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雅夫人擦乾眼淚後,才注意到一旁的十一公主,十一公主這時候露出了一個甜美的笑,“郭羅瑪嬤好。”
烏雅夫人馬上反應過來這是宮裡的十一公主了,連忙應道,“好好,郭羅瑪嬤很好。”
隨即又注意到十七阿哥在用好奇的小眼神打量著她們,烏雅夫人又忍不住笑了,彎下腰來,“這是郭羅瑪嬤的乖孫孫吧,這小模樣還真招人疼。”
“額娘,你可彆儘誇他了,這就是一個小頑皮。”烏雅芳怡笑道。
在門外已經站了不短時間,烏雅芳怡也不想接下來的談話在這裡談,“走吧,額娘。我們進去說說話。”
說完,烏雅芳怡看向了額娘身後的人,“大嫂,二嫂也過來吧,還有這是明伊吧,都一塊進去吧。”額娘在信中提及過打算過來的人,所以她即便沒有見過對方,也能給出個答案。
“多謝娘娘。”完顏氏緊張而不失淡定的回道,麵對烏雅芳怡的中中親近,也沒有失了自己的本分。
兆佳氏也是點點頭,“奴婢多謝娘娘。”
進去以後,烏雅明伊已經被裡麵的低調精致吸引住了,果然跟府上不一樣,這才是宮裡娘娘過的生活,低調中透著奢侈。
烏雅明伊突然覺得自己要是生在姑姑那個時候多好,指不定也能進宮當娘娘,而不是成了一個伺候人的包衣奴才。
雖然她清楚因姑姑在宮裡的地位,內務府也不可能在小選中將她留在宮裡做伺候人的宮女,可是也不妨礙她起這樣的妄想。
烏雅夫人好一陣親近外孫子和外孫女,雖然這不是女兒親生的孩子,可養在身邊勝似親生,她就是有些遺憾沒有見著三個外孫和另外一個外孫女。
“你是明伊妹妹吧。”好不容易陪烏雅夫人說完話,十一公主走到烏雅明伊身旁,顯然是對這個妹妹感興趣了。
“嗯。”烏雅明伊有些怔住了,看著眼前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是姑姑的女兒,也是大清的金枝玉葉,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十一公主不介意她有些冷淡的態度,拉著她坐到一旁。
完顏氏看著小女兒跟十一公主相處的不錯,心裡就鬆了一口氣,明伊心思有些浮躁,好在也能聽人勸。
兆佳氏心裡則是有些遺憾,要不是她沒有生養女兒,她也會把女兒帶進宮,可是她隻有庶女,那她自然不會便宜那些侍妾和庶女,當然,以庶女的身份也不可能見到娘娘。
烏雅夫人看完孫子孫女,就拉著烏雅芳怡說些推心置腹的話,“額娘看見你在宮裡生活的不錯,額娘就放心了。”在信裡交流多少,也不如親眼瞧上一瞧。
“額娘。”烏雅芳怡親昵道,“女兒看見額娘還是那麼精神,女兒也放心了。”
“你呀。”烏雅夫人點了點女兒額頭,溫聲道。
剛才烏雅芳怡與十一公主在門口的一幕竟然重演了。
話裡兜兜轉轉,烏雅芳怡與兩位嫂子說話,不知不覺提到了烏雅明伊的婚事上。
照理說,烏雅明伊宮裡有一個當貴妃的姑姑,應該是有不少人搶著求娶,可是烏雅明伊哪個都看不上眼,覺得自己應該配更好的。
完顏氏拗不過她,又想著她姑姑是貴妃,另一個姑姑也是當了貴夫人,如果自己這個女兒也也被抬旗了,指不定也能當個貴夫人。
這麼想著就不強求了,剛好娘娘準許娘家人進宮,可以問問娘娘的意見。
烏雅芳怡隻問了一下求娶的人有哪些,聽顏氏一說,要不是同出包衣大族的,要不然就是一些滿洲大族不受寵的庶出子弟,父兄還是一些平庸之人。
烏雅芳怡覺得後者無多大問題,要說平庸之人,烏雅一族大多都是,她的三個父兄也不在例外,隻是瞧著這個侄女好像不甚滿意。
她本是包衣出身,後來被抬旗,因而在宮裡須得謹慎做人,也不可能為此去求皇上,畢竟皇上抬旗的範圍不是整個烏雅家族。
若是有大族庶出的子弟想要婚配,在了解對方為人無大問題後,也算得上是一樁好婚事了,隻是明伊為何不滿意?
在烏雅芳怡的注視下,烏雅明伊的臉漸漸泛起一層紅暈,想說些什麼,到底沒有說出口。
烏雅芳怡瞧著她這一副仿若少女懷春的神情,更是不明所以了。
完顏氏連忙轉移話題道,“娘娘,奴婢回去會給明伊好好考慮的。”
眼瞧著娘娘沒這個想法,她要是說出來,恐怕娘娘也不會接受,而且二阿哥已經有了不少侍妾,就算與明伊是表哥表妹的關係,明伊去了榮親王府,也未必鬥得過那麼多侍妾。
比起女兒未來要嫁的人,她更寧願女兒過的舒坦一些。
“本宮知道了。”烏雅芳怡又看了一眼侄女,發現她臉色有些難看,心裡有了個猜測。
至於兆佳氏看著古靈精怪的十七阿哥,心裡慢慢多了一個想法,她孫女兒也不比十七阿哥大到哪裡去,或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