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正月十號, 天氣才開始放晴。
路上的積雪在太陽的照射下一點一點化了, 雪水順著小溪流入江河,不知不覺春天來了。
正月二十這天,天晴氣爽,溫度適宜。
李縣令帶著二十幾個衙役浩浩蕩蕩到了紅樹村。
李縣令之所以會來這邊,全是因為陸時秋讓木氏回縣城幫忙遞了封帖子給李縣令。
經過上次,陸時秋看得出來李縣令對養殖蛤蜊一事非常關切。
到底是父母官, 跟他打好關係,對自己隻有好處。陸時秋也不介意讓李縣令得些好處。
陸時秋親自迎接,李縣令也沒跟他客套,開門見山道, “什麼時候開始撈蛤蜊?”
“就等著大人來呢。”
李縣令點了下頭,讓陸時秋帶他到海邊。
藍藍的天空與一望無際的大海連成一色,空中飄著棉花糖一般的雲朵,底下海麵波濤滾滾,幾隻海鳥在海麵上翱翔。
海鳥飛累了, 站在灘塗上豎立的杆子歇息。
陸時秋指著那些杆子給李縣令講解, 這一片灘塗都是他們家的。下麵的蛤蜊大半已經長成。
李縣令頷首, “開始吧。”
紅樹村的壯勞力全部換完衣裳,隻等一聲令下就下海。
李縣令示意陸時秋, 陸時秋衝大夥道, “現在下去撈第一片區域。”
種植蛤蜊的時候, 防止有些區域蛤蜊堆積, 他們把五十頃灘塗分為五十塊區域, 四周全是堤壩。
他們先撈第一片區域。每人手裡都拿著漁網,胳膊伸進水裡撈蛤蜊。
四乙說過今天溫度二十度。以人體來說還是低了一點。
不過大夥並沒有介意。畢竟陸家可是出到五十文一天的高價。全村的壯勞力都來報名了。陸時秋全留下來了。
海邊這麼熱鬨,盧攢典自然也接到消息了。
他馬不停蹄趕過來,看到李縣令立刻下跪行禮。李縣令卻連眼風都沒給他一個,敷衍地揮手,“起來吧。”
盧攢典一點也不在意,麻溜爬起來,站在他身邊一起看漁民們撈蛤蜊。
蛤蜊運上來,有專門的篩子幫忙篩選。
太小的蛤蜊會被篩下來,然後重新等撈完,再把蛤蜊放回去。
第一片區域是最小的,大概隻有十畝地。五十個壯勞力撈,隻花了半天時間就全部撈乾淨了。
篩選過後,控乾水份。撐重後,畝產九千三百斤。
如果包括那些小蛤蜊,絕對超過一萬斤。
李縣令好看的眉峰都跳了起來,激動到難以自持,他握住陸時秋的手,“陸秀才,你立功了。”
他身邊的盧攢典樂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這代表自己終於能離開這個鬼地方了。
陸時秋笑了笑,向他介紹陸時春,“我隻是提供方法,具體怎麼養還是我大哥。”
陸時春有些不知所措。
李縣令清俊的臉上有了一絲笑意,衝陸時春點了下頭。
隻是輕輕一點,卻叫陸時春整個人激動得不行。身體抖得不像樣。陸時秋趕緊把大哥扶到一邊。
陸時春卻反握住他的手,“我我我,大人向我點頭了?”
陸時秋看著好笑,“是。”
陸時春激動得臉都紅了,“哎呀,大人可真親切呀。”
陸時秋回頭看了眼李縣令,這人長的是很清俊,哪怕他已經不年輕,可是他左看右看,也沒從他臉上看到哪裡親切了。
他很想說,大哥,你一定看錯了。
可陸時秋不想打擊大哥。算了,在他們家人眼中,那些當官就像長著獠牙的凶猛野獸,能讓他們改變印象,也挺好。
李縣令又看了眼其他的區域,“明天繼續撈嗎?”
“對。”陸時秋點頭。
漁民們繼續撈蛤蜊,陸老頭在那邊主持大局。
陸時秋順便搭了李縣令的便車一起到了段家莊子。
段老爺這會也在家,得知陸時來前來,立刻請他進來。
陸時秋把自家養殖蛤蜊說出來,想請對方幫忙搭線。
這要是以前,段老爺肯定立碼就拍板了,隻是前幾天,他的商隊就已經被五弟接管了。
“這樣吧,我幫你問問。儘可能幫你爭取。”兩家到底是姻親,段老爺想了想還是答應幫忙。
陸時秋點頭,衝他拱手致謝。
陸時秋在這邊陪他閒聊一會兒,就告辭離開了。
等他一走,段老爺就讓管事給五弟下帖子,約他到顧家飯館談生意。
也不知段老爺是如何跟段家商量的。
最終段五爺答應見陸時秋。
段老爺是中間人,自然也跟著一塊去了。
三人到了雅間,段老爺幫著說了一堆好話。
段五爺一直暗中觀察陸時秋,偶爾提了幾個問題。
陸時秋一一答了。
末了,等段老爺把好話都說完了,段五爺開口問陸時秋,“我聽說你是個秀才。你們這些讀書人不都視錢財如糞土嗎?你怎麼一點也不避忌?”
陸時秋笑笑,“我不知道旁人如何。我隻知道沒有錢,我就沒辦法參加科舉。至於賣蛤蜊,不知人間疾苦的人如何能寫出好文章呢?”
段五爺一怔,手指轉動杯沿,轉了話題,“你手頭有多少蛤蜊乾?”
陸時秋飛快答道,“現在隻有新鮮蛤蜊。蛤蜊乾還得等半個月。到時候應該能有幾十萬斤。”
段五爺瞳孔縮了縮,張了張嘴,難以置信重複,“幾十萬斤?”
看到陸時秋點頭,他突然一愣,“你們養殖蛤蜊,畝產能有多少?”
“畝產大概在一萬斤。”
段五爺整個人呆若木雞,他腦子轉了轉,突然笑了,“段秀才好本事。”
陸時秋對這聲誇讚笑著受了,甚至還喜滋滋道,“前天李縣令還說我立功了。”
段五爺深深一歎,“是啊。”他歎了口氣,“這麼多蛤蜊,隻靠鹽儉縣肯定吃不下。隻能走商隊賣向全國。但是你這麼多蛤蜊一齊湧上去,七文肯定給不了。我最多隻能出到五文。”
五文?陸時秋皺緊眉頭,“這也太低了吧?差了整整兩文。”
段五爺攤了攤手,“兄弟,你這量大啊。物以稀為貴,你這麼大的量,我其他東西買不了,隻能把其他錢全投到你這蛤蜊上。我的風險也很大。”
陸時秋掐了下手指。不得不說這人說的是對的。商隊之前肯定不會想要販賣這麼多蛤蜊。錢就那麼多,買了蛤蜊就代表不能買其他的。
陸時秋看向段老爺,對方怔了一下,心下對他升了一絲好感,點了下頭。
陸時秋歎了口氣,“行,就按五文。”
段五爺又道,“不過,五文錢一斤,隻能是三月底前的價格。等休漁期一過,這蛤蜊的價格就得變一變了。你要想賣高價,最好是多趁現在多撈些。”
陸時秋點了點頭,“多謝告知。”
兩人簽下契約,約定半個月後開始交貨。
陸時秋回到紅樹村,把價格告訴家裡人,陸老頭緊緊抽著煙袋鍋子。
陸時春眼睛都紅了,“三弟,就沒有彆的法子嗎?隻能賣給段家?”
陸時秋斂眉,“可以讓二哥多賣些新鮮蛤蜊,一文錢三斤往外賣。”
但是鹽儉縣畢竟隻是個小縣城,陸時秋想了想,還是決定找彆的法子,附手在陸老頭耳邊嘀咕幾句。
陸老頭點了下頭,“我看行。”
說完,他磕了下煙袋鍋子,往外走。
陸時春好奇,“三弟,你跟爹說啥了?”
“我讓咱爹跟那些村民說,讓他們兜售到彆的縣。價格就按一文錢三斤賣給他們。”
休漁期,這三個月彆的縣城是沒有蛤蜊賣的。
村民們到彆的縣城兜售,肯定能賣得出去。
不少村民望而卻步。趕牛車的三叔得知蛤蜊一文錢三斤,決定帶著大兒子要了一千斤去隔壁縣試試水。
兩人拉了一千斤,到縣城開了路引,趕了一天馬車到了隔壁縣。
正如陸老頭所言,那邊沒有新鮮蛤蜊,所以他們以兩文錢三斤的價格賣出去。
賣蛤蜊花了一天半時間。加上來回,一共花了三天半時間。
共掙了三百三十三文。相當於一天得了九十五文。
比在家裡幫忙撈蛤蜊要強。
兩人決定運蛤蜊賣。於是接下來,他們一次運兩千斤。
雖然兩人回來後,說自己沒掙到錢,但村民們也不是傻子。如果真沒掙到錢,他們何必再運去賣?
於是不少人也開始運蛤蜊到彆縣賣。
甚至還有人運到原來屬於金國領土,現在卻是月國地界的無為縣。
這裡屬於金人和月人交彙,商人雲集,許多人對蛤蜊都很好奇。再加上價格也不貴,不少人都會買下幾斤回去嘗嘗。
到最後,每天賣出去的新鮮蛤蜊就有三千斤。
隨著太陽越來越多,蛤蜊也慢慢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