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章 問答(2 / 2)

徐章回道:“姑祖母正是勇毅侯府嫡出!當年嫁給了盛家表舅的父親,那位中了探花郎的盛老太爺!”

嘉佑帝頓時頗為好奇的看著俆章,疑惑的問:“竟然還有這層關係在?這麼說徐愛卿是勇毅侯府的子弟?可怎麼愛卿的履曆上卻寫的是尋常農家出身,自幼家境貧苦?”

徐章拱手躬身施禮說道:“回陛下,個中緣由,臣也不甚清楚,隻知道祖上確實出自金陵勇毅候徐家,可自微臣曾祖開始,便舉家搬離了金陵,到了宥陽定居,自此便和金陵勇毅侯府徐家徹底斷了聯係。”

“微臣也甚少從祖父和父親他們口中聽過金陵勇毅侯府之名,不過和祖父和姑祖母之間的關係卻一直不錯,兩家也常有來往,這些年也多虧了姑祖母和盛家表舅們的幫襯,微臣才能讀書,才有機會參加科舉,為國效力,為陛下辦差。”

“哦?”嘉佑帝不禁眉頭微皺:“竟還有這等事?”

徐章今年已有十八,若是算到他曾祖那一輩,少說也得有個五十年左右的間隔,時間如此久遠,徐章不清楚其中的緣由倒也在情理之中。

嘉佑帝壓下心中的疑問,看向徐章的目光也不禁比起先前多了幾分變化:“想不到愛卿竟會是勇毅候的血脈?

想當初太祖皇帝之時,勇毅候在太祖帳下聽命,以手中銀槍,腰間鐵鐧,便是在一眾武將之中,也居於前列,而後跟隨太祖和太宗東征西討,南征北戰,這才為我們這些子孫後人,留下如今的這份基業。”

“這麼說來,愛卿這一身武藝,也是徐家家傳了?”

徐章說道:“大半都是家傳,還有一些拳腳功夫是微臣幼時隨一遊方老道所習,這些年來微臣到也算是日日勤練不綴,未有懈怠。”

嘉佑帝滿意的道:“愛卿文武兼備,實是我朝棟梁!”

徐章謙虛的說:“當不得陛下如此稱讚,自己有幾斤幾兩,微臣心裡清楚的很,若是尋常一兩個大漢,尚且能夠勉強應對,可若是那些經年打磨武藝的厲害角色,微臣就遠遠不如了!”

嘉佑帝看俆章言辭懇切,不似作偽,不由得愈發好奇,帶著調笑:“聽愛卿這話,好像還有些遺憾?難道是與人切磋武藝,被打敗了?”

徐章歎了口氣,說道:“果真是什麼都瞞不過陛下,陛下慧眼如炬,微臣佩服!”

“不瞞陛下,微臣幼時曾有幸結識了寧遠侯府的二公子,與之交好,往來甚從!”

“想不到愛卿竟還與顧家二郎相熟!”嘉佑帝對此還這真有些意外,一個是人人讚譽的新科傳臚,二甲頭名。

另一個卻是東京城裡有名的浪蕩子,脂粉堆裡頭出了名的公子哥兒。

二人之間竟還會有交集?

徐章解釋道:“昔日表舅在揚州做通判,在家裡辦了個學塾,請了先生授課,正巧微臣讀書還算又幾分天賦,便在表舅家學塾聽先生授課。

恰好趕上二郎的外祖白老太爺過世,二郎自東京趕到揚州,機緣巧合之下,微臣與二郎還有表舅家的表兄長柏結識,初識之時還有些誤會,不想後來交談之下,卻發現彼此頗為投契,皆以報效國家,收複燕雲,效仿範文正公為畢生之誌!”

嘉佑帝愈發好奇起來:“顧家的那個二小子?竟還有此等誌向?”

俆章笑著說道:“回陛下,二郎為人如何,微臣且先不論,未免有偏頗之嫌,但微臣可以保證,自微臣結識他這些年來,二郎確實已經改邪歸正,每日勤練武藝,如今還千裡迢迢,遠赴廬州,去了白鹿洞書院讀書!”

“這次因著天聖教之故,微臣特地去信廬州,將二郎請到了淮陰,微臣在淮陰所施行的諸般計策,便是微臣和二郎一起商討出來的,而且二郎武藝高強,弓馬嫻熟,長於兵法,這些都是微臣比不上的。”

“如此說來,顧家二郎倒也是一位難得的將才?”

“一路跋涉,想必愛卿也累了,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愛卿就先回去歇著吧!”

徐章一臉感動的看著嘉佑帝,一副士為知己者死的模樣,雙眼竟有些朦朧,聲音也帶著幾分哽咽:“陛下!”

嘉佑帝愈發滿意:“愛卿不必多言,還是要以身體為重,愛卿是朕之肱骨,日後朕還等著愛卿替朕分憂呢!”

徐章感動的道:“微臣何其之幸,能得陛下如此看重,陛下的恩德,微臣便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

“陛下,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嘉佑帝笑著擺了擺手,對身側的趙內官道:“讓人送一送徐愛卿!”

“多謝陛下!”徐章躬身施禮之後,又對著走到近前的趙內官拱了拱手:“勞煩內官大人了!”

聽到徐章的稱呼,還有恭敬有禮的態度,趙內官臉上頓時便露出燦爛的笑容。

老內官還沒發話,徐章也還沒轉身,坐在書案後的嘉佑帝卻又忽然叫住了他。

“老奴姓趙,不過是個小小內官,可不敢當大人之稱!小徐大人喚”

“小徐大人是陛下肱股之臣,何來勞煩一說!”說著便對著徐章引手道:“小徐大人,請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