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1 / 2)

薊州上遊。

水壩已被炸毀,渾黃的漫過河床,借著暴雨的雨勢,翻騰著湧向下遊。

暴雨如瀑,一場戮戰後的營地隻餘遍地屍首和一片壓抑的沉寂。

活下來的兵卒們在冒雨清理戰場,一老者和負責修建這攔水大壩的將軍一同立在雨幕裡望著咆哮而去的洪水和這一夜裡戰死的新兵們,臉上都是一種說不出的沉重。

許久,那將領才問那老者:“太傅,您說,這洪水放去下遊,還有用嗎?”

跟著樊長玉一起被困於這營地多日的,正是早已辭官歸隱多年的陶太傅。

雨線沿著他皺巴巴的眼皮滑落,他背著雙手,望天道:“且儘人事,聽天命罷。”

前方清理戰場的兵卒們忽而停下了手中動作,望著一個方向發出些許細微的議論聲,陶太傅和那營地主將朝著聲音的源頭看去,隻見一女子駕馬自暗沉的雨幕中緩步走來。

電閃雷鳴中,待那女子走近了些,眾人才瞧清她身後還跟著幾騎,都穿著薊州兵服,馬背上掛著幾顆被暴雨衝乾淨了血跡的頭顱。

那女子正是樊長玉。

陶太傅大概猜到了什麼,抬起一雙蒼老的眸子同她對視,眼中三分意外,三分讚賞,還有四分沒看錯苗子的自得。

幾騎已抵達跟前,馬背上的兵卒翻下馬背,跪在雨地裡稟報軍情,臉上卻怎麼也壓不下喜色:“將軍,我等去追殺那逃跑的那三名斥侯,卻發現他們已儘數被這位姑娘截殺!我等便將斥侯的頭顱帶了回來。”

負責監督修建大壩的將領一驚後,麵上頓時大喜,冒雨上前幾步,對著樊長玉抱拳道:“女俠阻了這反賊回去報信,便是救我盧城萬千軍民於水火,唐某代盧城的百姓和將士們謝過女俠。”

樊長玉牽著一匹從斥侯手中奪下棗紅色的戰馬,說:“將軍客氣了,民女也是受礦場那邊那位將軍臨終所托。”

雨珠子從那將領眼皮墜下,他長歎一口氣,沉痛道:“那是安定北安將軍。”

安定北?樊長玉想,這真是個大將軍該有的名字。

死在這個雨夜裡的將士們,不管是將軍還是小卒,知道他們這一夜的廝殺終究沒有白費,或許都能安息了吧。

她此番跟著回來,主要是為了拿回自己的包裹,她之前為了橫翻巫嶺去截殺那三名斥侯,把包裹放在了馬背上,回來時戰馬已不在自己上山的地方,想著老馬識途,大抵是回了軍營,這才跟著那些前去追殺斥侯的騎兵一並回了營地。

短暫的寒暄過後,樊長玉便說出自己此行的目的,但這一夜實在是太過混亂,也沒人注意到是不是有一匹馬自己從外邊跑了回來。

營地主將給樊長玉單獨置了一頂帳篷,讓她暫做修整,吩咐底下人去尋她的東西。

樊長玉在雨夜翻山越嶺,身上的確被磕碰到了不少處,一身衣裳更是濕透,也需要收拾一下,便答謝應下了。

軍營裡沒有適合她穿的衣物,主將命人拿了一套新的兵服給她,那兵服是最小號的,樊長玉穿上正好合適。

她一收拾完,等不及親自去營地裡的馬廄找自己的包裹,陶太傅來尋她都撲了個空。

這一晚暴雨如注,哪怕已傳回了捷報,軍中上下仍顧不上休息,清理戰場尋找傷員,挖墳塚統一埋葬戰死的將士……

就連馬廄這邊都忙得不可開交,有的戰馬被砍傷,有的是在作戰時馬蹄踩到了銳物,軍營裡的獸醫們跟軍醫一樣忙得水都顧不上喝一口

樊長玉正在問一名官兵安將軍的戰馬關在何處,便聽得一道蒼老又熟悉的嗓音:“這馬蹄裡紮進了木楔子,給我拿把鉗子來。”

樊長玉探頭一看,大喜過望,忙喚道:“趙叔!”

趙木匠正在給一匹戰馬看傷,咋一聽見樊長玉的聲音,還以為自己聽錯了,虛著一雙老眼朝外看去,瞧清當真是樊長玉時,亦是驚喜萬分,發現她穿著身兵卒的衣裳,卻又瞬間變了臉色。

他指揮著幫自己抬起馬腿的那名官兵:“你去拿鉗子來。”

那名官兵走後,他又招呼著讓樊長玉上前去幫忙,領著樊長玉來馬廄這邊的小卒正要推拒,樊長玉卻說她跟趙木匠是同鄉,已經熱絡地上前說話了。

趙木匠幾乎快急紅了眼,借著讓樊長玉打下手的名頭壓低了嗓音問她:“你怎來了軍中?要是叫旁人發現你是個女兒家,那可是要殺頭的!”

樊長玉換上乾爽的衣物後,把頭發也拆下來擦了一遍才重新綁上。

這是軍營,她穿著一身小卒的衣裳,總不好再梳個姑娘家的發髻,就胡亂把頭發束了起來,並非是刻意女扮男裝,但她眉宇間帶了一股英氣,乍一眼瞧著,委實有些像個五官秀致的少年。

樊長玉見趙木匠誤會了,忙把這些時日裡發生的事都簡要說了一遍。

趙木匠得知她並非女扮男裝從軍,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下了,但聽說清平縣被山賊燒殺,老伴兒還受了傷,心中也極不好受,頻頻抬起袖子揩眼淚。

處理好了那匹馬前蹄上的傷,二人暫且找了個地方嘮嗑。

樊長玉問:“趙叔也被發配來修水壩了?”

趙木匠歎氣道:“我原本是在盧城造城防器械的,後來聽說燕州要借兵兩萬,我這把老骨頭也一並被送來了,跋涉了好幾天,大軍在此處落腳,我才知是要修水壩。這一路上戰馬總有個生病的時候,馱運石塊的騾子蹄子時不時卡進了石子兒,也要人醫,我來這兒,主要就是給牲畜看病的。”

樊長玉之前被看管起來采挖土石,壓根沒來過軍營腹地,趙木匠也沒去過那邊的營地,這才沒碰過麵,一時間二人都是唏噓。

樊長玉想起言正,又問了句:“那趙叔進軍營這些時日,可有過言正的消息?”

一說起這個,趙木匠有些猶豫地看了樊長玉一眼道:“他是最初被借給燕州的那一批兵卒,你托我帶來的東西,我都讓人轉交給他了。我原先以為他也在這裡修水壩,但打聽了這麼些天,他似乎被調往燕州去了。”

燕州緊鄰前線,又是跟北厥人交手,從某種程度上講,比在盧城還凶險些。

樊長玉沉默一息後,道:“他一身本事,應當能給他自己掙個好前程的。”

趙木匠還不知那包裹裡有和離書,笑道:“他若是出息了,丫頭你也能享福了。”

樊長玉沒打算再瞞趙木匠自己跟言正和離的事,抿了抿唇說:“趙叔,我跟他其實已經和離了。”

趙木匠正捧著粗陶碗喝熱水驅寒,聞言差點沒把碗給摔了,抬起眼皮皺巴的一雙老眼問:“怎麼回事?”

樊長玉如實道:“當初入贅本就是假的,隻是為了應付樊大保住家產。”

趙木匠放下水碗,沉默好一會兒消化完了這消息,才長歎了口氣道:“長玉丫頭,叔瞧著言正那孩子,對你倒也不像是無意。少年夫妻總是意氣些,容易走彎路,將來要是還能遇見,把話說開了才好,可彆一把年紀了,還留下筆糊塗賬。”

樊長玉想起言正走的那天,自己都沒和他好好說一句話,心底也有些不是滋味,垂眼應了聲好。

帳外的官兵又牽來一匹受傷的戰馬,吆喝著讓趙木匠快去看看。

樊長玉找到了自己的包裹,閒著無事便去幫趙木匠,給他打下手。

陶太傅在軍帳那邊左等右等不見樊長玉回去,親自過來找她時,就見她半點不嫌臟地在馬廄裡幫一個獸醫老頭子抬馬腿,那股熱切勁兒跟對著自己時的疏離,簡直判若兩人。

陶太傅麵上頓時有些不好看,自己教這丫頭東西,她不肯拜師也就罷了,還眼光差到轉頭要跟個獸醫老頭子學藝不成?

他站在馬廄外咳嗽了好幾聲,奈何馬廄嘈雜,又有雷聲,成功把他的咳嗽聲蓋了下去。

一個獸醫在拔戰馬腿上的箭鏃時,馬兒突然受了驚,踢到了那獸醫不說,還在馬廄裡橫衝直撞,帶倒了馬廄的一根木柱,讓整個馬廄棚子都塌了下來,一時間戰馬全都受驚往外瘋跑,官兵想攔都攔不住。

樊長玉手疾眼快拽著趙木匠往外跑,躲開了倒塌的棚子,一抬頭卻見那老頭也木愣愣站在門口,還有馬匹朝那邊撞了去,她想也沒想,忙衝過去把那老頭撈到空曠地方處。

樊長玉把人放下後,狼狽抹了一把眼前的雨水,問陶太傅:“您老怎麼來這邊了?”

趙木匠問:“這是?”

樊長玉道:“這便是我方才同您說的,我被扣在這裡采挖石塊結識的那位老先生。”

陶太傅幾乎是被樊長玉扛著狂奔過來的,這會兒胃裡翻滾不說,腦袋也有些發暈,顧忌著體麵忙整理著自己衣擺,壓根不想搭理她。

受驚的戰馬儘數被馴馬的官兵們安撫了下來,還就近騰了一處軍帳,暫且給受傷的人看傷。

樊長玉打算扶趙木匠和陶太傅過去避避雨,一碰趙木匠胳膊,卻引得他“哎喲”一聲。

樊長玉忙問:“是方才被我拽傷了?”

趙木匠擺擺手:“老骨頭,不中用,關節經常一碰就傷著。”

樊長玉心知大概自己情急之下拽狠了,才讓老人家關節拉傷了,心中愧疚,進了軍帳就找了把椅子讓趙木匠坐著。

被馬蹄踢到的獸醫被官兵救了出來,這會兒正躺在軍帳裡接骨,叫得又淒慘又大聲,樊長玉瞧著似乎還有一陣才能給他包紮好,便打了盆熱水,擰了帕子給趙木匠胳膊先敷著。

陶太傅進帳站了半天,看樊長玉忙前忙後照顧趙木匠,而自己完全被晾一邊,壓根沒趙木匠的待遇,不快得嘴角胡子都往下撇著。

他走到趙木匠對麵的椅子上一坐,也“哎喲”一聲,聲音甚至蓋過了那名被馬腿踢到的獸醫。

樊長玉忙得跟個陀螺似的直打轉,聽到聲音扭頭問:“您怎麼了?”

陶太傅閉著眼說:“老夫頭疼。”

樊長玉道:“定是淋雨感染了風寒。”

轉頭又托付軍醫,讓給陶太傅也把脈開服藥。

跟著陶太傅一起來的親衛知道他的真正身份,壓根不敢讓他有閃失,忙說帶他回主帳那邊再請軍醫給他看病,奈何陶太傅死活不肯走。

等軍醫終於去給陶太傅把脈,才發覺這固執老頭已經發起熱來了,忙讓底下小卒回去拿一包治風寒的藥煎著。

煎藥的人手不夠,樊長玉主動攬下了幫趙木匠和陶太傅煎藥的活兒。

因為陶太傅死活不肯回主將單獨撥給他的軍帳,一定也要擠在傷兵帳裡,底下的小卒見他和趙木匠都是兩個老頭,還把他們的床位安排到了一起。

趙木匠為人和氣,陶太傅因為頭疼腦熱的,脾性愈發古怪,趙木匠主動同他說話他都不帶搭理的。

在樊長玉去煎藥時,他才忍著頭疼道:“老夫的藥一定要先煎!”

樊長玉隻覺這老頭跟個小孩似的,在這種事上都要爭個先後,無奈道:“兩口鍋一起煎的,不存在先後。”

陶太傅這才不做聲了。

趙木匠半點沒覺出陶太傅對自己的莫名敵意,還同陶太傅嘮嗑:“長玉落到軍中也能遇上個夫子,是她的福氣,也是老先生肯結這善緣。”

陶太傅聽著這些話,心中舒坦了些,問:“你是那丫頭什麼人?”

趙木匠說:“十幾年的鄰居了,那丫頭是我看著長大的,就跟自家孫女一樣。”

陶太傅突然覺得這看著好說話的老頭,是在不動聲色跟自己炫耀他同那丫頭關係親厚?想到自己收徒不順,他氣悶地不吭聲了。

趙木匠說著倒是又歎起氣來:“多好一個丫頭,可惜命苦啊,沒了爹娘不說,還跟招贅的夫婿和離了,如今妹妹也不知被人拐到了哪裡去……”

陶太傅原先隻覺樊長玉心性比旁人堅毅,聽趙木匠說了她身世,不由多了幾分憐憫,連帶對她拒絕拜師的怨氣也消了一點,道:“我有個學生在軍中,也算是我半個兒子,他當了個官,那丫頭將來要是找不到好人家,我讓那臭小子從他手底下尋個踏實上進的後生娶那丫頭。”

趙木匠一聽這老頭願意管樊長玉的終身大事,愈發覺著他是樊長玉的貴人,一番答謝後,兩人倒是越聊越投機。

沒了那點偏見,陶太傅覺著這獸醫老頭雖不識幾個字,為人卻通透,聽他講大半輩子當獸醫和木匠的見聞,也覺出不少野趣來。

等樊長玉煎藥回來,見二人一副相識恨晚、相談甚歡的樣子,反弄得她一頭霧水。

她還不知自己已經被他們安排了一個“踏實上進後生”夫婿。

-

第二日下午,盧城一戰告捷的戰報便送到了營地裡,燕州軍在一線峽伏擊崇州軍也是大獲全勝,還生擒了長信王世子,軍中士氣大振,上下一片歡欣鼓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