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是廚師,廚房的活兒他做的很熟,應該不會累的那麼狠。要麼說謊,要麼是喝了酒。隻不過,說謊有什麼好處?隱瞞喝酒倒是可以理解。
嫌疑最大的反倒是小玲。
小玲的話,前後矛盾,經不起琢磨。
若她被二樓叫聲驚醒,又說因為害怕直到四五點才迷糊睡著,那麼僅僅間隔十來分鐘就在一樓響起的敲門聲,她能聽不到?卻又以藏在被子裡為由,試圖搪塞。
“池疏少爺,早飯時間到了,請前往餐廳。”管家提醒道。
話雖如此……
池疏笑道:“李叔,粥糊了!”
李叔自從聽說死了人,就心神不寧,以至於忘了在煮粥。回過神,果然聞到淡淡糊味,連忙攪動幾下,將粥挨個兒打入碗中。那些細嫩的薄魚片,經過滾燙粥水一燙,就熟了。
來到餐廳,正好對上崇淩詢問的目光。
池疏將一樓三人的對答複述了一遍,並道:“昨夜二樓的事跟一樓的人是沒關係的,我本來隻是想解決為什麼一樓隻有6分鐘的疑問,誰知,越問疑惑越多。三人中,小玲撒謊的痕跡最重,也最可疑,我不明白,她為什麼要撒謊?想掩飾什麼?”
“我剛才問過張伯,張伯和李叔的房間在廚房餐廳這邊,小玲的房間在客廳那邊。如果敲門聲隻在一邊,另一邊的人可能會聽不到。”
池疏覺得,他真正的意思在話音之外。
琢磨了一下,略微驚訝:“你的意思是,一樓實際也經曆了兩遍敲門,敲的是同一個人的房門?小玲?!”
“這隻是個猜想,沒有證據。”
這個設想,並不受管家或李叔謊言影響。無論那兩人是睡是醒,都不會聽到另一端敲門。昨夜的敲門聲並不大,很平緩,不論敲誰的門,節奏、聲音、長短都是一樣的。
崇淩問過二樓的三人,在慘叫響起之前,三人睡得很熟,根本沒聽到外麵敲門的動靜。在驚醒之後,位於走廊另一端的江薇,才開始縮在床上,沒聽到什麼,後來鼓起勇氣貼在房門上聽,聽到有敲門聲,機械一般的規律,後來聽到腳步聲過來,嚇得又縮回床上。
彆墅用料好,不比那麼單薄的牆皮,本身就隔絕一定噪音。
昨夜很靜,但敲門的人似乎配合著夜色放輕了聲音,所以才造成這樣的結果。
池疏和崇淩看法一致,目前要弄清楚的是小玲隱瞞的秘密。
再者,他們已經掌握了夜晚的規則:不出房門,不開門。
似乎這樣一來,就不會再有殺戮發生。
然而崇淩幾次遊戲的經驗告訴他,事情不會這麼簡單,隨著時間推移,難度和危機都會升級。
最終坐在餐桌前的隻有五人:池疏、崇淩、江薇、李浩洋、方毅。
早飯依舊很用心:蒸蝦餃、奶黃包、魚生粥、椰絲球。
相較於池疏和崇淩神色如常,其他三個食不知味。
“沒看到何誌龍。”方毅突然說道。
說曹操,曹操到。
話音剛落,咚咚咚急促的腳步響,隻見何誌龍飛快的從餐廳門口跑過去,不多時就聽見車響。顯然,何誌龍同池城等人一樣,選擇立刻離開彆墅。至於他為何現在才走,估摸是才睡醒。
飯後,崇淩提出處理屍體。
他們還要繼續住下去,又無法與外界取得聯係,那麼,任由屍體留在房間就不合適,尤其對於二樓的李浩洋等人來說。
“張伯呢?”
小玲在收撿餐盤碗筷,回道:“張伯說電話打不通,打算去劉家彆墅看看。”
崇淩又問:“彆墅有不用的空房間嗎?”
小玲知道他們要存放屍體,於是說道:“彆墅後麵有個工具房,放一些花園用的肥料,各種維修用具什麼的。”
“就那裡吧。”如今白天氣溫在11~13℃徘徊,不算太高,且遠離彆墅,真有味道也傳不過來。遠離屍體,也能令人在心理上好受一些。
書房還鎖著,他們便從二樓開始收拾。
拜托小玲從儲物間取了兩條白床單,用來包裹屍體。
剛走到房門口,李浩洋幾個就開始腿發抖,一步一挪,滿臉抗拒。
小玲沒來,她有正當理由。她得收拾餐桌、清洗碗盤、打掃廚房。廚師李叔原本的工作隻是做飯,其他事情不在他處理範圍,現今彆墅裡,也隻有小玲負責。
崇淩笑著鼓勵:“第一回總是艱難的。”
言外之意,有一就有二,早晚得適應。
這種話一點兒不能鼓勵人心,隻讓李浩洋幾人覺得前途灰暗,卻又不得不趕鴨子上架。
池疏覺得,崇淩的故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