書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的原因。

這麼一想,餘簡又開始仔細挑起了書。

她買這些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將它們放在位麵垃圾交易站出售,所以挑選書籍的時候一看新舊程度,二看內容。

太破的肯定不能要,內容太現實的也不需要。

再一個,她手頭資金有限,不能全部用來買這些東西,必須得留一小部分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免得又陷入吃不飽的困窘境地。

她在一堆書籍裡挑了好一會兒,才挑出二十幾本能用的。

看起來一大摞,但算一算,這二十幾本書隻需要兩塊多就能買到,簡直是再劃算不過的買賣。

她看了看左右的人,見沒人對她費心挑出來的書感興趣,放心將這堆書摞在一起,又跑到另一邊看報紙和雜誌。

報紙雜誌跟書籍不一樣,這時候很多人都愛護書籍,所以大部分書籍看上去都很新,特彆破的比較少見,但是報紙雜誌很多人家裡都不會太在意,又臟又破的情況比較常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