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普見歐冶子都快要被問崩潰了,給歐冶子講了講莫邪的後續故事讓他平衡平衡。
據傳吳王得到莫邪劍後愛不釋手,舉國懸賞問有誰能打造出配套的金鉤。
吳王允諾說誰能做出好鉤就賞賜百金,一時間吳國人紛紛敲敲打打造金鉤。
有個人一琢磨,大家都一樣打金鉤,怎麼才能拿到更多賞錢?他靈機一動,殺了自己兩個兒子血祭金鉤。
這人把金鉤獻上去後跑去找吳王討賞賜。
吳王表示“你說殺了就殺了,我怎麼就不信呢”,並讓對方在一堆長得差不多的金鉤裡找出哪對是他獻的。
那個喪心病狂的爹哪裡認得出來,冥思苦想之後靈機一動,開始呼喚起兩個兒子的名字來,說爹在這兒,你們快過來,要不然王咋知道你們有多神奇呢!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兩兒子都是大孝子,一聽到親爹的召喚,那對金鉤立刻飛進親爹懷裡。
吳王看得十分慚愧地表示自己錯過此人了,歡喜地給了對方百金賞錢,並且開開心心地把金鉤彆在莫邪劍上日夜不離身。
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記錄,無論正史野史都總是充滿血腥氣,由於這些書大多是漢代人編的,又摻入了不少漢代盛行的道家元素,讀來玄之又玄。
對於這些時期的小老百姓來說,乾活多,報酬少,還高危。
比如挖個墓不想暴/露方位就讓工匠陪葬。
比如打造個寶貝不想彆人用同款就殺了工匠讓他們“以身殉寶”。
比如君王閒著沒事突然感慨“我啥都吃過了就是沒吃過人肉”就有人殺了兒子煮給他吃。
由這些記載勾畫出來的春秋末年,野蠻,血腥,動蕩。
連活人殉葬這種荒唐事都隨處可見。
難怪孔子要破口大罵:“第一個想出拿俑這麼像人的東西來陪葬的家夥,他是不是斷子絕孫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要不是“始作俑者”起了壞頭,後麵也不會一發不可收拾,直接發展成用活人來殉葬!
吳普說道:“秦漢時期紙張沒有普及,絹帛保存不易,竹簡又老是被燒,早些年的記載殘缺不全,後人要講述你們那個時期的故事就隻能發揮想象了。時代隔得越遠,越適合大膽創作,說實話,你們跳爐子都算是寫實的了!”
歐冶子:“…………”
好像有被安慰到,又好像沒有。
吳普詢問歐冶子是不是在煩惱什麼。
歐冶子歎氣:“我可以找到的材料都試過了,鑄不出新的劍。”
他鬢邊華發初生,一雙手也長滿老繭。
五十幾歲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人來說,已經算是挺長壽,可他早年在越國鑄劍就是在給越王乾活,常與乾將一起被誇“吳有乾將越有歐冶”,後來更是和乾將先後投奔了楚國,鑄劍事業可謂是蒸蒸日上。
可是他上山找礦石的時候赫然發現自己找不著適合的材料了。
也許是開局起點太高,以至於後來打造出來那些劍他都不好意思說是自己鑄的。
慚愧啊!
那麼平平無奇的新劍,他怎麼有臉拿去給人點評?
李清照道:“這就像是寫文章時‘江郎才儘’的感覺吧?”
吳普也聽明白了,這是個對自己作品要求很高的大師。
他搞不出讓自己滿意的新劍。
但是他又不想退休。
打鐵真是太快樂了!
他真的還想再敲五百年!
吳普說道:“你要是想找鑄劍新材料,我倒是可以幫你去瞧瞧,隻不過那邊不一定能讓你動手。”
歐冶子聞言兩眼一亮:“真的嗎?”
吳普點頭:“我問問那邊讓不讓人去參觀。”
現代人雖然用不上劍,但還是有人喜歡收藏好劍。
吳普上回跑去借過劍的薛姨就是其中之一。
薛姨不僅愛收藏現存的劍,還愛搞古劍複原和新劍創新,甚至還自己雇了位鑄劍大師、搞了間鑄劍坊。
有錢人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是可以這麼為所欲為!
吳普一個電話打了過去。
薛姨那邊接通後笑問:“難得你小子又想起了我,說吧,找我有什麼事?”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我有個朋友擅長鑄春秋劍,他一直住在偏僻山區,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不懂現在日新月異的鑄劍手段。”吳普介紹完歐冶子,才問薛姨方不方便讓他們過去鑄劍坊看看。
薛姨一聽就來了興致:“我這邊正好缺春秋劍,要是有成品的話帶給我瞧瞧。”
歐冶子手裡哪有成品,他過來時手裡隻拿著塊他自己賊嫌棄的石頭。
吳普說:“暫時沒有成品,而且大師脾氣都怪,要是沒有他感興趣的條件和材料,他可能不會出手。”
薛姨沒少和鑄劍師打交道,自然知道有本領的人都很有堅持,聞言笑道:“沒事,我過去會會這位大師。”
吳普與那邊約好時間,正要掛斷電話,就聽薛姨歎了口氣。
“怎麼了?”吳普關心道。
“還不是棠棠那丫頭,也不知做什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留學,一年到頭都不回來,連電話都打不過去。”薛姨說,“我真是提前體驗孤寡老人的生活了。”
薛姨丈夫早些年犧牲了,家裡隻一個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