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出現在鏡頭上,這種誇張一些幅度則剛剛好,比單純濃妝更吸引眼球。
先聲奪人,光是看一眼,觀者便動容,好奇少女為何泫然欲泣。
秀娜就著這個妝容,對著昏黃鏡子裡自 己慢慢勾起一個帶煞氣微笑。
在吃瓜網友和粉絲努力下,兩張動圖,在網絡瘋轉!
【臥槽這哪部電影裡神仙妹妹,我真可以】
【段舒吧這是……哇反差好大,她在《惡鷹》裡看上去成熟多了,上綜藝時候也很有女人味,沒想到清純裝束可以這麼有少女感。】
【《阿修羅》我去電影院看了,在大熒幕上看到段舒臉很滿足】
這兩張動圖選得太有故事了。
哪怕不去看電影劇情簡介,不找網友劇透,女主角前後變化也足夠勾人心弦。
自來水們很緊張,每天轉發猛吹,喊著救救孩子。
導演顧淵心酸曆程因為有戲劇性,也被拿出來說個不停。
求排片求宣傳,救著救著,一些數據黨粉絲發現……
票房上升了?
孩子不慘了??
原來你們說要去看,不是說說而已???
從一開始慘淡吊車尾,節節上升,隱有黑馬之勢。
全網同情這部得到國際獎項小眾電影,而電影優秀質量留住了觀眾,牛皮沒有吹破,反倒一路乘著觀眾們喜愛和祈願,飛得越來越高。
……
最後定格在6000萬票房。
粉絲喜大普奔,文藝青年一半高興,一半不是滋味。
小眾電影得到大眾肯定,逼格好像就降低了;於是一小部份假文青開始閉口不提《阿修羅》,轉向追逐“逼格”更高小眾電影去。
業內麵麵相覷。
口碑不錯,關注度也高文藝片不是沒有,但票房慘淡卻是常態。
偶爾有幾千萬票房,通常是主題剛好緊扣了時事熱點,像《狗十三》親子矛盾,或是有驚天營銷特點,《百鳥朝鳳》跪求排片。當然,它們絕對是有著不俗質量,像好酒被搬到巷口,便於被他人發現。
《阿修羅》6000萬,在電影界算不了什麼,和《惡鷹》比更是毛毛雨。
但這個票房是要跟成本比。
《阿修羅》成本一百萬不到,很低很低。
它隻是一個有夢想導演瘋狂摳門攢起積蓄賭博之作。
它沒有流量明星,裡麵最紅段舒在當時也不過是一位上完真人秀,比素人強一點點漂亮女孩。
業內為它票房感到驚奇,感慨段舒和顧淵好運氣,佳作遇風起,觀眾給麵子,完成了一場良性營銷……
更是讚歎謝逢星投資眼光。
買什麼漲什麼,簡直是苦海明燈。
而被猛吹謝總,在處理完繁忙工作後,再一次坐進家裡私人觀影室,欣賞《阿修羅》。
這是他第五次觀看。
他依然不能感受到它劇情出色之處和藝術性,他能看懂,隻是主角很漂亮,比他在工作場合見到段舒真人還要好看數倍。所以這部電影為什麼受歡迎,他想不明白,也不能問人。
他知道外界對他誤會,而這能為公司帶來更多好處,所以他樂得不拆穿。
嗯……
想來想去,可能大家也覺得女主角真漂亮吧!
凝視著熒幕上段舒,謝逢星薄唇掀起溫情微笑,隱約閃爍著名為父愛光輝。
雖然謝總審美能力欠佳,但他有錢,有整個部門為他服務。
而現今娛樂圈是不會把任何成功單純歸類到隨機運氣,他們會儘一切努力分析出“成功”裡頭可複製性。
於是《阿修羅》逆襲成功,和它在大眾眼中樣子,就被聚星娛樂數據部門,加班加點地分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