俆章也微笑著回道:“先生說若是不出意外地話,明年便可下場一試,權當是試手積累經驗,便是不過也無妨。”
外祖父先是一愣,隨即便哈哈大笑,連連拍著俆章的小肩膀說好,“好好,我家章哥兒就是聰明。”
可笑過之後,外祖父又語重心長的對俆章說:“章哥兒,你雖然有幾分聰明,卻不可仗著這幾分聰明就怠慢了學業,定要好好跟著先生讀書,勤奮刻苦,不可生出驕縱之心,如此方能有所成呀!”
“聽說咱們隔壁鎮的孫家村裡頭,就有個神童,前年的時候考上了秀才,那年他才十二歲,聽說就連學政和知縣大人都對他讚不絕口。”
俆章知道,外祖父的意思是想告訴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因為先生的幾句誇讚便忘乎所以,認為老子天下第一,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起身衝著外祖父躬身一禮,正色說道:“多謝外祖教誨,孫兒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咱們江南文風昌盛,能人輩出,孫兒定然不會驕傲自滿,怠慢學業,還請外祖放心。”
外祖滿意的點了點,輕輕拍著握在手中俆章的手,欣慰的說:“你素來便是個玲瓏剔透的孩子。”
剛到午時,俆章的三姨也帶著丈夫孩子回來拜年,洪家一大家子人總算是聚齊了。
俆章一家在洪家住了三日,初六早上才駕著車往家裡頭趕,車上還多了二十箱剛剛做好的老豆腐。
洪氏卻說趁著現在天氣還算乾燥,沒什麼雨水,趕緊先多做些備著,免得開了春之後雨水多了天氣濕潤起來,便不好做了。
自家老娘肯做,俆章自然不會打擊她的積極性,回到鎮上的時候,又采購了一些壇子和佐料,堆了滿滿一車。
俆章有些可憐自家這頭老母牛了,大過年還沒休息幾日,便又被主人家無情的壓迫和剝削。
牛生淒涼。
因著第一次徐家送出去讓左鄰右舍品嘗的黴豆腐,是以當徐家第開始做一批黴豆腐的時候,村裡人便陸續上門打聽,知道了徐家打算做黴豆腐的營生,便都說做好了之後要買一些回去。
年前臘月二十左右,徐家的第一批黴豆腐就做了出來,剛放出風聲,村裡便陸續有人登門購買。
黴豆腐新穎,而且味道頗佳,用來下飯再好不過了,若是省著點兒吃,一塊黴豆腐能就兩碗飯呢。
因著都是村裡人,而且價格若是賣的高了,怕是沒人肯買,是以一大家子人商議再三之後,決定將黴豆腐按塊來賣,一文錢一塊。
黴豆腐經久耐放,便是在盛夏最炎熱的時候,隻要放在陰涼處,不備曝曬,便不用擔心會變質。
一開始隻是每家都買上那麼十幾二十塊的,說是過年的時候吃,沒想到過了幾天之後,村裡的人又陸陸續續的登門,各自都買了不少,說是圖個新鮮,買回去加到節禮裡頭送去拜年,讓自家親戚朋友們也都嘗個新鮮。
大灣村有百十戶人家,而且因著四近土地肥沃,近些年來也都是風調雨順的,是以家家都過得不錯,沒有那種貧困到連飯都吃不上的人家。
光是年前賣給村裡人的這些黴豆腐,就得了兩貫多錢。
一塊豆腐能夠切成十小塊,一塊豆腐兩文錢,黴豆腐一文錢一塊,一大塊豆腐就能賣到十文,再刨去油鹽調料這些作料的本錢,約莫能有五六文錢的賺頭,甚至能到七文多,而且做黴豆腐並不怎麼費工夫。
總共十八箱豆腐,每箱能切二十五大塊,每一大塊能切成十到十二小塊,十八箱豆腐做了切成了四千多小塊,裝了七個壇子,都是那種大肚窄口的壇子,五十多公分高,一個壇子裡頭裝了六百塊黴豆腐。
而且隨著黴豆腐在大灣村裡頭逐漸傳開,俆章他們剛剛回到家,就從祖母處聽到一個不錯的消息。
這幾日陸陸續續又來了不少人登門買黴豆腐,都是些拖兒帶女來大灣村拜年的外嫁女兒,從自家娘家那兒嘗到了黴豆腐,便想著給家裡頭也帶些回去,讓他們都嘗嘗鮮。
是以俆章他們離家的這三天,又陸陸續續的賣出去一千多塊,得了一貫多錢。
年前年後加起來共賣出去三千六百四十二塊,得錢三貫又六百四十二文。
起先因為買豆腐和買佐料還有壇子簸箕的錢便都回來了,還有賺了不少。而且家裡頭還剩下兩壇多一點兒,約莫也能賣個將近一貫多的樣子。
這還是因為送出去一些的緣故,否則的話,最後應該能多賺四五百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