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與內地比,不管是物價還是普遍的工資, 都要比內地高出不少, 但是跟發達國家比,HK的人工還是稍稍低一些, 所以有不少發達國家的服裝品牌會將他們的單子分發到HK, 讓HK的工廠代加工。
曆史的發展一路下去, 這時候是找HK代加工,以後就是在內地代加工。
再過一些年, 內地的普遍人均工資和生產成品漲上去之後, 就找東南亞國家, 找普遍國民發展更差的國家和地區進行代加工。
代加工的主要就是為了壓縮成本,對於品牌方來說, 他們不在乎找誰代加工, 重點是誰能給品牌方帶去更大的利潤, 所以生產成品越低越好。
這時候的HK還不像後世那樣, 主要以金融業為主,因為與發達國家相比,工資還是相對低廉, 確實也存在不少代加工廠家。
這些廠家在生產完品牌方交代的任務,把品牌方需要的貨物發出去之後, 還會留下一些庫存,以及挑揀完後剩下的次品,而這些次品,也會被賣到各個地區。
又因為跟品牌方的合同, 這些貨物全部會被剪標,就算流傳到市麵上,也是仿冒品,廠家可以完全撇清關係,與他們毫無瓜葛。
袁風希認識的朋友,就是其中幾個服裝廠家的負責人。
兩人到的時候,已經有人在門外等著,碰麵之後,一句廢話都不多說,直接帶著兩人進去倉庫中。
倉庫中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衣服,挑揀出來之後就被扔在這裡,直接用麻袋裝起來,隨便打開一個麻袋,就會看到裡麵的衣服被揉成一團,全部交織在一起,特彆是一些棉製的衣服,因為比較柔軟,這會兒交織在一起,感覺跟梅乾菜似的。
袁風希站在餘簡身旁,跟她解釋關於這些衣服批發的問題:“有兩種選擇,要麼你自己挑,因為挑的都是好衣服,價格不會太便宜,會比市麵上便宜大概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還有一種是稱斤算,一塊錢一斤,就不拆包了,直接連麻袋稱斤帶走,質量方麵你不需要太擔心,我之前也來買過幾次,基本上都是好衣服,隻是為了避免麻煩,才會用這樣的方式銷售。”
餘簡想到不久之前自己稱斤買的那些飾品,兩者相似的點在於都有輕一些的東西,也有重一些的東西,相比較來說,這些衣服還比飾品不壓稱。
一塊錢一斤的價格就算是在這個時候,也不能算貴。
更重要的是她能肯定這些衣服都是來自工廠,絕對不是有人穿過的二手衣服,又在品質上有了幾分優勢。
“袁姐,這些我都要了。”
袁風希略微有些詫異:“你真打算進入服裝業?”
餘簡微笑:“現在倒沒有這個想法,隻是今天既然已經到這裡了,總要買些東西回去,我覺得這些就挺好,便宜量多,一下子買這麼多回去,不是很有麵子嗎?”
袁風希明知道餘簡是故意這麼說的,還是忍不住失笑:“行,那我去說一聲,回頭是不是還要我幫你找船運回去?”
餘簡毫不客氣,微笑道:“那就麻煩袁姐了。”
袁風希笑著捏了下餘簡的臉頰:“我現在是真的搞不懂你在想什麼了,不過反正我們的時間還很長,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看,我等著看你能搞出什麼花樣來。”
餘簡隻是笑著,讓袁風希去幫她操勞。
之後,兩人又逛了幾家服裝廠的倉庫,又把這幾家服裝廠的倉庫搬空,甚至還從某一位服裝廠負責人口中,知道了另外幾家服裝廠的信息,連人都不用過去,直接打了個電話,就搬空了這些工廠的倉庫。
這些衣服全部都是稱斤銷售,服裝廠完全不管款式如何,也不管次品率如何,可能是完好的衣服,也有可能是破成碎步狀的衣服,都是以一塊錢一斤的價格進行出售。
其中有春裝夏裝,也有秋裝冬裝,夏秋裝因為比較輕,可能一斤有好幾件,而春冬裝因為比較厚,可能一件就有五六斤,甚至更重一些,而且還不一定完好。
其中也有可能存在花了五六塊錢,就買了一堆棉絮和碎布的情況。
這時候HK的加工廠的老板不少都是內地跑出來的人,因為HK比較便利,也相對容易賺到錢,才會跑出來,這批人也很精明,清楚了解薄利多銷的市場。
而衣服的問題很多時候又跟品牌有關,同樣的設計,同樣的款式,同樣的布料,有品牌標簽,就能賣出上百塊錢一件,可要是少了標簽,就隻能賣出十幾塊錢一件,甚至還要被人討價還價。
一般人來工廠這裡,都會選擇自己挑揀衣服,雖然價格貴一點,但至少能保證衣服都是好的,轉手賣出去也能賣個兩倍價。
像餘簡這樣一口氣全部批發買下,反而是比較稀少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餘簡在批發的過程中,還會有人打電話給彆的工廠負責人,讓他們把貨送過來。
這次餘簡一共買到了十噸重的衣服,一噸等於兩千斤,按照1塊錢一斤的算法,一共花了兩萬塊錢買下這批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