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新事物在剛開始的時候,都要冒大風險。
要是爆款,他們書店能賺得盆滿缽滿。若是不成,他們估計連本都收不回。
尤其陸時秋還是狀元,就衝這個名頭,他的潤筆費就不可能低。
陸時秋敲了敲桌子,“如果我連詩作一塊刊印,你們能出多少潤筆費?”
晏三奎見他心動了,彎了彎唇角,“首印一千本。樓如先生潤筆費是千字三百文,我們給您翻倍。若是加印,還會給抽成。”
他比劃了下手指。
陸時秋笑了起來,“千字六百文?的確不低。”
陸時秋的詩都很短小,他這些年作的詩加起來也不過兩萬字。滿打滿算也才十二兩銀子。
他缺這十二兩銀子嗎?
陸時秋摸了摸下巴,“錢多錢少,我不是很在意。”
晏三奎坐直身體,轉了轉眼珠子,眼底閃過一絲了然,“原來您是想揚名?”
陸時秋也不否認,“錢財哪身外之物,隻要有名聲,我就能收到好弟子。”
晏三奎明白了。人家不在乎錢。
晏三奎是商人,求的是財。對方隻想要名,兩人要是合作,各取所需,多好的事兒。
他也真心為陸時秋打算起來,“既然陸狀元找上我們書店,我晏三奎素來敬仰陸狀元的才華。既然您想揚名,晏某出幾個主意,您可以聽聽。”
陸時秋點頭,“願聞其詳。”
晏三奎輕了輕嗓子,“第一個主意:就是搭售法。陸狀元的詩再加上您的名頭,再加上會試這個節骨眼兒,合了天時,地利,人和三條,絕對可以賣出去。一本詩集售價三百文。若是再兩另外兩本,隻需六百文。我們隻掙一本就成。”
陸時秋眼底滑過一絲欣賞。他就說嘛,比起這些真正的商人,他大哥二哥還差得遠呢。瞧瞧人家,主意張口就來。
陸時秋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第二個主意:就是找名人幫忙宣傳。我們書店這邊與樓如先生有合作。他的上本書供不應求。若是他說好,這書就不愁賣。”
陸進秋早先也沒想到,顧二就是樓如,現在得知。
陸時秋也不推諉,“我與樓如先生也是故識。我可以請他幫忙。”
晏三奎笑了,“那好。”
陸時秋點頭,“你繼續說。”
“第三個主意:把書放到月國藏書閣那邊,請登記的小廝介紹。我們書店與月國藏書閣有合作,小廝也經常在那邊幫忙。到時候由我們來協調就成。”
陸時秋瞠目結舌。每個去月國藏書閣借書的人必定要去櫃台登記。如果負責人大力推薦,的確會有人心動。
這主意更妙!
陸時秋笑道,“我先去找樓如先生。征得他同意,就來找你們。”
晏三奎點頭應是。
陸時秋出了書店,轉道回自己現在住的地方。
他把自己之前寫好的詩集揣在身上。
囡囡見他又要出去,吵著鬨著也要跟去。
陸時秋被她鬨得沒辦法,隻好帶她一起去。
“爹,咱們去哪?”
“你不是想看看顧雲翼嗎?咱們去你顧二叔叔家。”
囡囡樂道,“好。”
到了顧府,下人帶他們進去。顧雲翼正在書房看書,就連下人通稟客人來了,都沒聽到。
還是囡囡走上前,拿掉他的書,他才醒過神來。
顧雲翼瞧見她來了,喜滋滋道,“你們怎麼來了?”
囡囡板著臉,“我怎麼就不能來了?”
顧雲翼剛要說話,陸時秋招囡囡上前給顧二行禮。
囡囡乖乖巧巧上前行禮,顧二笑了笑,“你女兒長得像你。秀外慧中,不錯。”
顧二讓顧雲翼帶囡囡去花園。
顧雲翼點頭應是,走的時候,還順便把書給帶走了。
囡囡好奇道,“這是什麼書?”
顧雲翼到了花園,把書攤開給她看。居然是一本遊記,“這是真正的遊山玩水。”他從兜裡掏出一塊石頭,“你瞧瞧你之前送我的石頭,這書也有呢。就在這兒。”
兩人捧著書熱切討論起來。
而書房裡,陸時秋把來意說了。
顧二接過他遞過來的書,看得津津有味。
顧二早先也是讀過書的,隻是天份不佳,現在見陸時秋居然出一本提高記憶力的學習書籍,立刻來了精神。
“這方法若真行,揚名不成問題。”
陸時秋謙虛表示,“方法因人而異。”
顧二點點頭,三本書裡,他尤其愛這學習法。他當即答應幫他推薦。
陸時秋起身向他道謝。
兩人聊了一會兒,陸時秋就告辭了。
臨走的時候,囡囡還有些意猶未儘。
“顧雲翼說,他六月要跟他二叔去爬黃山。”
陸時秋揉了揉她的腦袋,“他爹娘恐怕不會同意吧?”
“不知道。但是他說他想去。”
陸時秋也沒在意。
他帶著囡囡去了書店,把三份書稿交給晏三奎,初印一千本,潤筆費每千字一百文。加印付兩成利潤。
陸時秋一口答應。
書店這邊隻花了七天時間,就把書刊印出來了。
月國藏書閣這邊每天接待成以千計的學子。在負責人的大肆推薦下,有不少人借回去抄錄。
三樣一千本,書店大肆推廣,再加上狀元的名頭,低廉的價格,隻要進書店買書的人都被推銷過。
樓如先生舉辦好幾場詩會。作為暢銷書以及女皇的兒子,沒人不給他這個麵子。
許多學子參加他的詩會。
詩會上,他對陸時秋的讚不絕口,很快讓舉子們想起陸狀元的名字。
前科進京趕考的學子沒有誰能忘了陸時秋的名字。
他是古往今來,第一個辭官不授的狀元。
跨馬遊街後,不少舉子讀過他寫的文章。
文章犀利又不失圓滑,讓這些學子茅塞頓開。
現在有他的詩作,舉子們紛紛慷慨解囊。
三重推銷下,陸時秋的書很快炒起來了。
就連書店都沒想到,先火起來的不是陸時秋的詩集,而是他自創的學習法。
要說這事還得虧女皇。
女皇為了成立商部,開了十幾個朝會商討此事。
底下不少朝臣反對,尤其是戶部尚書反對最為激烈。
六部擴充為七部,是直接把戶部的玻璃司和工部的機巧閣分割出來,挪到商部。
工部也就罷了。機巧閣隻是在工部掛了個名,其實頂頭上司是天皇和女皇,他根本管不到。
玻璃司就不一樣了,玻璃鏡銷售得當為國庫增加不少收入。
女皇把它挪到商聞,就等同於把戶部分為兩部分,相當於給戶部尚書添了個競爭對手。戶部尚書能高興嗎?
可惜,他再怎麼反對也沒用。
女皇是個喜歡開拓進取的人,她尤其喜愛格物。要不然她當初也不會力排眾議成立機巧閣。
當初發明這兩樣東西時,戶部尚書就以國庫空虛為借口,百般阻撓,不肯撥款。
還是女皇自掏腰包,兩樣東西才能研製成功。
現在戶部尚書不想放過玻璃司這個下蛋的金雞,可惜女皇根本不給他這個麵子。
而女皇的擁護者也開始翻舊賬。
官員們為了這事,在下麵吵翻天,最終女皇勝利。
商部就此成立。
女皇當著眾臣的麵,稱讚機巧閣的能工巧匠,賞賜不少好東西給他們。
對陸時秋這個最先發明蒸汽機的人,女皇也是大肆誇讚,甚至還提起他寫的學習法,言語之間不乏讚美之詞。
女皇這一稱讚,沒兩天京城大大小小官員全知道了。
官員們立刻讓下人買。書店這邊很快兜售一空。
晏三奎得知大夥要的是學習法,立刻讓底下加印這本書。他這會也不搭售了,直接按照三百文一本往外賣。
就這還滿足不了源源不斷登門的客人。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2-0521:39:55~2020-02-0717:40:0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月隱霜寒zy10瓶;曉曉的五色石、楚謖、266199215瓶;毛毛糙糙、來來往往、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一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