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2 / 2)

“皇兒打算怎麼做?那可是近五十萬的蠻族大軍,不算外圍的近十萬,也有三十四萬人馬。”

縱觀過往的那些曆史,就能發現,一旦發生這等大規模的戰爭,每次都能讓大安損失慘重,丟城失地都是常事。

何殊起身拉下一份草原部落的分布圖,這是一份在蠻族人的輔助下,耗時許久才繪製出一份頗為詳儘的地圖。

“那些蠻族瑞已組成聯軍,如今已往我們大安邊境這邊來,他們後方的幾大王庭正處空虛狀態,隻要我們的人能在那些蠻族的配合下,繞開聯軍途經區域,直接在短時間內,千裡奔襲這些王庭,就能抄了他們的大後方,實施斬首行動。”

“再讓外圍的這些蠻族人,瞅準時機在聯軍中散布後方王庭已被攻破的消息,擾亂軍心,隻要這時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就能有機會解決掉聯軍中的那些首領。”

對於外圍這些部落而言,能夠趁此機會擺脫那些王庭的控製與剝削,從而在蠻族內部獲取統治地位,絕對是他們不遺餘力要做的事。

何殊從不認為這世上會存在一勞永逸,在她看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平靜無波的表麵之下,往往會暗波湧動,所以他們需要做到時時居安思危。

這也正是她此前一直灌輸給正寧帝與皇後的思想,才能讓他們沒有耽於享受權勢富貴,而是始終懷著積極努力的心態奮鬥,從不敢鬆懈,畢竟自家還藏著一個大秘密。

所以她在邊關實施雙邊互市的惠政的同時,也利用雙方之間的關係和睦,讓夷北軍往草原上派了不少人。

那些人不僅成功繪製出草原上的詳細地圖,其中一部分特意挑出來的方向感強,記性特彆的人,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活地圖。

為的就是方便在關鍵時候,可以實施這種精準打擊,而如今,正是需要用到這些後手的關鍵時刻。

若是操作得好了,對方組成聯軍,試圖入侵在大安的行為,很有可能會成為大安從此徹底反製草原蠻族的一個契機。

正寧帝不懂兵法,所以

他不知道太子的這個計劃是否可行。

“希望皇兒的計劃可以成功吧,若是正麵打起來,我們大安的這個損失可就大了。”

且不說大軍出戰的各種物資損耗,單說那動輒就會造成的數以萬計的傷亡,更加讓人心痛,畢竟那些可都是大安的壯勞力。

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深受何殊的某些觀念影響,考慮這種損失時,正寧帝的這些想法可以說是很有何殊的風格。

何殊也不敢保證自己的計劃一定能成功,畢竟她所能給出的隻是一個作戰思路,至於具體將會如何操作,需要看身在前線的夷北軍將士。

執掌夷北軍的胡慶元是大駙馬,曾是武將世家,早年也曾因功獲得爵位,隻是隨著他的祖父戰死沙場,還讓朝廷吃了敗仗,便被罷了爵位。

這是何殊當年選他作為大駙馬候選人時,調查得出的信息,直到宋太師死前曝出那些真相,何殊才知道,原來大駙馬的祖父也是死於西陽平叛之戰中。

胡慶元早逝的父親當年在平叛之戰中身受重傷,雖然勉強活命,卻是再也上不得戰場,家裡被罷了爵位,還要感謝先帝沒有追究胡家的戰敗之責。

父母相繼離世後,胡慶元小小年紀就投身軍中,因戰功而步步高升,後來被何殊看重,選為駙馬候選人,又被大公主挑中,成為大駙馬。

這是一位不僅自身的實戰經驗非常豐富,因家中世代據守合城邊境的家族淵源,對蠻族的戰鬥風格也十分了解的將軍。

命他執掌夷北軍後,早年時常來擾邊的那些蠻族,被夷北軍給打得聞風喪膽,為後來的順利互市打下良好基礎。

畢竟那些草原蠻族素來信奉強者為尊的原則,打不服,或是看到對手弱,他們就會隻想做無本生意,壓根就不屑與人談合作,或是出爾反爾。

何殊所做出的指示,通過秘密渠道發出去的同時,已經開始備戰的夷北軍大營這邊,上下都充斥著一股凝重的肅殺氛圍。

“大將軍,我們要不要先將合城與周圍村鎮的百姓撤離,對方這次來勢洶洶,正式打起來後,戰勢難料,很有可能會波及那些普通百姓。”

沒等胡慶元開口,就有其他將軍接過話道。

“邊關在近幾年來,常住人口數量已增加一倍不止,又即將要到秋收季節,這麼多的百姓能給遷到哪裡?”

“合城新修的城牆十分牢固,將城外那些百姓都遷到城內,讓他們將那些將要成熟的糧食先收了。”

“按說你這個辦法還不錯,可是一來城中不一定能容納得下那麼多城外居民,二來萬一合城遭遇圍困,或是被攻破,這個損失將會更大,朝廷這些年再三強調,要求我們這些駐軍一定要做到以人為本,不管是遇上天災**,都要將保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視為第一任務。”

胡慶元抬手製止住將要起爭執的下屬,皺眉思索道。

“今時不同往日,我們也應該調整作戰思路,不要總將正麵戰爭視為唯一方式,要想想如何利用我們現有的優勢,爭取做到能以最小的傷亡損失,取得最大戰果。”

在場眾人聞愣了一下,有人忍不住開玩笑道。

“大將軍,與此前相比,我們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部分蠻族和我們關係好,不僅沒有打仗的想法,還願意為我們通風報信,我們乾脆鼓動他們造反,與我們來個裡應外合,讓他們乾掉那些來自各大草原王庭的首領,讓他們不戰而退算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