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贈月又問:“看你開得很熟溜了,容易上手不?”
王師傅給她說了幾個要領,然後停下了機器,讓她試一下。
楊贈月開心的接過了方向盤,開始按照王師傅說的步驟,剛開始開得很慢,田裡畢竟不像平路,一深一淺的,有時候她其實會擔心機器歪到一邊去。
好在她力氣大,硬是把機器給穩住了。
開了兩圈後她就掌握了。
於是,這幾十畝水田她和王師傅兩個人輪流開,輕鬆不少。
坐在機器上看著身後的水田變成一片綠色,那感覺是真的爽。
機器栽種的水田完工後,楊贈月結了工錢,機器的錢,又采購了化肥回家囤著,忙清楚這些後,他們還有一塊田的活得自己上手。
插秧的第七天,楊贈月和陳加兒擼起袖子就開始插剩下的那六分田。
這是範二叔應楊贈月的要求特意留下來的,讓她們親自體驗學習如何用最古老的辦法種植。
楊贈月清楚末世沒有那麼多機器,他們很多事都隻能人工。
這天早上天蒙蒙亮,她和陳加兒已經鍛煉好身體,換了身包裹嚴實的衣服,每人拿了一捆從範二叔家搞到的稻草,去了秧田。
秧苗得先拔起來,捆好運到那六分田,然後再插。
這些流程楊贈月已經清楚。
她以前沒少乾。
因為範景剛經常會幫她和師傅的忙,所以農忙的時候,她也會下山幫範景剛家插秧割稻。
隻有播種,施肥打藥這些她沒有參與過,所以得學習。
她教陳加兒如何拔秧苗,如何捆才不會傷到秧苗,幾個下來陳加兒就掌握了。
兩個人見田裡還沒什麼人,所以手下的動作就加快了很多。
太陽掛在四昆山東邊山頭的時候,兩個人已經把秧苗全部拔好,運到了田裡。
接下來就是插秧。
楊贈月示範了一行,陳加兒跟在她後麵,把秧苗插得整整齊齊,那行間距估計拉線都沒那麼勻稱。
兩人沒一會就得了一小大片,估計不到中午這六分田就完全可以搞定了。
插到一半,兩個人啃了三個包子,一大杯豆漿,是陳加兒昨天放在空間裡的,吃完又繼續。
很快,田裡走動的村民開始多了起來,兩個人隻能改變插秧的速度,這樣就慢了很多。
村民看著兩個姑娘那仿佛用尺子量過的行間距,朝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你倆這眼光也太準了吧,四昆山的農活後繼有人了。”
兩個姑娘對村民憨憨一笑:“就是,就是想它們看起來整齊好看些。”
沒彆的意思。
強迫症沒辦法。
村民笑了笑就走了。
難得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乾農活,他們得表揚,誇讚才行。
要不然,再過個十多年,田裡估計就全是七十歲的他們了。
年輕人都走出了大山,回來的實在太少,回來了願意在土裡刨食的幾乎沒有。
現在的農活不單單是體力活,還要與時俱進懂得各種工具,技術,有知識的年輕人卻不願意種植,老一輩也沒辦法。
隻能自己堅持,到不能動的那一天。
直到十一點,兩個姑娘才徹底忙清楚,將農具收拾好,洗乾淨腿就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