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鳳姐等人均覺得賈珍此人惡心不堪,可事已至此,借助這個機會把惜春給撈出來才是正事兒。
人選是鳳姐早就看好的,翰林院掌院吳大人的嫡次孫,醉心書畫,一心要找個精於畫道的妻子,否則就終身不娶。吳家老太太為此操碎了心,唯恐這個孫子孤獨終老。
上次她帶著自己的大孫女去林家做客,剛好見到了惜春的一手寫意工筆畫,宛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當時吳太太就探問了鳳姐的口風,被王熙鳳含糊過去了。如今鳳姐托了人遞信過去,不過一天的功夫,媒人就上門了。
王熙鳳深深覺得賈珍如此行事未免太過下作,也實在是沒有一點兄妹情誼,故此在為惜春備嫁妝的時候,狠狠的從寧國府的庫房裡為惜春撈了一大筆出來。
賈珍如今滿眼就隻有他那個心肝兒寶貝,對於錢財這等俗物並不看在眼裡。尤氏倒是有心想說話,可她一個續弦嫂子,素日裡與惜春這小姑子並不親近,再一個賈珍也不看重她,說了也沒有人聽的,隻得暗暗憋氣。
王熙鳳與尤氏隻是麵上情,自然不會顧忌她的情緒,故此惜春的三書六禮雖說走的快了些,但也頗為隆重熱鬨。且惜春今年十三歲,虛歲也就是十四了,說親雖早了些,倒也有前例可循,並不擔心會有人說閒話。
隻探春悶悶不樂,迎春與惜春都定了親事,如今三春隻她一人還沒有著落了,可王夫人與賈政不發話,餘者有誰能為她做主呢。
趙姨娘倒是在榮慶堂鬨了一場,被王夫人輕描淡寫的打發了,言畢又圈住賈環在她屋裡抄佛經,逼得趙姨娘不敢大動。王夫人本來是打算把迎春當做元春的備胎的,畢竟迎春性格懦弱不爭,長得也不甚出眾,若是送進宮裡也隻能依附元春而活。
可惜迎春已經定親了,惜春那是東府的小姐,王夫人做不得主,隻餘下一個探春,算是奇貨可居了,如何會輕易放手讓她嫁人。再一個,趙姨娘給自己添了這麼多年的堵,她怎麼會容忍趙姨娘的女兒嫁個好人家呢,這不是王夫人的做派。
探春白日裡依舊和姐妹們說說笑笑,可晚間躲在被子裡卻忍不住流眼淚,侍書倒是有心想要勸慰她,可卻不知從何勸起。
“二姐姐,林姐姐,咱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幫三姐姐嗎?太太也實在是……”
今日鳳姐生辰,林黛玉帶著雪雁和紫鵑等人來了賈府,趁著還未開宴,自行尋了小姐妹聊天說話。探春被王夫人叫去撿佛豆了,隻有她們三人在此歎氣,不過姑娘家麵嫩,也不會親言嫁娶之事,可誰不知道他們在愁些什麼呢。
雪雁在旁邊看這三個小姑娘愁苦的樣子,忍不住出言提醒:“二老爺是一向喜歡讀書人的,且他素來威重,便是二太太也不會駁了二老爺的話。若是二老爺答應下來的,二太太縱然不甚得意,想必也是會答應下來的。”
林黛玉的眼睛亮了亮,這件事可以找鳳姐姐和璉二哥幫忙,還有父親,他認識的讀書人極多。
旁邊的司棋和入畫也高興不已,她們和探春的丫鬟侍書都是一批選進來的,名字排行一樣,便是感情比之他人也深厚許多,探春若是不好,侍書作為她的貼身婢女,能得到什麼好處不成。
王熙鳳得知了幾個姑娘的打算,自然滿口答應下來,需要她配合的地方絕無二話。林如海看到黛玉羞羞答答的說這些東西,也並沒有斥責她們不懂閨訓,反而讚賞姊妹情深,說是會仔細尋摸的。
“父親,三姐姐她有才華有能力,難免性子高傲了些,您可要費心了。”
林如海是見過探春的,神采飛揚、見之忘俗,確實是個不輸於自家女兒的好孩子,難得的是還和自家玉兒感情深厚,自然不會不上心。不過三天,林如海就拿了一張名單偷偷的遞給了林黛玉,這上麵都是他在今年春闈中找出的青年才俊,彆的不說,人品還是過關的,再有人幫扶一把,日後未必不能在朝堂上出人投地。
林黛玉接了單子轉手就讓雪雁傳給了王熙鳳,打聽消息這種事情,說來還是賈璉比較在行。鳳姐夫妻倆盤算了幾日,還是請了探春過來商量,畢竟這是她的終身大事,而三姑娘又素來聰慧,他們既然接手了此事,何不做的漂亮點,也讓人感念他們夫妻的好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