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烏雅家族旁係出了一個烏雅兆惠,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普普通通的族人,以後會成為烏雅家族與皇太後關係破冰的關鍵。
說來也巧合,在這一年裡,當時還是貴妃的皇太後與烏雅家族的關係因一些無法言喻的事而出現了裂縫,從此之後,貴妃娘娘不再理會烏雅家族的事,烏雅家族逐漸由天堂墜入地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自古以來被人們代代流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烏雅家族沒了貴妃娘娘的庇護,何止少了通天大道,就連貴妃娘娘後來升至皇貴妃,到尊貴的中宮之位,以至於萬人之上的母後皇太後,烏雅家族也沒占得一絲好處。
雖然外人不敢當麵嘲笑烏雅族人就是了,可背地裡的諷刺言語可不少,他們可沒見到如此不識好歹之人,生生將家族往上走的機遇給拔了,要是換作他們有一個受寵的族人在宮裡,還步步高升,有子嗣有寵愛,他們可不得把對方當做祖宗敬重,哪會拱手推出去。
說這些話的人內心是無比羨慕烏雅家族的,有多羨慕就有多妒忌,並且惱恨烏雅家族的不識趣,也恨老天爺的不長眼,為何皇太後娘娘不是他們家族的人。
作為皇太後阿瑪的烏雅圖格懷著一腔的後悔與不甘離世,緊接著就由其長子阿林保接替他在族裡的地位。烏雅圖格這一家子在族裡並不受歡迎,族裡有多少想要攀高枝的人,就有多少怨恨這一家子的人。
可能有人也怕皇太後突然念起娘家人,就沒敢對這一家子動手,最多隻是搞一些小動作整整他們,阿林保的日子並不好過,不過他當初怎麼想的隻顧著自己的利益,就應該會想到今天自己會有這個下場,也沒人會可憐他。
當然還是有一些族人腦子清醒的,皇太後娘娘不庇佑烏雅家族又不是過分的事,堂堂一個家族居然出不了好男兒在外打拚,還得靠一個女子為家族構建升天之階,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當時下定決心要為自己博取功名的人,烏雅兆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即便從小小的官位開始升起,那也是靠他的努力拚搏來的。
到了天承年間,也就是胤禇即將要退位的前一兩年,烏雅兆惠才開始升遷官位,以至於到弘星繼位時,他已經升了好幾品的官位。
比起極受帝王信賴的鄂爾泰也不遑多讓,後來更是當了大清的將軍,戰功赫赫。
已經是太皇太後的皇太後聽說了這位族人,也召見了好幾次,烏雅家族與太皇太後的關係開始有了緩解,不過作為太皇太後嫡親血脈的兄長後人還是得不到任何好處--
因著太皇太後還是很恩怨分明的,有功之人當賞,無論他是不是烏雅族人,至於一些想要趁機占得便宜的人可討不了好處。
烏雅兆惠這一脈的人可以說是深受帝王倚重,還因有功被抬旗到滿洲正黃旗,脫離了包衣奴才的身份。也正是如此,烏雅兆惠當得了烏雅一族的族長,受得皇上和太上皇的重視。
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成了太皇太後的娘家人,隻不過關係離得有些遠,但在外人眼中看著就是如此了,畢竟太皇太後與烏雅兆惠同出烏雅氏一族,這關係再遠也不會遠出一個宗族。
太皇太後有了可靠的“娘家人”也不甚在意,她都是這個位置了,這麼多年來不怎麼理會烏雅家族,也沒人敢說她,恨不得一直巴結她的人多的是,不必把烏雅家族放在心上。
可太上皇胤禇卻因此鬆了一口氣,當下皇額娘在外邊的名聲雖好,可是也抵不過後世人對皇額娘的評判,皇額娘的娘家人倚靠不住,還上不得台麵,但好歹出了一個烏雅兆惠。
這下可正合了他的心意,於是他在暗地裡讓弘星捧著烏雅兆惠,對方是個上進的,不辜負他的期望,當得了大將軍,上得了戰場,是個可造之才,由這人來當皇額娘的娘家人,可謂是再適合不過了。
隨後他就暗地裡讓烏雅家族修族譜吧,族譜這事在皇家裡也許難以操作,可在一個包衣家族,再難也難不過皇權的一聲令下,而且也無人敢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