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就那麼站在宮門外看著這一幕,心裡暗自得意,他好歹還能有幸上手推一推,像秦大人,連上手摸一下的機會都沒有,沒見皇上防對方防得跟什麼似的。
雖然門下省保持自家一貫口風緊的風格,沒有對外宣揚皇上得了一輛自行車的事。
但是隨著皇上接連數日,毫不在意地在人前騎著自行車招搖,被前來求見的不少大臣撞個正著,這個消息還是被傳揚了出去,引來無數人的好奇與議論。
而何殊一忙著統計各地今秋的糧食收成情況,對那些因遭遇災害天氣,從而導致農作物歉收的區域撥發賑災錢糧,一邊派人去當地調查實際情況。
合城那邊雖以史上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但是俘虜的各大王庭成員與將士的處置,夷北軍上下的犒賞等事務,都需要她做出相關指示。
這般下來,當正寧帝每天樂此不疲地忙著健身時,何殊說是忙得不可開交都不為過。
不久後,皇後的自行車也正式拚裝好,被送到宮中後,迅速在嬪妃與公主中引起高度關注。
她們不敢打皇上的那輛自行車的主意,也看得出皇上的車又高又笨重,她們可能控製不好。
但是看到皇後的那輛沒有中間的大杠,較為矮小輕便的車子時,瞬間都來了興趣,纏著皇上討要。
知道這自行車是太子特意讓人研製出來孝敬皇上與皇後的,那些嬪妃與公主也不敢白要,提出要拿出各自攢的私房錢購買,哪怕需要出高價也在所不惜。
讓皇上感到心動之餘,也迅速從中看到自行車所擁有巨大市場前景。
“皇兒,這可又是一門獨家生意啊,我們真要免費賞給那些大臣嗎?”
對於自行車的市場前景,何殊當然是比誰都清楚,而且知道它在有了可在天上飛的飛機,在地上跑的汽車與高鐵的時代時,依舊具有永不褪色的獨特優勢與魅力。
“兒臣不是一直說,會賞按功賞給大臣嗎?怎麼可能做到人人都有份?頂多也就是為那些衙門配個兩三輛公用的車,方便他們出行而已。”
聽到太子的這番解釋,正寧帝的心裡就有數了。
“也就是說,其他人想要得到自行車,隻能自行出資購買?”
何殊卻搖頭道,“應該隻會偶爾拿出幾輛,放到奇珍閣的拍賣會上拍賣,不可能正式將它們做成一門生意。”
雖然知道這麼好的東西放到拍賣會
上,隻會拍出天價,可是單輛再怎麼賺錢,在不走量的情況下,能賺到的錢肯定有限,所以正寧帝對此表示不解。
何殊隻好放下手中的筆,認真為自家老爹解釋這其中的內情。
“分發自行車的事,除了京中這些大臣與衙門,也要照顧到地方衙門,反正都是憑政績來決定哪家能分到,哪家分不到,而且這些自行車不僅耗鐵,還耗橡膠,大安本土的橡膠產量還相當有限,還要用於彆的方麵,所以這個自行車的產量不可能會高。”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自行車的產量都會有限,屬於絕對的稀罕貨,再怎麼掙錢,也不可能敞開了供應。
這也是何殊寧願在成品多些後,儘量賞人與分發給各級衙門,也沒想過直接將其當作一門生意的原因。
因為目前的大安還遠遠不具備可以大量生產自行車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當自行車當做朝廷的福利,隻免費分配給官員與各級衙門時,會抬高自行車的身價。
也讓能有機會騎上自行車的人,因此而對朝廷生出更多歸屬心與擁護感,讓老百姓對朝廷的實力生出自豪與尊崇感。
這些年來,她在有意無意間做了不少挑戰,或者說是破壞這個時代規則與傳統理念的事,隻能從彆的地方儘量找補一下。
更何況大安畢竟還是個以農業生產為本的農業大國,她當年已然安排人在東南方省份的大片荒山野地上,種了不少橡膠樹。
但是橡膠樹所能產生的巨大實用與經濟價值一旦被傳開,肯定會少不了有人不惜毀林毀田地,也要儘量多種植這種更賺錢的橡膠樹。
這種行為會給糧食產量造成巨大影響,當然是何殊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何殊不僅會封鎖相關信息,更會封鎖相關技術,不到恰當的時機,肯定不準公開。
她隻會讓人持續培養更多的橡膠樹苗,在適宜橡膠樹生長的無人荒野之地多栽種,從而陸續增加橡膠的產量,為橡膠在接下來的更多應用做準備。
知道太子考慮事情比他更周全,而且論賺錢的本事,太子也比他更強,既然她會這麼說,就意味著他難得發現的賺錢機會確實不現實,正寧帝隻得遺憾放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