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貞寫給徐章的回信也是大同小異,講述在白鹿洞書院的見聞,說一些身邊的發生的趣事。
信中提及顧二的篇幅並不多,但言語間卻透著讚賞,說顧二天資過人,記憶力超群,理解能力極強,不過短短數月時間,學業便突飛猛進,惹得山長和一眾先生不住誇讚。
··········
經曆過上次在江都城外芒稻河上被刺客襲殺一事之後,徐章就生出了警惕之心,正好如今漕幫有求與他,於是便在漕幫的改革之上多花了幾分心思,幫著大石頭和他們的叔父分析利弊,出謀劃策。
雖沒有將漕幫收歸己用,但大石頭一家和他們在漕幫之中的一眾親信兄弟卻早已被徐章的種種手段折服,恨不能替徐章牽馬墜蹬,粉身已報。
徐章也沒有料到,當初的一個無心之舉,竟然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說的便是這樣吧。
慶幸的同時,徐章也對漕幫的事兒多上了幾分心,漕幫的勢力遍布大江南北,而且行事素來規矩正派,在江湖上極有名望,在徐章的有意指點之下,每隔一段時間,漕幫都會定期為徐章送來全國各地的各種訊息。
譬如某某商號又在某地新開了個什麼鋪子,某個地區的某個官員又破了什麼答案,某地發生了什麼趣事。
徐章暫時也隻是把這些東西當做茶餘飯後的消遣之物,因為徐章心裡清楚,似漕幫這樣的江湖組織,日後總有一天會派上大用場。
······
等了好幾日,終於等到了休沐的日子,徐章拿著顧二的信,親自去了位於寧遠街的寧遠侯府。
拜帖早在幾日前便已經送了進去,原本徐章是想著直接讓人把信送過去,但轉念一想,畢竟是顧二的父母,徐章自認和顧二的關係還算不錯,基本上是無法不談。
如今既然都在汴京,徐章作為晚輩,也該去拜訪拜訪他的父母。
於是乎便有了寧遠侯府一行。
一整條大街,以寧遠為名,周遭住著的,都是寧遠侯府顧氏族人,或是旁係,或是從嫡係之中分出來的旁支。
寧遠侯府坐落在寧遠大街的最裡邊,隔壁則是前些年剛剛辭官告老的熊老大人的澄園,隨著熊老大人告老還鄉,澄園如今也回到了官家手裡,一直沒被賞下去。
侯府大門外坐落著兩隻巨大的石獅子。
徐章去的是角門,王破敵上前敲門,朱紅漆大門配上銅環。
很快們就被嘎吱一聲從裡打開:“公子如何稱呼?來侯府所謂何事?”
徐章拱手道:“學生徐章,三日前已送上拜帖,今日專程來拜訪侯爺和侯夫人。”
“原來是徐公子!”門房一聽徐章的名字,就有了印象:“公子請進!”
說著就把徐章迎了進去,安置到一處花廳,說道:“侯爺就在府裡,公子稍作片刻,小的這就去請侯爺和夫人。”
說罷便匆匆離去,片刻後便有女使端著茶盞進來,舉止神態恭敬有禮,叫人看得很是舒適,不愧是東京城裡頂級的公侯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