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重量收費,而且都極為低廉。”房玄齡不由暗暗點頭,李承乾唯獨沒有按照距離收費,讓天下人皆可以享受通信便利,這的確是難得的善政。
“六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收費較高,如此一來,驛站的收入更多,或許真的可以收支平衡。”戴胄暗暗點頭,如果每年的驛站真的能夠自給自足,那每年民部真的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如此一來,驛站的人手恐怕不夠,根本無法送達如此多的信件。”駕部郎中苦笑道。
“隻要驛站有了收入,還怕招不到人,每年因傷退伍的傷兵頗多,這些將士都會騎馬,送信自然不在話下,更可以讓這些有功之將士謀一份生計,豈不是更好。”李承乾大手一揮道。
“理應如此!”侯君集點頭讚同道。
送信並不需要什麼技術活,隻需要會騎馬即可,隻要這些退伍傷兵能夠行動,就能勝任這份工作,更何況那些受傷的將士本身已經無法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郵差這份工作可以說再合適不過了。
“可是驛站乃是為朝廷送公文之所,如今卻要給普通百姓送信,那成何體統。”駕部郎中痛心疾首道。
雖然驛站在朝堂的地位地下,但是畢竟往來接待的都是官吏和公文,如今突然要給普通百姓送信,這樣的落差讓駕部郎中怎麼也接受不了。
李承乾昂然道:“父皇曾經教誨本宮,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如今驛站改革,為天下百姓送信,豈不是正是應了民為貴之說,怎麼會有失體統,再則,此舉亦對驛站有利,否則驛站的經費何來,難道還要朝堂連年虧空。”
駕部郎中頓時愣在那裡,不知該如何辯解。
“真是一個蠢貨!”不少大臣心中冷哼道,李承乾直接將驛站的經費不留痕跡的平攤到六部之中,驛站的經費已經所剩無幾,可以說驛站已經沒有退路了,隻有按照李承乾的意思照辦一條路。
不少重臣不禁凝重的看著李承乾,不得不說李承乾這一手漂亮,驛站雖然重要,但是平時根本用處不大,李承乾動驛站根本沒有人替其出頭。
尤其是民部和兵部,隻要驛站通信係統構架完成,民部每年可以節省一大批開支,而兵部則是找到了安置退伍傷兵的差事,自然雙手支持驛站改革,其他六部憑空多了一批經費,自然舍不得吐出來,唯有支持李承乾這一條路。
“太子殿下且慢,老夫相信太子殿下乃是一番好意,隻是驛站隻送公文和軍情乃是朝堂自古一來的體製,如果貿然改動為百姓送信,恐怕需要請示陛下方可。”杜楚客突然提議道。
頓時不少剛剛連連點頭的大臣忽然一頓,說到底太子還是太子,曆史上沒有繼位的太子比比皆是,到最後還是皇上說了算,此事若是皇上不喜的話,他們恐怕也要擔責。
李承乾不由臉色一冷,他知道杜楚客和自己的弟弟李泰走得很近,之前此人就已經阻止自己監國,而又將改革驛站的事情拖延到李世民歸來,到時候,恐怕驛站之事就是半成,他的政績也會大減。
“驛站通信,即有利於天下百姓,又有利於朝廷,早一日通信,天下百姓就能早一日享受便利,而朝廷也可減輕一些負擔。此事刻不容緩,若有差池,本宮一力承擔。”李承乾果決道。
頓時群臣一陣沉默,所有人都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觸碰李承乾的眉頭,幼虎雖小,但是也是吃人的呀!
“老臣年老體弱,恐怕難以擔此重任,恐怕還請太子殿下另選賢能。”駕部郎中一咬牙,拱手上奏道。
他並非不知道驛站通信的好處,如果他此刻聽從李承乾的命令而改革驛站,若是惹得李世民不喜,恐怕李承乾不會有絲毫的責任,他定然會成為替罪羔羊,如果成功,政績被李承乾所得,而他沒有絲毫的好處,他此刻請辭,自然是想要從這個漩渦中脫身。
“既然如此,駕部郎中就安心修養身體吧!蘇定方何在?”李承乾喝道。
“末將在!”武將之中,蘇定方昂然出列道。
“你曾經運糧有功,精通運轉之道,可有信心改革驛站通信之事,為我大唐受傷將士謀一條生路。”李承乾喝道。
蘇定方抱拳道:“末將義不容辭。”
李承乾環視四周道:“既然如此,那就由蘇將軍暫任駕部郎中一職,總領天下驛站改革之事。”
駕部郎中不由眼睛一黑,他原本以為自己請辭之後,朝中沒有一人能夠理清驛站之事,然而他卻忘了還有一個精通運糧的蘇定方在。
“末將遵命!”蘇定方昂然道。
“退朝!”
看著李承乾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之內,百官若有所思,心中不由感歎一聲道:
“太子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